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43例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43例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采用米非司酮2.5 mg,每天1次,连服6个月,观察效果及 不良反应。结果43例全部出现药物性闭经,肌瘤体积缩小30%~70%的为38例,有效率为88.4%;3例瘤体缩小不明显,但瘤体数目减少;2例瘤体缩小不明显,数目也无减少。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患者可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

[关键词]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053-01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过去对超过妊娠12周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多选用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剔除术。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及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者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症的提早出现,故采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子宫肌瘤患者如果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则有望免除手术,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已逐步得到应用[1]。我中心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43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中心就诊并愿意接受治疗及随访的43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疗效观察

1.2入选条件年龄43~49岁的子宫肌瘤患者,月经增多或周期不规律,无贫血,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史。妇科检查子宫增大

1.3服药方法米非司酮(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2.5 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6个月,服药期间每月检验1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结果

接受治疗的4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月经量逐渐减少至闭经,肌瘤体积明显缩小,部分患者肌瘤数量减少。43例全部出现药物性闭经,肌瘤体积缩小30%~70%的为38例,有效率为88.4%;3例瘤体缩小不明显,但瘤体数目减少;2例瘤体缩小不明显,数目也无减少。用药期间未出现恶心、潮热及轻度白细胞下降等药物不良反应。

经停药后按1、2、3个月随访,8例停药1个月月经复潮,占27.6%;13例停药2个月月经复潮,占44.8%;4例停药3个月内无阴道出血,占13.8%;4例停药3个月后阴道少量间断性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占13.8%。29例月经复潮中,27例明显少于平时月经量,2例较以前月经量增多,继续按以上服药方法行第2疗程服药3个月,进行随诊。停药后1年内43例患者子宫均未明显增大,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病理变薄。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在肌瘤组织中,发现有雌孕激素受体,并明显高于子宫肌肉组织。故分析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有关。研究表明孕激素在肌瘤发生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是肌瘤发生的起动因子。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是以围绝经期生理特点和肌瘤发生病因学为依据,围绝经期阶段卵巢分泌雌、孕激素日趋减少,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改变和绝经期综合征。米非司酮通过与孕激素相似的结构竞争孕激素受体,抑制孕激素活性,因而使黄体溶解,体内孕激素水平也随之降低。同时抑制孕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使靶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含量降低,使肌瘤缩小。在受体水平对抗孕激素、抑制排卵,长期服用米非司酮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引起无排卵,诱发闭经。还可通过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使肌瘤供血减少,促使其缩小[2]。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有雄激素、抗雌激素制剂(如三苯氧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戈舍瑞林),上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程度重,且后两类药物价格较昂贵,停药后均有不同程度复发。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其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国内外均已有报道,其效果已予肯定。本研究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2.5 mg连续服用6个月后,多数子宫肌瘤患者瘤体缩小明显,疗效与时程呈正相关,贫血得到纠正,无不良反应。连续服用6个月小剂量米非司酮(每天2.5 mg)较文献报道[3]连续服用3个月米非司酮(每天12.5~25 mg)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好,同时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

[2] 王惠群,靳家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79-81.

[3] 杨幼林,郑淑蓉,李克敏,等.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0):6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