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发放给所有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情况的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再让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统计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的结果。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统计,观察组50例患者得分90分以上的有47人,达标率为94%,对照组50例患者得分90分以上的有36例,达标率为72%,观察组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效果

近些年以来,妇科疾病严重威胁了妇女的身体健康,据相关资料显示,盆腔炎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对盆腔炎患者重要的保障。当前在护理中关键的环节是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度,还能为临床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100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年龄在21岁~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岁。患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7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的有48例,小学以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以上数据在平均年龄、文化程度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是:患者入院期间护理人员详细为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设施和环境,介绍病房的相关制度,让患者之间互相熟悉和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入院后告知患者具体的体检项目和检查意义,详细分析盆腔炎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和护理的具体措施,让患者多休息并了解到休息对治疗盆腔炎疾病的好处。此外,患者还必须明白不注意清洁卫生给盆腔炎的出现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服用药物有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解决措施。待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和详细了解疾病治疗护理的步骤以后,护理人员再告知患者盆腔炎治疗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要让患者在保持清洁卫生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盆腔炎疾病的复发。患者经过治疗后出院要按时回院复诊检查,并做好出院指导的护理工作[1]。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患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设计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以上的患者属于达标,得分90以下的患者属于不达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再让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统计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统计,观察组50例患者得分90分以上的有47例,达标率为94%,对照组50例患者得分90分以上的有36例,达标率为72%,观察组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盆腔炎是妇女的生殖道和周边组织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包括了输卵管炎、腹腔膜炎等,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威胁了女性的身体健康。而且随着近些年妇科病患者的逐渐增加,因此在临床和护理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临床对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护理干预,从而为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

护理工作对盆腔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采用的比较多的是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这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不卫生行为给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从而改变过去不卫生的清洁习惯和生活习惯,全面掌握相关的妇科知识,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状态,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治疗与护理,经过治疗护理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

本研究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问卷调查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因此可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冯雨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64-65.

[2]张新英.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3(0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