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群体性暴力事件研究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群体性暴力事件研究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接连发生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对群体性暴力事件开展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现代群体研究理论认为,群体行为由个体产生,是个体行为在集体层次的涌现。使用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群体性暴力事件开展研究是合适且可行的,得出的结论能够为相关部门处理类似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群体性暴力事件;Agent;群体行为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类群体性暴力事件接连发生,如瓮安事件、万州事件等。这些事件往往参与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广,暴力对抗程度显著增强,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1]。研究群体性暴力事件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处理此类事件的理论依据,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1 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概念和分类

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群体性暴力事件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内容,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将其称为“聚众闹事”和“治安紧急事件”。根据对相关事件及概念的总结,本文中群体性暴力事件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多数人临时聚合,通过规模性聚集、群体活动、肢体冲突等暴力方式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

相关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群体性暴力事件展开了多层次的研究,按照不同的研究内容群体性暴力事件也有着相应的分类。如按照参与群体的规模来进行划分,可分为特别重大群体性暴力事件、重大群体性暴力事件、较大群体性暴力事件和一般;按照组织程度分类,又可以分为严密组织型群体性暴力事件、自组织型群体性暴力事件和无组织型群体性暴力事件;按照事件的性质,又可以分为维权行为型、泄愤型、社会骚乱型、利益纠纷型等群体性暴力事件。不管如何划分,群体性暴力事件研究的主要内容都是参与人员、群体规模、组织结构及其性质原因等[2]。

2 群体性暴力事件同群体研究

群体性暴力事件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人类群体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其暴力特征等不同于其他的群体行为,因此使用在群体研究范围内普遍适用的理论对群体性暴力事件进行研究也是可行的。从18世纪开始,科学家便出于对骚乱的独特兴趣而尝试着去解释群体行为,先后产生了集体思想、去个性化等理论,他们认为个体到了集体环境会迅速成为集体一员而丧失自身特性变得行为一致。直至现在,关于群体行为的解释依然众说纷纭。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为,群体行为是由个体产生的,它同个体进行行为选择时的背景紧密相关并且是动态变化的。这也就是群体研究理论的现代基础。

群体行为由个体产生,要理解群体行为,集体层次需要同个体层次相联系。而每一个个体及他所处的环境都是独特的,背景及外部刺激随时间不断变化,这就影响了特定环境下个体的行为选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在集体层次所涌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也就是群体行为[3]。

根据群体研究理论的现代基础,那么群体性暴力事件也就是多个个体的暴力行为所涌现出来的结果。在某些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比如社会骚乱、恐怖袭击等,某些个体实施暴力行为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如发泄不满、争夺利益等,这引起周围个体的外部刺激的变化从而引起其他个体暴力行为的选择。当有一定规模的个体选择暴力行为的时候,群体性暴力行为也就涌现出来,群体性暴力事件也就发生了。

3 基于多Agent的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建模与仿真

群体行为是个体行为在集体层次的涌现,因此我们需要从个体层次展开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研究。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就是适合这类研究的好方法,它使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思想对整个系统进行建模,通过对个体Agent的刻画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描述。

Agent是指组成复杂系统的个体或单元,它具有自治性、反应性、社会性和主动性等性质,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通过描述仿真系统的Agent及其交互关系来建立模型,简单的行为规则往往就使得仿真系统中涌现出令人感兴趣的群体行为。使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我们首先要根据原型系统确定仿真目标,进一步考虑将Agent划分种类,不同种类的Agent拥有不同的具体性质。然后构建Agent所处的环境,为Agent增加动力学因素、加入感知能力等,使得Agent能够感知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并进行相应的行为选择。对系统进行调试之后我们运行仿真,检验所得到的结果是否同预期相一致,调整系统后运行仿真以得出有意义的结果[4]。

运用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群体性暴力事件,我们将参与暴力事件的个体视为Agent。根据不同的群体性暴力事件的种类,我们将Agent进行不同种类的划分,如在一伙暴徒进行打砸烧的情形下,我们将Agent划分为核心分子、易转化分子和旁观者三个类别。核心分子往往由于自身利益受损等原因,对社会不满度较高,主动参与到事件当中;易转化分子社会不满度较低,但自身不够理性,周围环境的刺激使其风险意识降低,也容易参与到事件当中;旁观者有足够的理性,他们不会参与其中。这里的社会不满度及自身理性就是Agent所具有的属性,也是我们对Agent进行划分的依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比例的核心分子、易转化分子和旁观者,并对其社会不满度和自身理性等属性分别赋予一定的初始值和行为规则,构建Agent所在的环境,运行仿真即可观察到随时间变化参与打砸烧的暴徒数量的变化等结果。我们还可以观察加入警察这一类别的Agent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考虑个体Agent的风险感知、冒险性等属性对群体性暴力事件发生、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Agent的认知能力等更加完善地构建到模型之中,仿真结果也会更加同现实相一致。

4 结论

群体性暴力事件是群体行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多个个体的暴力行为在集体层次的涌现。对群体性暴力事件开展研究,弄清个体层次的行为选择是关键。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技术使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技术,通过对简单行为的描述实现了对复杂系统的刻画,非常适合研究个体层次的行为选择。使用基于多Agent的建模与仿真来研究群体性暴力事件能够为相关部门处理类似问题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唐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张建立.古今中外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Nanda Wijermans. Understanding crowd behavior: simulating situated individuals[M].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Press, 2010.

[4]廖守亿,戴金海.复杂适应系统及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 113-117.

[作者简介]

党会森(1986-),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硕士研究生,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方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资助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多Agent的群体性暴力事件仿真平台研究》(项目编号:YX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