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和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和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弘扬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使命,也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议题。公共美术课程中蕴含着人文、艺术、情感的重要内容,以其特有的视觉和情感陶冶的方式,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关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在构建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此类课程人文精神价值,作者通对此类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思考,审视其潜在的人文优势,并对其课程定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公共美术类课程 人文精神 构建和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精神,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本质和归宿点。

人文精神蕴含在大学生为人处世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以及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中,体现在大学生对待他人、社会、自然的宽容、仁爱、进取、信仰层面的人格力量,以及追求真理与正义、多元与平等过程中的情操和意志等品质,对事物选择的态度,彰显着大学生群体健康的个性心理结构。[1]

现阶段,在经济转型和压力倍增的社会情境下,大学生更关注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未来产生的巨大效应,忽视了对自我精神、德性和情感的关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和健全人格的塑造。[2]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显露出精神方面的缺失,在理想信念、社会公德、创新精神、与人交际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甚至出现过度崇拜金钱、贪图享乐、人情淡漠、消极避世、缺乏意志力、缺乏感恩之心、个性孤傲、散漫、自以为是、极端个人主义等,令人担忧。[3]正处在自我精神和价值观建立、塑造期的大学生,显现出对自我人生的无所适从和盲目跟从。由此可见,以人文精神注入大学生心灵,塑造健康向上的群体形象是当务之急。

大学生在探索科学规律的道路上,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立身的根本,是求善;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使科学获得人道内涵,科学和人文结合才能产生最佳效应,对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关注,才是关乎学生个体的完善。[4]

公共美术类课程,诸如“美术鉴赏”等,担当着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其教学中注重视觉语言和情感认知的功能,偏重学生情感和精神的培育和陶冶,具有视觉性、娱乐性、普及性、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以轻松愉悦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意志力,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构建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公共美术类课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目前,大学公共美术类课程以“美术鉴赏”等课程为主,课程教学中往往以鉴赏美术作品、理论知识的认知为模式,其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定位有失偏颇

此类课程定位始终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游离,以单纯的美术图像、技巧、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较大,难以真正发挥其对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价值。此类课程有时甚至在“需要”与“不需要”之间游离,开设课程种类少,课时短,处于尴尬的境地,即“艺术的性质往往被误解为只是一种令人欣赏的娱乐,或被贬为一种令人消遣或装饰的手段”[5],在课程定位上显劣势,成为学生课表中可有可无的“配菜”,或是轻松“凑够”学分的课程,没有将其人文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二)教学中方法存在问题

此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常以美术知识的讲授为重点,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方法偏重作品的色彩、形式、结构等专业性“美术语言”,忽视了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特点和规律性。单纯从专业技术层面对美术作品的解析和视觉认知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真正使作品中体现的真、善、美唤起学生精神的共鸣。同时,在现有教学中,因学生专业差别、学习层次、个性差异、家庭背景,心理情感,甚至是学校、地域和社会条件的局限,教学方式难免会受到局限,人文价值效应发挥有限。

(三)缺失课堂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美术作品图片时,学生感兴趣的抬头看看,没兴趣的低头不做反应,在学生中很难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和提升

(一)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构建和提升的优势

1.以审美力的培养作为人文精神注入的特有方式。

审美力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要,审美力的培养正是此类课程教学重要目标。学生通过“美”的体验,体会“真”,培育“善”的情操,完成积极人生的塑造,成为此类课程人文精神注入的特有方式。

首先,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联系。人的审美意识与人的历史和意识,同时俱来,相伴发展。审美意识和活动对个体的“人”而言,渊源已久,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加强人文构建和提升,是对学生“个体”最本质的人文关怀。

其次,审美力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审美力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文渠道。学生为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创造力,在充分意识到审美力积极作用的同时,需要自觉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力。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审美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在这其中,不只是享受美,陶冶性情,更是学生精神修养的提高,创造力的激发。因此,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追求美,正是对自身创造力的肯定和礼赞。

再次,审美情感是学生情感的必需品。社会中各种精神现象和道德风貌,如爱国主义,民族气节,舍己为人,为祖国建设献身,尊老爱幼,孩子的天真,青年的热诚,中年的进取,老年的慈祥都能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和道德敬仰,进而影响审美情感。生活中各种物质产品,从日常衣食住行用品,到工业产品,都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引发审美感情的评价。

