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说语文课堂上的“不平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说语文课堂上的“不平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新课改过程中消除并不彻底的“满堂灌”模式,以解析高中课堂上对《我的母亲》的一次授课为例,结合具体教学情况,从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同学生的参与度及师生对课文理解话语权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语文课堂上的“不平衡”,并且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的选择 参与度 话语权 不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7-0056-02

作者简介:庞晓阳(1981―),江苏张家港人,中学一级教师,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有较长一段时间,但一些老师仍然比较热衷于“满堂灌”。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或者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或者课堂“问题满天飞”,学生教师简单答问,浅入浅出。这种缺乏生机、僵化死板的教学方法常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而语文课堂上也依然存在着一些或明或暗的“不平衡”现象。最近,笔者听了一堂课,讲解内容为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从中发现了不少具体的“不平衡”之处。下面,笔者以此为例,试分析语文课堂上“不平衡”的几种主要表现。

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师生之间存在着绝对的“不平衡”。很多语文课堂到目前仍没有摆脱教师“自导、自编、自演”的格局,学生的课堂内容选择自主性基本被抹杀。课堂上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是有程度上的差别的,教师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一重要因素,而将自己备课设计中的既定内容按照既定步骤详细地“精讲”。如《我的母亲》一文,层次很清晰:第一部分1-3段,叙述作者的童年生活;第二部分4-7段,第4段过渡,5-7段为“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第三部分8-12段为“母亲对我的间接教育”;第四部分13自然段为全文总结。其中,全文共涉及了母亲在不同情境下的“三次流泪”,而在具体分析课文的时候,该教师用了较多时间对文章第二部分的每一段、每一个具体的情节都作了详细的讲解,而忽略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理解全文可以从这“三次流泪”入手,把全文主要情节串联起来归类分析。这样,如果再对全文第二部分进行详细、重点的讲解,似乎就有些多此一举了。课堂教学要注意内容的有效性,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详略,部分浅显内容可直接一句带过。但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学生失去了对文本阅读理解主次安排的选择权,而只能完全服从教师的安排。

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平衡”。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是一个师与生、教与学彼此控制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学生应该是作为一个参与主体存在的。但在实际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朗读能力、个人性格、具体座位等种种原因,不同学生享受到的课堂资源往往是不平衡的。该教师在教授《我的母亲》时,首先就明确要找一位班里朗读最好的学生来朗读课文。当然,这样的选择也许能取得比较好的朗读示范作用,但是,这一过程其实已经很无情地打击了班里绝大多数朗读能力较差或者一般的学生,间接地就把他们参与课文朗读的权利剥夺了。

另外,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平衡”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学生座位的区别往往也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出现差异。一般来说,座位靠前、居中的学生,被教师关注程度就高,往往经常会被提问,因此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就更集中,听课效率就更高;座位靠后或较偏的学生经常会被教师无意识地“忽略”,上黑板做题或被提问的机会一般较少,因此,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听课效率就比较低。在《我的母亲》的教学中,该教师多次提问的都是前者,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情况的存在。

长期的“被忽略”,参与度的不断下降,会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丧失课堂激情和课堂存在感,并逐渐游离于课堂之外。长此以往,他们对语文教学就会产生麻木感,最后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

再次,在语文课堂上还存在着师生之间对课文理解话语权的“不平衡”。由于学识程度和掌握资料等的差别,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在这方面,教师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很多时候,教师认为容易的内容,到学生这里就可能未必容易。但是,教师往往会忽略这种差别,在学生理解课文出现困难时,不是认为学生不认真,就是认为学生不够聪明,从而将自己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如在《我的母亲》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对“母亲”的第三次眼泪――捍卫尊严的刚烈之泪的理解时,点名让一位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位学生刚答了几句话,明显就感觉不在点子上,这时授课教师却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回答作客观点评,而是很直接地打断学生的发言,然后就完整地把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直接“念”了出来。由此可见,至少在这个回合中,学生彻底丧失了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话语权。在这样的课堂上,所谓的学生思考回答往往沦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面具下“满堂灌”的美丽外衣。

当然,语文课堂上的“不平衡”绝不止这三方面。在这样学习资源分配不平衡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根本就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更谈不上“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语文能力了。所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语文课堂上的种种“不平衡”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消除这些课堂上的“不平衡“呢?笔者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法,效果可能会比较好。接下来仍以《我的母亲》的教学为例,做一些粗浅的说明。

这篇课文,内容相对较易把握,所以完全不必再次详细“复述”情节。教师可充分放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习合作小组可以长期固定组合,也可由教师根据课堂具体需要临时组建。在此基础上,首先要为学生的合作探讨制定一个大致范围,讨论内容可根据由浅入深的过程做如下设置:1.概括全文情节并找出重点情节;2.选择重要句子探究、理解;3.文章写法探究,包括具体写作手法、情节安排用意等;4.提出小组学习中的难点。在此范围内,学生分组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探究,逐步形成对讨论内容的书面草稿。最后,学习小组成员针对不同回答内容轮流担任发言人,阐述对文章各种问题的理解。这样的安排,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融合到合作学习中来,从而确保了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所享受的教学资源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态,并据此做出具体的调整。

在实施此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必须对文章研究透彻,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一味死板地依靠教案的预定设置。教师要大胆打破“参考答案”甚至“标准答案”的束缚,允许学生提出自己或合理或有欠缺的见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容客观地评价、应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和产生的问题,并能及时而具有开放性地为学生提出方向性建议。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力争在师生之间找到教与学的平衡点,把学习主动权和参与权尽量交还到学生手中,无论在哪种因素影响下,都能最大程度保证语文课堂的平衡。

其实,语文教学课堂出现种种“不平衡”,根本原因还在于对课堂主体的认识程度不足。当教师真正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并努力去为学生创设合理、有效的学习模式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激发,学习效率才有可能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