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的信仰旅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的信仰旅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信仰是对非实证事物的一种坚信态度和行为趋向,它最初与教育是一体的,但是随着西方哲学对神学和理性的批判,信仰逐渐从教育中失落,人愈加虚无化和工具化,社会愈加世俗化和私欲化。面对我国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旨在从信仰的视角切入,探究信仰对于教育的知识、道德和审美发展的意义,从而为重建信仰教育、重塑人的精神世界提出积极的实践策略。

【关 键 词】信仰;信仰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41-02

信仰与教育最初是一体的,但是随着西方哲学对神学的批判,教育走向了知识论形态;继而随着哲学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教育的信仰愈见缺失,人类正在走向精神的虚无。而信仰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失去信仰,人便失落了生存意义,社会失落了精神支撑。因此,站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需要我们将目光重返教育的源头,在历史的回声中寻找信仰的价值,继而面对我国教育现状,使信仰重返教育。教育自本初便与“信仰”相伴而来,最终也要追随“信仰”去向未来。

一、信仰的含义界定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物的坚信态度,即人们对某种事物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支配自己言行的准则。

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不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种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信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通常可以明见的对某种非实证事物或理念的笃信;二是我们易忽略的即以此种相信为信条指导个体的实践。所以,信仰不单单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行为选择的取向。

非实证事物包括宗教性的和非宗教性的两个方面。信仰可依据此分为和非。面对,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宗教。宗教虽然与科学对立,但是绝不能将其曲解为迷信。宗教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无解,是人类对超验人间力量采取的超人间力量的解读。因此,宗教不是迷信,我们可以信仰宗教。而科学之所以批判宗教,源于二者的本质不同。科学是强调实证的,但宗教因为依赖人的情感、直觉和顿悟,因此是非证实的。

但面对我国教育学中的信仰观,我认为应更强调对无神宗教和非的召唤。无神宗教即指信仰不与任何关于神和上帝的明确观念相关,从而没有拟人化的上帝概念同它相对应。淡化宗教中人格神的观念,会使我们逐渐肃清宗教与迷信的差别,从而在追求科学时不抵触。非不取向对于人格神和外在追求,而是取向心灵境界和内在追求。非基于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富于个性化。例如,科学家具有“科学信仰”,即笃信客观世界具有规律性,并相信世界及其规律性是可知的。音乐家具有“艺术信仰”,即相信艺术是无国界的共同的世界语言,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总之,信仰指向将人从自私中解放出来,而使人追求超个人的价值,信仰应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信仰对教育的意义

信仰本初与知识是一体的,并存在于教育中,而今,信仰逐渐从教育里失落,我们陷入了信仰危机的泥潭。但信仰对于教育的意义依旧重要甚至更加迫切。知识需要信仰的支持,道德需要信仰的牵引,审美需要信仰的纯化,因此现代教育需要信仰的滋润,并应追随信仰的光而去向远方。

(一)信仰与知识

在原始直观世界中,以神话为源头产生了哲学,从而人们用哲学探寻世界和人生之认识,进而试图以求知为人类建立一种信仰体系。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知识是对超越尘世感性之物的理念的直接把握,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存在的前提是一个彼岸真理世界的存在,而这个世界同时也是信仰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在启蒙运动之前,人们追求知识并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由人生的生存而引发的兴趣,也就是说,知识关怀其实就是古希腊人终极关怀的表达。因此,信仰和知识本初是一体的。

但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对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有效性愈加关注,逐渐使得科学发展起来,特别是科学逐渐渗入到价值领域,使得实证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泛滥,而人随即沦为知识的工具,轻视对于生存意义与道德关怀的探究,信仰与知识的统一体被撕裂,知识的世界愈加膨胀,而信仰日渐衰微,表现在教育领域即科学主义横行天下。课程设置主要关注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等,而人文科学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等却越来越被轻视。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这样的偏差不可能培养出全面、自由的个体,而是产生了范式化的一个个沦为科学知识的工具和技术的“奴隶”。我们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二)信仰与德育

信仰是道德的基础。如果说信仰是一泓甘泉,那么它正是灌溉在了道德基础的干涸处。一切道德准则和规范,都毫无疑问地受信仰的润泽。因为信仰不诉求逻辑和证实,所以信仰会使人养成道德力量。“道德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对如何行动做出判断的能力和采取这种判断的理由。”如见到失足落水的少年,信仰之人不是先求证周围有人围观与否、自己是否应救人、救人成功的可能性等等,而是本能地被生命信仰支撑,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而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吊诡”现象,即纯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有能力但无道德的人。这实质上是一种去道德化教育导致的结果。从而,我们能理解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观点: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

(三)信仰与美育

信仰是审美的内在标准。信仰可以纯化人对于美的欣赏,在信仰的指引下可以使人加强并扩展自己的文化兴趣,从而在美的世界里得到新的顿悟和体验。

信仰是人的终极关怀,它帮助我们寻找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为我们提供精神支撑和行动指南。因此,在生活的点滴中需要我们践行信仰,在教育中需要我们唤醒信仰。

三、信仰教育的策略

在我国,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基本上成为全民信仰在历史的长河里延续。信仰教育的价值观和方法无不渗透着儒家精神,因此需要我们从古希腊哲学中借鉴信仰教育的策略。

(一)社会习染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一切都是在各自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引导下形成的。这个社会环境大到世界、国家和民族,小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会的风俗礼仪、传统习惯中习得已有的信仰体系。特别是要在学校中进行信仰建构,因为学校是社会群体的焦点和中心,是使学生与家长、教师和其他人沟通的纽带,所以学校必须用文化精神,即一种更为深层、更为基础的跨越表面现象的社会价值观去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信仰。同时,教师是信仰教育的关键人物,他关系每个学生的个体信仰建构,因此教师本身就要不断建构充满爱心的信仰体系。

(二)个体创造

个体在社会习染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观念去修改和重塑自己日渐习得而来的信仰观,并使之内化到潜意识领域,成为自觉的信仰,进而使用信仰指导社会生活实践。

(三)教育塑造

教育塑造是通过教育的手段,督促和引导个人完成信仰建构的过程,它包括两个环节。首先,需要在教育中树立一个远端——理想。信仰教育是一种超然的教育,其目标是使人富有对于生活的价值意义,因此需要以理想的人格塑造人,使人向着理想人的境界发展。其次,在信仰教育实施中需要提供一个有效的监督者——规范。只有在规范中,信仰塑造才会被指引到应然的道路上,信仰才会具有约束性和导向性。再次,需要在信仰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个体的价值观教育,提升其道德水平,如关心他人、自尊自律、勤俭努力等。

个体的信仰得以确立,便会产生实践意识,继而个体为践行自己的信仰而不懈努力。社会的信仰得以建立,便会生发社会凝聚力,从而铸造一个民族的灵魂。

总之,信仰与科学、知识、艺术等的根本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使人追求高尚。同时,信仰还肩负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停止人向工具主义的沦陷,使人从生理存在的境域里升华出来,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因此,寻求和重建信仰,理应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朝东,王金元.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简明不列颠百科[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汉语大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68.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刘铁芳.教育的沉沦与教育哲学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