最后,审美直觉力的培养赋予学生完善的思维能力。理智和直觉的思维活动支撑着一切知识领域中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两者构成完善的思维能力。直觉不是超人和艺术家的特质,而是认知不可或缺的方面之一。“审美直觉力被认为是一种由上帝或遗传给予少数个人的神秘天赋”,只有通过视觉和表演艺术、诗歌或音乐所获得。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正是在直觉感受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内容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是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熏陶的结果,而美术鉴赏等课程正是这种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方面。例如,一个孩子看齐白石的画,画再好,也激不起他的兴趣和美感,因为他从逼真的观点来看,难以理解碧绿的荷叶为何画成黑墨团并夹杂着线条。只有当他逐渐成长,有了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通过鉴赏学习,对古老的中国画传统表现有了了解,对作品才会从追求写实到寻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的认识,体会到水墨淋漓的韵律和刚劲有力的线条,正是生气勃勃生命力的表现。[6]

2.自愿参与,资源共享。

此类课程属公共选修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选择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能增强课程学习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为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及深度埋下伏笔。同时,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于全校不同院系、年级,年龄、知识层面与经验不同,个人成长背景、专业背景、地域不同,原有价值观也不同,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人文资源、碰撞、交流,为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背景。

(二)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构建和提升的策略

学生人文精神是逐步养成的过程,分两个层次:“建构”旨在强调人文精神既是知识传播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个体从内到外、从无到有、从多到少的建设和构造过程;“提升”旨在强调在学生原有人文精神及素养基础上发展。“构建”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具体策略如下。

1.突出“人文构建”性的课程定位。

此类课程,借助视觉审美的特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会关心、负责,有良好和成熟的思维习惯、人际关系和奉献精神,成为有知识、技能、良知、智慧和修养的人。发挥人文性优势,关注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审美观。

2.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价值尊严,建构主体世界观和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这些对学生知识建构的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此类课程绝不是单纯美术知识的认知,而是对人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尊严的关注及人道主义价值观的高扬。

3.挖掘丰富的人文资源,体现教学核心内容。

一个民族的艺术积淀了民族的智慧、文化和精神,学习的同时也是在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感情。此类课程应发挥丰富的精神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达到人文提升的目标。在美术欣赏和体验活动中,学生对作品的赞赏,很快乐地被吸收进自己心灵里,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起来。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涉及多元的文化、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希腊的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让人感受到展翅欲飞的雄姿;日本东大寺的建筑布局,让人觉得宏伟壮观;中国雄伟的长城,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样式多变的美术作品体验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爱国感情,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国艺术的精神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和自由的生命运动,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作用,能注入每一个学生心灵和情感深处。

4.使人文精神内化的多样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通过美术图像,让学生读懂作品的色彩、形态、构成等视觉语言和形式规律,主题意义及外延,动机,特定文化圈的样式,社会影响、时代意义、历史痕迹,等等,进而阐发对社会生活、人生价值的感怀和思考。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直观可视的形象把战争撕裂生活的感觉,以强烈清晰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人物和动物的扭曲形态,以及各种锐角形状,能引发学生激动和痛苦的经验,在画面结构、人物、动物之外却隐含着战争、人类、痛苦与残酷。再如罗中立的《父亲》,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认同感,作品以积极细微和震撼的表现手法、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感怀和报答。此外,可就作品的视觉语言,进行调查学习,或引用参考文献,或询问画家,或去美术馆和博物馆,并将调查结果发表出来。为追求作品制作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尝试实际操作,用草图、绘画、摄影、雕塑,以及计算机图像等视觉语言来表达所思所想,使人文精神得以内化。

关注校外广泛的文化艺术领域,学校外美术教育应得到凸显。将美术作品和文化性资料,实物或复制品等材料引入教室,大学生能自由地接触实物,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访问画家的工作室和制作工房,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遗迹等;到街上领略环境中美的、设计的、历史的事物和文化背景,做调查和记录;尝试独立思考如何改善所在地域的学校、医院、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的视觉环境和景观观景;聘请艺术家和社区的人们到学校来;利用录像机和电脑等设备,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世界多样美术和文化等。

总之,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形态,从欣赏的角度去解读美术文化,以修养的理念去把握和理解各民族的美术和文化。

5.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和效果的增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独到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境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豁达不屈的坚忍性格能融汇成一股强烈的人格魅力,引发学生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注和自身人文素养的关注。

四、结语

增添一些审美艺术、一些传统美德、一些人性温暖,获得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让学生从郁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去品味美的趣味和人生的真谛。这正是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构建和提升的过程中蕴含着的方法、步骤、内容、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汉芬.高校语言类公选课中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和提升[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29(6):12-15.

[2]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7-119.

[3]杨叔子.关注和加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406-408.

[4]黄希庭等.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122-127.

[5]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3):397-407.

[6]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44-47.

本论文项目来源: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桂教高教[2009]83号B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