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艺超群 英语见长 文化育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艺超群 英语见长 文化育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仅让孩子痛苦,更让家长发愁。当前,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减负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还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减负仍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对中小学生减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减掉那些本不该有的负担,还时间与精力给孩子们,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那些本不该有的负担,主要来自于对某些方面的过于注重。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哪些课业负担是合理的、必要的和有效的,究竟怎样才能让一个孩子在合理的负担中全面发展?本文就武威市凉州区会馆巷小学的做法做一简单介绍。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充分挖掘学校“潜能”,整合优势资源,以全范围、多层次的第二课堂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感知的能力,构建“体艺超群,外语见长”的特色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落实减负,这是近年来凉州区会馆巷小学全力探索的减负模式。

这样的减负模式改变了学校的课程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每一个孩子既学到了知识,又能在兴趣活动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促使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值得借鉴学习。

校本课程,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减负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学校固定不变的课程结构,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真正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将课程与教学相整合,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主体作用,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而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信心。”凉州区会馆巷小学周开宝校长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深有体会。

凉州区会馆巷小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教学成绩一直以来在全区名列前茅,有着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在当地属于一所名校。但是,这样的发展方式也给家长和社会造成了这样的印象——优秀的教学成绩来自于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刻板划一的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和共性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和个性、重视服从和遵守而忽视创新和自主,让学生和教师变得千人一面,也容易让一个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某个方面而忽略其它。这样的发展方式,虽然使学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仍有许多的不足。

“我越来越感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充满自由的存在。”周开宝校长说。“我们应该在充分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真正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教32年,担任校长18年,先后走过7所学校,在凉州区周开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周开保校长积极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给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进行特色项目的训练工作,全校一起行动,开设航模、书画、舞蹈、球类、棋艺、英语等特色项目兴趣小组20余个,全力打造学校“体艺超群、外语见长”的特色品牌。

这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每到这个时间,整个学校会像过节一样沸腾起来——全校31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人人参与,全都满怀喜悦地投入到另一种与平常课堂学习完全不同的活动——舞蹈室内随着音乐,学生们翩翩起舞,微机室内电脑动画制作小组正专心创作,《三字经》《弟子规》国学经典诵读琅琅有声,英语兴趣小组在进行演讲比赛和英语情景剧表演,一局象棋让曾经喧闹的孩子神驰于楚河汉界之间……操场上,排球队在进行接发球训练,篮球场上正在进行一场如火如荼的篮球比赛,号角声声,军鼓铿锵,仪仗队正在列队训练……置身其间,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洋溢在孩子们身上的快乐和活力。

航模、书画、舞蹈、球类、棋艺、英语等20余个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涉及体育艺术、文化素养、发明制作等多个门类,三年级以上学生采用走班式上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申报相关活动小组,每周到了活动时间,可以走出教室到操场和相关的活动室去参加球类、航模、书画、舞蹈等活动。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室内,由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讲故事、课外阅读、棋艺、剪纸、折叠等活动。

会馆巷小学按照“学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人人有特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让教师依据自身实际及专业爱好,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自主选择校本课程项目,制订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经学校考察研究后确定为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及具体实施者。

学校科学规划校本课程项目,拿出一定的资金积极选派音体美相关学科的教师和英语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引导教师结合自身专长爱好积极参加在职培训或业余自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制定校本课程纲要,编写教学计划,确定授课内容,设计活动方案。根据活动实际,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艺体老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特色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陆登明老师自幼喜好书画艺术,曾多次专程赴天津、兰州等地拜师学艺,常年临摹不辍,其作品多次发表或获奖,依据这一优势条件,他开发了书法校本课程。王生珍老师酷爱航模,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科技制作发明评比中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张淑花老师在手风琴演奏方面有专长,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编写了《小学生手风琴演奏教程》。陈蓉老师在拉丁舞方面有特长,她开设了拉丁舞班。赵玲老师在民簇舞蹈上有较高造诣,她开设民簇舞的训练。张明山副校长弹一手好琴,是学校鼓号队总指挥。教导主任曾令军是萨克斯手……

