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0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0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通往老化的道路上,要乘坐一辆慢行列车

我的兴趣爱好之一是变戏法,我认为变戏法要求手指的运用灵活,因而对防止老化效果奇佳。人的五指的运动能力与精神能力密切相关。

我们知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学会写字,这和他们的手指运动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众多钢琴家、小提琴家及其他艺术家,年事已高之后仍能为观众演奏,这也与他们的手指运动能力息息相关。

某保险公司曾以306名住在东京的工薪阶层为对象,做了一项题为“请具体阐述老后的不安”的社会调查,结果首屈一指的是健康问题,占53.9%。

我以为,这里所说的对健康的不安,主要还不是担心患上癌症和心脏病等要命的病以及这些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而是害怕得“老年偏瘫”或“老年痴呆症”,想死死不了,想活又活得极端痛苦。

现代医学在为延长人类寿命方面贡献卓著,同时也制造了大量半死不活的人。从前人类在寿终正寝之前如果得了脑溢血或者结核之类的疾病就会顺利地死去,而现在得了重病也并不见得就导致死亡。现代医学能够从过去回天无术的病魔手中保住患者的生命,可许多保住生命的结果是老年偏瘫或老年痴呆症。且不论以这样的方式活着对患者本人来说是否幸福,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现代医学已不像从前那样让人轻而易举地结束生命。

只要长寿,便无法逃避老化。我们谁都希望在健康状态下长寿,但我们又谁都得面对在衰老中获得长寿这一现实。

至于那一天的到来是早还是晚,取决于我们为保持功能年龄的年轻而做出的努力。也就是说,尽管衰老是我们共同的终点,但由于每个人的意志和努力不同,有的人会像乘坐高速新干线火车一样一下变成老年痴呆,而有的人乘坐的却是普通列车,缓缓才能到达。

如果你现在还在过着用不着运动手指的生活,那么你要赶快寻找一个能够运动手指的爱好,以此作为延缓我们最怕出现的“大脑老化”速度的手段。

运动手指的方式很多,决不只局限于魔术、钢琴、小提琴。最近我的一些熟人正热衷于电脑。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电脑要求人的手指频繁运动,要求人的大脑和反射神经快速敏捷,它不仅是年轻人必须掌握的本领,更是中老年人防止老化的最佳选择。

用语言的魔术来永葆青春

“老了,已经干不了啦”、“早就知道不行”、“到底还是失败了”、“不行的事就是不行”――这样的话充斥在我们的耳边,人们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或者事业不顺的时候常常这样说。在年龄大了以后,更是这样说。

说这种话只能使我们的负面正当化,对我们增强信心有百害而无一利。我认为这些话都属于“放弃努力”和“停止思考”的同义词。

我们从著名歌唱家藤山一郎那永恒的和蔼的笑颜、舒展和洋溢青春气息的歌声中,如何能把他和一位八旬老人联系在一起呢?

我听说藤山先生有一个信条,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决不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据说他所说的否定性语言指“不喜欢”、“等等”、“明天再说”一类的话。

语言是一个可怕的怪物,潜伏在我们日常语言当中的暗示,既能增强亦能减弱我们的能力。

如果你想永葆精神青春,就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像藤山先生那样尽可能不去使用否定性的语言。假如你能把“不喜欢”变成“试试看,不过也许干不了”的话,你的心情便会迥然不同。

把目光放在百分之二十的成功上,不在乎那百分之八十的失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科学家江崎玲于奈曾在某次对谈中介绍过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他说美国人对成功的评价是这样的:80%是“最佳”,60%是“极好”,40%是“好”,20%是“还可以”。

而且美国人只有事情糟糕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时,才使用“不行了”、“很不好”的字眼。也就是说,即使身处极端不利的逆境,美国人也尽可能去看事物好的一面,尽可能去正面评价自我。

日本人则与之相反,事情还好好的,却拼命往坏处想,极尽否定之能事。把80%的成功评价为“还凑合”,把60%的成功说成是“相当糟糕”,日本人只把100%成功的事说成“还顺利”。

积极的行动产生于自我评价的基础之上,只有具备“我能干”、“我能行”的意志,才会有积极的行动。美国人那种把80%的失败和20%的成功看作“还可以”的思维方式,有益于我们向积极的好的方面发展。

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经劝慰说:“为自己的皮肤不够白皙而苦恼的女孩们,你们不妨去赞美胡桃般的褐色肌肤。”假如你对镜而坐,对自己说“我的皮肤像胡桃般美丽”,那么你非但一点也不会再在意你的皮肤不白,反而把它当作自己的动人之处。与此相反,你去说那些否定自己的语言,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种思维方式对保持恒久的年轻十分有益。假如你发现你自己常用一些否定自我的语言,就要有意识地改用肯定式的语言。

通过正视过去的自我,完成新起点的起跑

为了不回首过去、只展望未来,我从来不记日记。尽管今天我仍是这样,但我认为,对于一些人来说,有时回首往事有助于增强自信,有助于走向新的未来。

有位英国作家创造了一种十分幽默的摆脱低谷的方法,每当他写不下去作品的时候,就把学生时代的日记找出来看。据说他一看日记就感到很踏实:啊,我的学生时代曾经是那样的。

当然,他的学生时代既有欢乐也有悲伤,但他总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给他带来积极的意义。日记中记述了我们往日的思想和行为,把今天成熟进步的自我与过去相比较,能使我们扭转低迷挫折的情绪。

写自己的历史,在中老年人中正静悄悄地兴起。写毕后有人把它们自费出书,印成一本装帧精美的册子,有人还把它们进一步凝炼成漫画。

顾名思义,“自己史”就是本人的历史,孩提时代是怎样的,学生时代都做了些什么,工作以后都有哪些经历……当我们把它们文字化以后,会使我们忆起早已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的许多难忘的事情,也许还会意外地发现几件挺了不起的事情,使你能够更加端正地看待自我。

如果说是写自己的历史,未免有些夸大其词,其实就是写在自己一生中所发生过的难忘之事,并不一定非得正正规规、分年代分类别。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必在意文笔如何,因为你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他人看。

人们常说,不要沉湎于陈年往事,否则你就要陷入感慨好汉当年勇的怪圈。那样会导致你消极,丧失创造性。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历史,如果视角正确,回顾往昔会使人干劲倍增。

可以写自传,也可以重读往日你喜欢的一些书籍,重温那些好书曾给予你的感动,或许通过重读获得过去所没有过的新的感受,并以此发现现在的你与从前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