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庙的思想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庙的思想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629年的某天,张岱来到了曲阜。

这样的大文豪,一定要来曲阜的,不去看看孔子老师,怎么能体悟他的博大精深呢?

买了门票进入,抬头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孔庙的宫墙上有一块十三不搭的匾额: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这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好,这像什么啊,做旅游广告?这也太那个了吧,唉,估计这孔庙管理有问题呢。

幸好,进了仪门,就能看见孔子的手植桧,这是孔子精神的象征,这是一棵会思考的名树,一定要看个究竟。张岱就是奔着这棵树来的呢。

它确实经历沧桑啊。自孔先生种下它起,历周、秦、汉、晋,一直健康成长,至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它突然死了。死对于这棵名树来说,就是休息,这一休息,就休息到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308年啊,它又活过来了。这一觉睡得真长,然而,孔子的子孙一直守着它,不离不弃,他们相信它不会死。到了唐高宗乾封三年(公元668年),它又突然死了。好在已经死过一次了,子孙们有经验,就让它一直睡吧,这一觉,比上一觉还长呢,374年,一直到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才醒。金宣宗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这棵名树,遭受兵火,枝叶都烧光,仅存二丈高的树干,在风雨中挺立。81年后,元世祖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孔子桧又活过来了。后来,一直长得很好,还生发出其他的枝干,枝繁叶茂。

张岱在《陶庵梦记》中,对孔子桧作了如上的采访。

孔子的子孙们,一直将这棵树的荣和枯,当做家族和国家的命运来看待。

2013年6月,我也来到了曲阜。

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也是一定要来曲阜的,不去看看孔子老师,我们怎么能体悟他的博大精深呢?

不用买门票,拿着记者证,在收票处晃一下,尽管他们看得很仔细,比较照片,还要摘下墨镜,还要验证一下条形码,但我比张岱运气,不用买票就能瞻仰孔老师。

一进门,“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的垃圾广告,早已不见踪迹,只有“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在阳光下夺目。当然,张岱看不到,这是乾隆皇帝写的。

拍照,合影,就听得姓颜的导游(她自我介绍是颜回的七十九代孙),在介绍这四个字的渊源。鲁国大夫孙武叔,在朝中夸赞子贡:子贡的学问很深啊,我认为比他的老师仲尼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也不去反驳,只是打了个比方: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看到我房里的东西,可是,我老师的这道墙呢,有好几仞高呢,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那你就根本无法看到他房子的雄伟。一仞好几米呢,子贡以数仞来比喻老师的学问比他要深得多。后来,人们干脆越加越高,加到万仞以上了。万仞,你们说孔子的学问有多高多深呢?

孔子手植桧前,我伫立,长久地伫立。

这棵名树,虽然有名,但毕竟不是神树。张岱以后,已经移植过,叫第四代手植桧。不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孔庙着火,名树被烧死,仅存树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再次着火,连树身也烧毁,仅存半米高的树桩了。但是,它毕竟神奇,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树桩旁发出新枝条,被称为“再生桧”,这是我看到的“先师手植桧”。

看着这棵名树,内心感叹,是什么赋予它力量,死死生生,死了又生?

孔府、孔庙、孔林,走了一圈,最大的感觉是,三孔中那些数以万计的桧柏,包括尼山孔庙,它们有枯有荣,无论枯荣,它们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曾问过导游,三孔有多少枯木?因为,不时可以见到那些虽枯,但仍然挺立的桧柏,导游说,这个真不知道,没有人统计过。看来,人们并不关心枯木的存在。

其实,三孔的发展历程也如那些桧柏的枯荣。

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的所居之堂改为“寿堂”,只有房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用过的一些东西。几百年后,刘邦“以太牢祀孔子”,这才使孔子的运气好起来。到了雍正的时候,连修孔庙的施工图纸,他都要亲自审过,这就可以看出孔子从人到神的变迁了。

在尼山孔庙、孔庙、孔林,孔子像前,孔子墓前,我都合十膜拜,很虔诚,我是带着向全民偶像虚心学习的动机拜的,我希望像孔老师那样,遇到困难不妥协,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为自己的心灵做事。

我坚定地认为,孔子桧的枯荣,表面上看只是自然现象,它却是勃勃生机的生命存在,它是有思想会思考的,它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另一种化身。

神奇孔子桧。一棵会思想的名树。

陆布衣,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已出杂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