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情境鲜活激发对话
学生与文本之间必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情境就是沟通两者的桥梁。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充满感彩的场景或氛围。它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其间,并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鸣而契合,使他们激情飞扬,神思畅达,从而心头涌动万语千言。情境缩小了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使现代孩子走进了文本的情感世界,经历了当年的民族情绪,实现了心灵的对话,充实、丰富了自身的情感。
此外,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同样可以召唤学生深入文本的话语世界,可以激活他们原本凝固的语言。在情境的催化下,枯燥的文字化成了多彩的画面,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在体验对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正逐步被唤醒。
二、信息交流丰富对话
“只有在他人的行动迎合着人的行动以及他人的不断插话引发这人的异议时,这种思维才具有创造性”。对话便是建立在这种精神共振的基础上的。而“共振”的达成度取决于信息交流的密度。因而,必须构建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社会历史背景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广泛、开放的对话场,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充分地对话,从而实现阅读对话的教育性价值。在对话中,学生或体悟到作者独具的匠心,或感受了广阔历史背景中的人物形象,或享受了一种自由、开放的和谐氛围……这对学生对课文形象感受的丰满,思维疆域的拓展以及学习品质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个性表达活跃对话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话更是充满了个性色彩。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他们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才能使每个个体的生命激情在表达中得以宣泄,才能使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在对话中得以体现,才能使每个个体生命得以活活泼泼地生长。说说、读读、写写、辩辩、演演等方式,诗歌、散文、歌曲等体裁均可以成为学生表达自己生命的体验,成为进行彼此对话的外在形式。
四、生活体验提升对话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就是生活的积聚和抒发。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境,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李吉林老师曾说过:“儿童的悟性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儿童总是凭借他们的感官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语言的源泉。”我们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空间,为他们打开更多的认识世界的窗口,拓宽他们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在生活中练就敏锐、丰富的感受力,获得丰厚、深刻的生活体验,从而促进思维、语言的发展。只有这样,师生、生生、生本等主体之间深层次的对话才能展开,情感才能共鸣,思想才能沟通。人总是在感性的生活体验的导引下在他人、文本等外部世界里触摸到自己生命的脉动。
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有言:“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陶行知先生说得更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学生阅读了这部“活书”,那才真正是“胸罗万象气自华”啊!
总之,“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对话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以人为本”,必将给“万马齐喑”的语文课堂注入勃勃生机!
五、交互建构深化对话
西方互文阅读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有效建构文本意义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进行互文阅读。互文过程中,选择的文本一般是那些与当下所解构的文本在形式上相仿或者在意义上相关的文本。在当下的文本解读过程中,通过相关文本的相互印证,进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教师、学生、文本多维对话中去,自然就能积极有效地建构文本意义。因此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开阔的文本视野,积极从广袤的文化中寻求类似(相关)的文本,以期在相互阅读、体味、辉映中对当下文本做出丰厚、融通及开放的解读,使当下静止的文本得以贯通古今,丰富灵动。
笔者认为,如果开放地让学生自己阅读比较,在文本的相互反射中感悟,这样的建构方式不仅学生乐于参与和接受,而且这时候感悟到的文本意义是能真正扎根到学生的心灵里去,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在深度建构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开发同类(相关)文本,并不是屈从于哪一个意义,而是让文本彼此互相烛照和印证。很多时候我们建构文本往往囿于文本本身,这样自然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从文学创作的过程看,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关联。由此我们想到,狭隘的文本建构视野必将导致思维的粗浅和意义的僵化。只有当我们将文本放置于整个文化视野之中,在其他同类(相关)文本的互文辉映中,我们才能走向深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对文本的理解。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南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