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时期我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我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电影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力量不断壮大,使中国进入了世界电影大国的行列,然而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阻碍着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电影实力的真正壮大,主要存在在内容题材、制作模式、发行渠道三大关键环节。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使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的主要一极。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发展 措施

自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电影产业的若干意见》,“产业化”这个概念开始正式被运用到有关中国电影的各种表述中,并确立和明晰了中国电影实践的市场化方向,9年来,乘改革东风,通过对产业基本方向的遵循实现了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影票房大幅度提高,电影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与世界电影产业同步,成为当今与新闻、出版、音像、广播、电视一道同处文化产业核心层的重要产业门类,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聚焦的领域。

一、 我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产业的角度分析,近年来电影市场飞速扩大,影院建设突飞猛进,推动创作产量快速增长,电影票房数字不断刷新,实力不断增强,势头令世界瞩目:2011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2012年上半年达80.7亿元,照此推算今年的总票房将超过去年,再创新高,中国无疑已进入世界电影大国行列。

然而,票房数字节节攀升,市场规模持续壮大的背后,却是在电影市场上国产电影所占份额明显萎缩的不争事实: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1年的500多部国产电影只有1/4能得到放映机会,7成多没有进入市场与观众见面。国产大片市场基本没有盈利。2012年上半年总票房的65%由不到40部进口片瓜分走,共50亿元,而其余100多部国产片票房只有30亿元。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持的《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以“银皮书”的形式指出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状况:2011年进入美国的14部电影销售收入只有8.59亿元,7部进入欧洲,只比2010年减少一部,发行销售总额却锐减71.6%,在日本、韩国也很低迷,大部分只在艺术院线进行点影,一向稳定的东南亚市场,中国电影的输出规模和与收益状况也同样缩水。结果是,一部中国电影都没有看过的外国观众超过30%,仅看过1—2部的不到20%,选择中国电影作为了解中国文化主渠道的外国观众比例远低于互联网信息,中国电影在承担文化传播的能力方面甚至还不如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中国电影产业显然尚没有发挥它应有的良好潜能和效应,这种状况令人忧虑。更严峻的形势是,日渐成熟、潜力巨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然成为好莱坞征战世界的头号战场,相应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挟裹于艺术与与娱乐之中灌输进来,对年轻观众产生不小的思想影响,威胁我国文化安全,值得高度重视。

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力固然强大,但国产电影自身质量不高,对观众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才是造成这种格局的总原因,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可以分别从内容、制作、发行三大环节寻找到具体根源。首先,从电影的内容上看,对现实人生、社会、生命个体简单化呈现。中国电影传播的文化内容对中国功夫、自然景观、中国建筑等相对直观易懂的文化符号展现得较多,而对汉字、音乐等富含情感与文化内蕴的部分明显开发不足,并且表现乏力,要么特别主旋律,往往是“假大空、高大全”,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始终没有和普通人同呼吸的动机上的平等性,失却鲜活的感染力,要么则是反主旋律,把社会描述成一片黯淡,构成电影表达的正负极现象,常常被观众和评论纷纷指责为题材故事重复、人物雷同、形象干瘪、套路模式化,电影患上了文化贫血症,浮躁、肤浅,甚至荒诞离奇,代价就是无人问津。为改变现状,中外合拍电影,“中国故事+好莱坞团队+世界顶级制片人+全球电影市场”的新的运作模式开始出现,2011年就产生了50部这样的合拍产品,并全部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全方位的合作让不少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尝到了甜头,使合拍成为一种情不自禁的选择。然而,让好莱坞讲述中国的故事,其中的“文化折扣”绝对难以避免,中国电影对自己文化解读的主观能动性又何从体现呢?所以从长远看,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最终还是必须靠自己“造船出海”,合拍这种“借船出海”只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尝试。

第二,从制作来看,目前绝大部分国产电影仍采用导演中心制,处于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之中,相比《指环王》、《阿凡达》等国际大型商业电影,缺乏一个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导演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不知道工作方向,主观性、随意性极强,规范性、科学性不足,只有少数精英导演能够凭借自身才华和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电影托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庞大产业的孤独亮点,其成功的工作经验无法推广复制,产生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示范效应,是一种各自为阵的孤岛式电影制作方式。中国电影产业需要一种有利于商业电影批量产出,并能促进产业整体制作水平全面升级,顺应现代科学先进的电影产业制作潮流的的制作方式。

第三、从推广渠道来看,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涌入国内“淘金”,黄金上映档期被抢占殆尽,国产电影的市场空间被挤占到几近于无,结果一些年轻电影人的文艺片,尽管口碑和品质都相当不错,如《飞越老人院》、《我11》、《黄金大劫案》等都收益惨淡,其成长的哺乳期还需有利环境的保护扶持。在海外市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渠道主要包括:依靠电影发行企业如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等输出;通过世界各大电影节如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销往海外,这条路主要输出华语文艺片;通过国内电影节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或在国外举办的中国国际电影节等推广。这些渠道都很难与海外市场无缝对接,因而还不是高效的、具有真正商业意义的发行网络,只能算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目前中国电影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发行全球,但实际上只有美国、欧洲、亚太,世界其他地区罕有中国电影发行,海外传播范围仍然狭小。

二、我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