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只承认对原先理论的线性认识之危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承认对原先理论的线性认识之危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破除了对马克思理论线性认识的角度,从不经过资本主义、却经过工业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自身的要求,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条历史规律的探讨,未尝不可。对全球化的线性认识,也应有所变通、发展与变化。

关键词:线性认识;不惑;幕后利益;奇谈怪论;启示;广阔的;前景;空间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105-01

一、我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的现解

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教材编写者的笔下,这一历史规律成了唯一的一般规律。而不经过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虽然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却被描绘成“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尽管中国创立的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证实,但仍不为教材编写者所接受;尽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在事实上破除了对所谓唯一历史规律的认识,但在我们的教材中却不承认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受我国无神论的一元化系统制约有关。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一元化的,由于中国没有以宗教为基础的国教,故这种一元化系统的特征是政权不和神权分享的。精神生产资料支配者和执政者的统一,使人们对问题、尤其是对理论的线性认识的成份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既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也就很容易把马克思的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看作是唯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这在一元化系统下几乎是很难避免的。孰不知,事物总是会向前发展的,这种马克思的无神论和中国一元化系统的无神论相结合形成的认识,也会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转移的。而这恰又是中国无神论一元化系统能立于不败之地的特质之一。

二、事实上,教材传达给人们的上述信息所留下的后遗症,已经或正在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不惑

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饱受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欺压和盘制,现在虽然表面上独立了,但仍有很多国家受原宗主国的无形实际控制。原宗主国在某些经济领域的撤退或资本控制,使中国在全球化这一线性认识的指导下,经济项目的介入遭遇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原宗主国多为西方国家,他们感觉中国经济项目的介入影响了他们的幕后利益,于是制造出例如:“中国到非洲是掠夺资源,搞新殖民主义”的谬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原殖民地、特别是非洲很多国家,虽经几个世纪,却仍不能很完整地接受资本主义那一套。他们对工业化的天然反感,源于这些国家的处于无神论和有神论之间的文化传统。我们总是习惯于马克思对西方有神论国家革命规律的线性认识,演变到现在,把全球化看作是唯一。而实际上,我们自己恰是在无法搞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参与了所谓全球化的,那也只是利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通性。因此,我们既已破除了对马克思的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线性认识,用新实践创立了不经过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又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无神论的文化传统在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不可替代的终极动因作用,承认了文化传统不仅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更存在于生产关系层面。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介于无神论和有神论之间的文化传统(或非西方有神论文化传统)的终极动因作用,在他们国家的生产方式变革中,予以承认、予以尊重、予以符合他们文化传统的认真研究呢?

他们要求:不经过工业化而实现现代化。听起来是奇谈怪论,或是天方夜谭,但从破除了对马克思理论线性认识的角度,从不经过资本主义、却经过工业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对他们的这种要求,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条历史规律的探讨,未尝不可。我们在全球化的线性认识指导下,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通性,以经济项目介入发展中国家,而若不考虑他们的文化传统的终极动因作用,无疑给那些西方宗主国提供了造谣的借口。事实上,这种共通性体现的全球化已为他们的不能完全接受或长期抵抗的历史所变相否定。他们需要的是不破坏他们国家自然形态,不改变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我们中国人既已尊重了自己,又何尝不能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呢?

三、在探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文化传统终极动因作用的过程中,和谐世界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

在中国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能很好地对待以某种为特点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自治区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都知道东、中、西部的差距。我们不可能要求中部、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完全达到东部发达地区那样的水平。但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调节,使中西部地区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国内的种种作法,为我们在和谐世界的创建中作出了很好的启示。

就整个第三世界而言,我们可以把中国、印度、巴西看成是发展中国家的“东部”发达地区,把亚洲、拉丁美洲看成是发展中国家的“中部”地区,把非洲看成是发展中国家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把全球化模式一刀切地用于亚非拉大部分国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些国家、特别是非洲介入经济项目时,不能光考虑赚钱,也不能只和当地政府商谈,而要使当地民众都能分享中国经济项目介入所获得的利益。这样,即使我们用输出劳务的方式到这些国家介入经济项目,也不致引起当地民众基于文化传统产生的反感。如此,和谐世界也就在社会主义模式中逐渐建成。我们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就会和我国家应尽的大国义务和责任相适应。这同时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当然也就为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作者简介:俞中,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员、民盟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