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人文关怀意蕴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人文关怀意蕴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注重人文关怀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能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提升和拓宽就业途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文关怀 高校就业指导 合理配置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校毕业生是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主要成果,这一重要资源能否实现合理配置,关系到国家诸方面的事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毕业生个人价值能否充分体现。高校如果能在毕业生在校期间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观念等方面做好准备,将为其顺利就业、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前,在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指导下,许多高校已开始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师资的配备到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完善,一切都为了给毕业生提供适时、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但从“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出发,在适时、有效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还应把学校和教师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就业指导工作之中。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

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礼乐教化,与“天文”相对。如《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将这里的“人文”疏为诗书礼乐之教。二是指人世间事。三是指习俗、人情。在英语中,没有单独的“人文”一词,但有“人文科学”(the human sciences)和“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的概念。The humanities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人情”)。据说后者是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用来翻译希腊文“Paideia”一词的。“Paideia”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文化“教育”,西塞罗把它译成“Humanitas”的意图是表达一种教育理想,即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完善的人性。这表明,在中西方语言中,“人文”最初都意味着与人、人性、人情和文化教育有关。近代以来,更是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

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视为“人文”的基本内容。

至于关怀理论的首倡者则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德育学家尼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她主张以关怀(Caring)为核心来组织教育,根据对自我的关怀、对他人的关怀对动植物的关怀、对人造工具和物品的关怀以及对思想的关怀等。组织了一套一套课程体系,通过哲学的推理和论证构建了道德教育的关怀理论。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人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生活得更幸福、美好、自由的文化关切。人文关怀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对象性活动,它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作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同样脱离不了其服务对象——大学生,也同样需要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样有必要用人文关怀来丰富其服务的内容。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步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各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激增,高等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都对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那些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但又一脸茫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有可能就是失业的残酷现实,更使他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倍感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1.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

“人文关怀”,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文关怀”的思想就已经存在,孔子在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中倾注了种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浓厚的人文精神。重新解读“人文关怀”,它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以外,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近年来,由于家庭、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悲观消极、片面偏激等,高校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调适技巧的传授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用人文关怀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人文关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即人均GDPl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加剧,同时心理问题突出。我国正处于这一经济发展但社会心理问题严峻的历史时期。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时,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这就使大学生面临思想上的困惑与迷惘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充分显示自,并奉行利益最大化原则,市场经济在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以外还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大学生们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思想上的自私利己、唯我独尊;第二,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这些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改变,势必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第三,社会转型带来的激烈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英语、计算机、各种等级考试使他们应接不暇;第四,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使得大学生们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帮助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3.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和谐校园建设涵盖着“和谐的办学理念,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谐的体制机制,和谐的校园氛围”等内容,和谐校园建设要求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重点,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目标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