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皮内针刺激穴位对腰麻术后尿潴留影响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皮内针刺激穴位对腰麻术后尿潴留影响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皮内针刺激穴位解除肛肠科腰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肛肠疾病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予埋置皮内针,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心理放松、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诱导排尿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皮内针刺激穴位解除腰麻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关键词】尿潴留;皮内针;刺激穴位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是肛肠科腰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其发病责于膀胱气化失司,又与脾的转输、肾的开阖、肝的疏泄等功能密切相关。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性的逼尿肌损伤,而导尿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费用。如何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已成为肛肠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埋置皮内针操作简便易行,为肛肠科手术患者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安全、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的护理方法,降低肛肠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导尿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对2011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本科收治的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与分组 全部病例均来自2011年1月~2011年11月肛肠科住院病人年龄18-65岁,共200例。按临床试验1:1对照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病人术后尿潴留出现的顺序将200例病人随机分组,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组100例中,男63例,女例37;平均年龄(44.0±9.8)诊断:混合痔49例,肛周脓肿23例,肛瘘28例;对照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41.0±8.9)岁;诊断:混合痔36例,肛周脓肿19例,肛瘘45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肛肠科腰麻手术病人,补液总量均为1000ml,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疗。排除近期有泌尿系感染,B超提示前列腺肥大,残余尿量>50ml,既往有尿路梗阻、狭窄、畸形的病人。治疗组术前埋置皮内针。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松,常规消毒后用皮内针留置关元、气海、三阴交,用强刺激泄法,术后按摩3-4次,每次10min,观察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法。

1.3疗效判定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能自主排尿,小便通畅,无症状、体征。有效:能自主排尿,但仍需增加腹部压力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尿液充胀膀胱不能排出,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因对针刺不能耐受而无法坚持治疗者。

2 结果

数据输入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对照组比较,P

2.1两组临床疗效总体评价(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尿潴留与术后三天内导尿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尿潴留与导尿率比较

两组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术后三天内导尿率比较:P<0.0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尿潴留为膀胱气机不利所致。由肺热壅盛,热结膀胱,水道阻塞,气虚,肝郁气滞,阴液不足,肾阳虚衰,转胞等所致。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见小便点滴而下,或全然不通等。治宜清肺润燥,通利水道。本病病位在膀胱,与肾、脾、肺及三焦相关。气海为“诸气之海”, 位于前正中线,脐下1.5寸。主治下焦气机失畅所出现的病症,刺激气海可疏通膀胱气机而通利小便。关元: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阴中之阳穴”。三阴交位于内足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历代针灸医家常用的有效穴,为足三阴经交汇穴,刺激该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下焦的作用,可调节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从而使小便通畅。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皮内针刺激关元、气海、三阴交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同时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为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是否能够广泛使用皮内针治疗预防尿潴留提供依据,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东铭.大肠局部解剖与手术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1.

[2]李晓光.补液量与直肠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性[J].护理杂志,2007,24(9B): 44.

[3]李国栋,寇玉明.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76.

[4]刘玉珍.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0-292.

[5]荣文舟主编.现代中医肛肠病学学.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8-233.[6]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l994: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