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从“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启发学生的多种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从“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启发学生的多种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以初中化学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一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充分开放和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在课堂中予以突破,帮助学生更生动地完成这个任务,从不同方面来积极地启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启发学生多种思维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习不再是“以本为本”了,而是把课本当成一个案例,以课本为根据去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课本知识、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启发智慧,让大脑真正活跃起来,应对以后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充分开放和使用各种手段,认真从三维目标出发去考虑教学,努力在课堂中予以突破,帮助学生更生动地完成这个任务。

初中化学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一教学中,教师可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从不同方面来启发学生,真正做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素质教育方向性的体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爱国主义是中学生应该继承的优良传统和应该具备的崇高品德。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教师必须结合中学化学教材,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发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报效祖国。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本节课上,要让学生知道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而在宋朝,已开始将这个反应用于生产。这里所涉及到的主要反应就有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 =FeSO4+Cu)。所有这些,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聪明才干。无疑,这一重要的化学史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强有力材料,是使学生产生为祖国而学习的巨大源动力。

二、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例证之一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很多,而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就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显然这是一种很好的验证方法。在Fe+ CuSO4=FeSO4+Cu反应中,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上会附着有红色物质 ——铜的生成。也就是说,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说明铁比铜活泼。同理,初中课本(人教版)P12的实验习题中,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和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均有明显现象发生,说明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而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说明铜没有铝活泼。

当然,我们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一方面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知识的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在溶液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依据。

三、注重观察和思维相结合

实验,实际上是在条件控制下所进行的观察。学生的实验能力,是运用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操作任务的能力。对于这一要素,就要学生能在实验中明察目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做好观察记录的习惯等。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将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而观察却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心理因素。被称为智力窗口的观察能力,是人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原先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溶液颜色会慢慢变浅,同时银白色的铁钉表面也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铜)。同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我们也会看到原先无色的硝酸银溶液,溶液颜色会慢慢变蓝,同时红色的铜丝表面也会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银)。通过对该反应前后物质颜色的变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活生生地认识到:二者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即观察和思维相结合。因此,“实验”不仅能提供认识事物的感性材料,而且还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四、从定量的角度来揭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并引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对象的指标及数值的一种方法,它使定性分析更加科学、准确,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不仅有定性的描述,也有定量的计算,学生通过定量的分析,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此反应的认识,揭示出化学反应的本质。例如:把10g铁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钉的质量增加了0.8g。分析:增重的0.8g不完全是附着的铜的质量,由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取56,铜取64),是由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得来的。很显然,参加反应的铁钉质量为5.6g,生成(附着)了6.4g铜,二者的差值为0.8g。从而得出:反应后,铁钉质量增加,而溶液质量在减小,从定量的角度揭示出了金属与其盐溶液这一类反应的本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五、把课堂变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场所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世界有着潜在的本质联系,对学生而言,生产劳动就是未来的职业劳动,联系生产实际自然有很大价值,不过内隐的教育观是“学习化学是为未来做准备”。强调化学知识与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其内在的教育观念则是“教育即生活”。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化学教育活动向学生表明,化学就在你身边,化学已渗透在你的生活中,生活需要化学,化学与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觉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原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从根本上理解这部分知识,并将运用于实践中,最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工人师傅要在铁板上划线,他使用的“墨”,就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来代替。因为要在铁板上划线,即要在铁板上留下痕迹,因此,可选用能跟铁反应的有色的硫酸铜溶液。再如:在农业上用来盛放波尔多液的杀菌剂(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溶液),就不能用铁制容器来盛放,因为铁制容器会与硫酸铜溶液起化学反应,从而腐蚀铁容器等等。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情境素材创设与所学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化学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将化学课堂变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场所,是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课程改革理念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总之,教学生求知,就要让学生学会联想和积极思维。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 主编.《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