全校30余名年富力强、学有所长、爱好广泛、乐于奉献的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使校本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内容进一步细化,各类校本课程活动广泛开展。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凉州区教育局苏万俊局长意味深长地说。

兴趣小组,在情景体验中有效减负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努力使学生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周开宝校长说。

一直以来,英语学习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寒暑假期和节假日,让孩子去英语辅导班成了许多家长的选择。然而,学校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将英语学习与兴趣活动紧密联系是有效减负的最佳途经。

“学好英语必须靠兴趣,靠接足地气儿”。会馆巷小学张明山副校长说。“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真实的语言情景,对于孩子,只有真正地对听说和读写感兴趣,接足英语学习的‘地气儿’,告别‘聋哑英语’的窘境,才能展翅高飞,这才是真正为学生‘减负’。”

“英语见长”是会馆巷小学的特色之一。为凸显英语教学特色,学校首先从构建快乐、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抓起,要求英语教师运用快乐教学法,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借助课堂教学引领孩子会学英语、乐学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乐园。

更重要的是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组建了英语诵读小组和英语广角,开展英语俱乐部活动,确保时间、活动质量,通过英语朗读和英语口语对话,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提高;举办英语歌曲演唱会、英语情景剧表演、三至六年级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为了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英语栏目,每天定期广播;校园网站上增加英语栏目,及时更新;校园墙面及走廊内悬挂的标语牌上增加英语内容。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会馆巷小学在一二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并安排专职英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定期召开研讨会,加大英语教研力度,并组织专职英语教师编写了一二年级英语校本教材。

学校举办每学期一次的英语校园活动周,每次确定活动主题,要求在活动周期间,师生必须用英语对话,各班由英语科任教师组织开展英语对话、英语情景剧表演、单词接龙等趣味性活动,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将英语学习与兴趣活动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习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

凉州区教育局苏万俊局长说:“学校倡导的个性化教育就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学校在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施之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之得到更好地发展。”

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快乐成长

环境文化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灵动的校园文化,可以解放、呵护学生的身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

花木含情,墙壁立意。为使班级文化每一处都体现育人目的,彰显班级特色,会馆巷小学师生群策群力打造班级“文化艺术长廊”,力求让班级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学校“文化艺术长廊” 于2012年1月创办,以班级为单位划片承包。文化艺术长廊均为学生的涂鸦作品,有书法、绘画、剪纸等,色彩斑斓,形式各异,体现了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对梦想的追求。课间学生在欣赏、交流、分享中,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增强了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作水平。

文化艺术长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传递了整个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广大师生乐于品味,乐于感悟。小小的文化长廊,凝聚了孩子们的智慧,寄托着老师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必将照亮孩子的人生!

优秀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励学生的创新点,引领学生的目标追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在班级墙上由学生记录各自的长期、短期目标以及目标达成情况,使每位学生的理想有“梯”可走,每位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循,让创新素质的培养成为必然。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推进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会馆巷小学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利用“六一”节、“教师节”等大型节日庆典举行文艺汇演;十月份,举行“艺术月” 及全校师生书画作品展评活动,展评结束后,把各年级的获奖作品悬挂在教学楼走廊里供师生观赏。实践证明,艺术节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塑造形象的舞台,同时也让他们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在活动中,学生既培养了兴趣,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此外,在一些集体活动中,他们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当今学校教育,更需要增加自然的成分。教育即生长,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或许是克服以往过度强调‘接受式’教育所带来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凉州区教育局局长苏万俊说。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让那些厌学情绪严重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快乐和信心,每一个孩子都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兴趣盎然,在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活动时间成为学校里最快乐的时光……

更重要的是,随着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创造,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毅力、气质,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并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多元学习的快乐,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拓宽了渠道。

校本课程和特长发展让学校的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学校之首,成为凉州教育的龙头学校。然而,受益远远不止于此,孩子们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张扬了个性,培养了特长,形成了完美人格,这样的教育让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高质量、轻负担,多成果、标准化、有特色、第一流”日益让学校向内涵式发展的品牌学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