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享受智慧的教研对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享受智慧的教研对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园本教研旨在吸引全体教师参与,取得实际效果。“享受智慧教研对话”是一种“全员参与、主动对话、智慧聚集的快乐教研”。它使我们的教研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真情期待、全员参与

园长应该给教师充分的话语权、研究权,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这就需要避免园长或少数人自以为是地制定计划,多数人被动参与的习惯做法。园长的态度,决定着教研的有效性。园长真情地期望全员参与,追求解决本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潮流,变花样,是一种教研价值观的体现。这种观念决定着教研团队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成效。

二、问题教研、有的放矢

少一些无的放矢,多一些“问题教研”。从教研内容上讲,需要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鼓励参与者讲述“日常的教育故事”。哪怕这些故事未必有多少“理论性”,只要反映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能引起共鸣、促成思考就行。一旦开始反思,就可以逐步走向深入。因此,具有问题意识,对问题进行管理很重要。“问题管理”就是对问题的产生、问题的鉴别、问题的提升进行有效管理,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问题的产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问题登记:对教研组总结、班级工作总结、教学活动总结、教研活动后的反馈等书面信息仔细阅读,进行问题登录。

外脑会诊:邀请同行、专家对幼儿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

实践中搜集:通过观摩课、与教师的交谈、问卷调查、问题墙中呈现的教师困惑等途径发现问题。

学习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用理论衡量教育实践,寻找“应然和实然”的差距。

问题的梳理和提升则是:寻找当前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关键问题。以“急需问题”和“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剥笋式”层层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呈现,引导教师分析和解决。

三、群体细分,促成共鸣

我们的园本教研关注个体差异,实行“群体细分”的组织形式。即根据教龄、任教年龄段、专业长项或兴趣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灵活的形式开展活动。我们曾经采用过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中心教研组”(核心教研组)、“分层教研组”(新手组、新秀组、奋进组、更新组)、“专题组”(以课题进行引领)、“平行组”等等。教师可以自行选择,还可以互相整合或合作。

“群体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同伴互助、有效互动”。放群羊的方式,往往难以形成共同关注的切入点,群体细分则更为容易使参与者产生共鸣,形成共同的话题。当然,群体细分时还应该考虑该群体中必须有起到引领作用的“核心”。

开展新手教研组活动――“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时,我们邀请家长工作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参加,同时又邀请园外从事“家园共育”课题研究的老师参与。他们的经验和理论阐释,给新教师很大的启迪。开展“菜单式”教研活动时,利用教师的“共同兴趣”和“疑问”为资源,有效地引发了碰撞、激荡。

四、主动对话,暴露问题

园本教研需要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对话。教师自主进入教研情景之中,就会开展多元对话,比如,教师之间的互相对话,实践者与理论文本的对话等等。在这样的对话中,疑惑得到梳理,问题逐渐澄清,自我检视渐次深入,集体智慧步步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和表达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些问题教师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此时,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现,或者说进行“剥笋式”的“暴露”。一旦问题能够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解决的路径和办法往往也蕴涵其中了。所以,组织者不能“浆糊一盆”,只是在教研中重复教师的发言或罗列式地总结。应该事先设计好问题呈现和引导的路径,把问题自然地引向深入。其主要方法是:问题为线、案例为源,讨论为主、因势利导;梳理思路、求同存异,反思为重,互相促进。

五、智慧集聚,品尝快乐

教研的持续与深入,关键是参与者能否获得智慧的启发,能否有助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育是日复一日的,教研也具有重复性,因此,活动的开展需要多角度地“追踪”。一个阶段,应该持续地、全方位地“透视”一个问题。不能浅尝则止,“走马灯式”地不断更换话题。事实上,一个阶段的每次活动都是一个教研主题脉络中的“片断”,并且,这个“片断”是下一个“片断”的起点。可以说,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是逗号,而不是句号。课例研究一般需要3周时间“连环跟进”。“一课多研”、“同科异构”能够不断地“追踪深入”,或“生成”新的问题。当教研沿着环环相扣的脉络不断深入,反思和“追问”的习惯就会形成,教师的智慧就会不断地积累。

实现智慧的对话,还需要进行“园本知识管理”。园长需要对教师的知识背景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明细帐”。知道哪些教师在某个领域有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哪个案例能典型地呈现出什么性质的问题,有了自己本园的独特知识资源,就会使园本教研开展得有声有色。

六、结语

智慧型的教研活动,包含着智慧的思考与理趣,也蕴含着智慧的投入。当教师从活动中有所收获,就会萌发“向往感”。一位年轻教师曾用“参与着、收获着、成长着”来形容自己的体验。她说:“刚参加新秀组时有开心,有紧张,也有压力。每一次参加教研活动,总想着怎样少暴露一点自己的问题,结果问题越来越多。随着教研的不断深入,从实际的事例和讨论交流中,我领悟了自己所存在的共性的或者个性的不足。由此,愿意去看一些理论的文章,从理性认识的层面去反思、检视自己。渐渐地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深刻、实在。我觉得自己变了,开始从孩子的学习特点、兴趣指向、发展需要来思考和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