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文化建设与小学中高段文学创作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文化建设与小学中高段文学创作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文学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文学的价值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抚慰,对人的个性与价值的张扬,对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科技理性的过度扩张,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心灵的困惑与迷惘;文学教育在于帮助人们找回失去了的,可以妥善放置心灵的精神的家园。现代语文教育最大的不足,就是文学氛围的淡薄。对教学技术的过度追求产生的形式主义倾向,对知识教学的过分强化产生的功利主义态度,使得语文教育的人文底蕴不足。语文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文学教育,对以往纯技术化的知识教学模式予以扬弃。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而实际上,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很难单独量化的。这两者的统一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不对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做一系统研究,实施起来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现状是,我们从以往的语文教育倾向于应试环境下的片面工具化,转到的是新课改后的无原则的人文化。而校园文学可以作为一个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切入点。

语文素养不等于文学修养,它是一种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的、一个中国人使用自己母语的整体素质。语文素养应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味趋向、审美情操)这样三个维度。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人格的和谐共振,构成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校园文学研究不等于单纯的文学教育。所以有必要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校园文学进行系统研究。小学文学教育中的写作实践研究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应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文学性的心灵表达容易使学生有主动写作的欲望。其次,文学意义上的成就感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其三,与文学写作需要密切关联的阅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课题以校园文学为切入点,接合教育文化建设,从物质层次的教育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两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应有其积极的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探索教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写作素质发展的语文教育途径、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①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④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开创文学写作教育新局面。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途径

①校本教材引路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课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大众传媒的吸引力中把儿童的兴趣拉回来。在读图、电子传媒势不可挡的时代,且内容丰富,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但真正的文学写作传承离不开文学,小学生更需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将以文学教育为载体的写作实践的各项内容和目标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儿童文学”的特色,增设小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课是必然的选择,要使文学课阅读和写作成为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 ②让文学魅力充满课堂是诗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A、诗化语文阅读教学。每个语文教师都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引进大量的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通过背诗星级评比、读书笔记摘录、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等各种读书读报活动,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取得很好的效果。读背大量的古诗词、儿童诗、童话等作品,按计划,有系统地让学生读、背,规定每天背一首。两年下来,学生可能从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读到现代著名儿童诗人圣野的诗、金波的诗,从古希腊寓言家伊索的《狼和小羊》读到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再到当代名家名作,学生会积累了成千上万条格言警句、成语、童话故事、经典古诗词、儿童诗,学生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意蕴,过着诗样的生活,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材富。有了这样丰厚的课外阅读作基础,再回到写作实践中来,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和掌握就显得更加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得心应手。

B、诗化作文教学。 所谓诗化作文,就是让学生将诗的特征,如:优美的意境,丰满的情感,凝炼的语言,创造性的意境,融入到写作之中,让“诗”的元素显现或隐藏在作文中,使小学生的文章有诗一般的美丽,诗一般的凝炼,诗一般的激情……

“诗化”是强调诗意在作文中渗透的过程,也要重视“渗透”后的实效,让诗意在作文中永远保持芳香馥郁。

五、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我们课题组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写作实践尚显贫乏、苍白、贫弱、无力,并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所谓“人文精神”教育所能奏效的。恰恰相反,越是强化这种政治化的人文教育,学生精神世界的贫乏、苍白、贫弱、无力就越加剧。要丰富学生的思想、强化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的精神,首先要弄明白造成当前小学阶段人文教育贫乏、苍白、贫弱、无力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个是“文以交际”“技术化”训练思潮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着、消解着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使得人文教育变成了某种知识体系的训练;一个是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轻飘、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但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并不一定意识到。那就是,“政治化”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所谓“人文精神”“教育”(灌输),恰恰造成学生思想情感状况空虚与虚无的原因之一。因为它远离现时代学生的自我身心、远离21世纪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此有强烈的排斥倾向。因而,越是强化这种不考虑学生需求与身心发展特殊性的“教育”(灌输),学生就越远离它。从而使得人文教育的目标落空。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选择班级对具有革命精神的故事进行学习指导。(2)、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3)、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4)、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5)、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课题研究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艺术论》 主编 韦志成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2、《语文新课程标准》(2003、5)3、《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 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