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模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模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体育场馆是公共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高校进一步社会化的绊脚石。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根据各校实际情况,把高校体育场馆推向市场,选择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去运营和管理,走企业化的道路,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学校养馆的费用问题,同时还能使满足学校的需要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校 体育场馆 市场化

一、关于高校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是社会体育运动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校体育场馆一般规格齐全、设施齐备、档次较高,担负着本学校的教学、训练、科研、大型活动、各种重要集会等任务。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体育场馆除了满足学校内部师生员工作健身需要以外,还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一部分,来满足社会其他成员的需要。但是对于多数高校来讲,为保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作,学校要承担绿化费、消防设施费、水电费、清洁费、工人工资等大量支出,体育场馆昂贵的日常维护费用给各高校造成了较大压力。在这种形式下,好多高校体育场馆进行了对外开放,为社会各界体育爱好者提供有偿服务,满足社会各界的体育需求,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各个高校采用的开放形式多样,多数没有形成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没有体现真正的市场化的运作。

二、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意义

1. 可行性

高校体育场馆是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场地设备较完备,群众的活动时间能和体育课的时间正好错开,因此,通过对体育场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实现“以场养场”、“以馆养馆”的目标,为学校排忧解难,是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开发研究的目的所在。

同时高校是人才基地,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也有大量的学生可以利用。市场化的优缺点,互利双赢,为城市全民健身提供场地,为群众组织竞技比赛提供场地和组织编排,为学校创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提供实训,还可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2. 重要意义

体育场馆市场化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虽然各高校体育场馆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市场化是势在必行的。只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把体育场馆推向市场,才能发挥体育场馆的正真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三、当今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的状况

市场化管理的要求使得高校体育场馆要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发展,但是高校的体育场馆又有本身的学校功能特点,所以既满足学校的需求,同时还要尽量满足价值规律的要求,两者更好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体育场馆产权的所有权基本上是归各高校自己所有,行政权在体育场馆的配置中起到主导和控制作用,“私有”权进入仅局限于一些局部领域或范围, 因此体育场馆产权市场运行基本以“公”权运转为主要形式。体育场馆产权市场多数没有真正走出学校管制的计划供给模式。“公”的所有权制度和对使用权、经营权的公共垄断和控制, 使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产权制度低效运行持续至今。

具体而言,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属于体育部门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又分为部门直属管理和辅助管理两种形式。前者指以学校体育部门为单位对场馆进行直接管理;后者则是指在体育部门负责的前提下,将场馆承包给集体或个人,合作管理。但也有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建立了体育运动中心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主任由学校党政主管领导担任,管委会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除有中心主任、副主任外,还包括业务部、场馆部、办公室、设备保障部、保安部等。同时, 配以较为完善的场馆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人员招聘制度等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了将体育场馆作为一个产业来运作,这种运作还是很少高校采用。

四、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模式的选择

高校体育场馆的本质是公益性的,但绝不意味着高校体育场馆不能从事市场化的经营活动,相反必须把它推向商场,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主要是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健身运动场所,为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同时,在满足上述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段为社会各界体育爱好者服务,与此同时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以馆养馆的目的,再进一步说,有可能实现以场馆盈利,创造新的剩余价值的目的。

为了适应上述功能的需要,由此也衍生出了现行的多种运作模式:从管理角度将其分为集体管理、协作管理和个人责任制管理等;从经营角度分为部门直接经营、个人承包经营、集体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联营等。此外,多种管理和经营方式混用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尽管管理和经营手段多种多样,但在具体应对体育场馆市场化需求上还是有所欠缺。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完成体育场馆的校内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市场,走企业化道路,拓宽渠道,打造新的高校体育场馆发展平台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首先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引入激励性竞争机制,建立市场化的体育场馆公共产权规章制度的模式。这是高校体育场馆市场优化的第一步,也是现状下非常最重要的一步。这种模式的建立,首先要将体育场馆所有权市场化,然后将体育场馆的使用权获得市场化。

2. 改变“公有” 、“公用” 、“公营”传统范式,努力把使用权和经营权按公共性、外部性做技术性分离,明确使用权和经营权各自的权能。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效仿北京奥运会后北京所建大的体育场馆的一些做法,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和竞争,使公有部分从经营领域退出,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经营制度。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有偿服务,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管理模式的运用, 必然在经费来源、业务活动、分配方式、理论背景、管理主体、运行机制、管理手段等多个方面与传统管理模式相区别。这种模式的选择首先要求学校设立专门机构或采取公司制,这样才能使得在隶属部门上将更加明确和具体,使得管理者的自主性更大;其次,经营的企业化程度越高,对管理效率的重视程度越高,从体育部门管理模式到专业化或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也必然是管理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再次,能促使管理者观念得到转变,便于管理者认清形势,摆正位置,明确任务,利用优势,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场馆设施,走“以馆养馆” 道路,进而做到“以馆盈利”的目的;其四,更好的要求迫使员工的文化素质、群体结构、人员数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这样更有利于管理工作更好地展开,更能加快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就是要求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真正实施企业化运作模式。企业化经营具有活力强、市场化程度高和多种目标相统一的特性,是高校体育场馆成为体育产业中活跃成分的有效途径。同时学校内部的广大的资源是企业化的有力保障。例如完全可以可用学校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包括教师和学生)去精心策划、预算、营销、市场调查和广告推广,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践的锻炼,这对于学校来讲,完全是一举多得的选择。另外,如果真正把高校体育场馆推向市场也不排除可以考虑将体育场馆的所有权私有化。类似于高校的后勤社会化一样,即可以考虑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投资。这种范式更能体现高校体育场馆的企业化、市场化、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这种模式很可能随着体育产业,即体育健身娱乐业和竞技表演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而成为以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袁绍辉.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探析.商场现代化,2008,23

[2] 张军.市场化模式运作奥运会探论. 经管学苑,2006,5:61-64

[3] 冉建, 童森森, 唐迅.成都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管理研究.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317-319

[4] 颜华,曹玉昆.黑龙江生态省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农场经济管理,2007,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