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关系,为我国医学防治脑梗死提供医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3月脑梗死住院病人80例,检测这些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结论 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出现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率最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们医学重要防治病种,因其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地危害着我们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因此发现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对脑血管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大部分患者丧失了基本劳动力,给社会极大影响,加重了家庭压力和负担。因此提早发现和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发现危险因素,及时加以干预是预防的重点。,本研究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旨在探讨三者间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进行干预,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随机选取的80例脑梗死均来源于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以上病例均排除心源性脑栓塞、严重心脏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近期服用抗惊厥药物、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叶酸或饮酒、药物滥用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2组:脑梗死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58.3%),女性18例(41.6%);年龄(58.6±10.3岁);腔隙性脑梗死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58.3%),女性17例(41.6%);年龄(57.6±10.1岁)。2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采血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2组间年龄、性别及吸烟状况等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血浆总HCY测定:采取空腹血3 ml(0.1%EDTA抗凝管),立即离心(3 000 rpm/min)10 min,分离血浆,-30 ℃冰箱保存,待标本收集后,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HCY的含量。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7.5 MHz,采用B超显像,仔细了解颈动脉内膜是否粗糙、管腔狭窄程度。

2 结果

2组HCY的比较 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空腹血浆HCY浓度分别(15.28±4.33)μmol/L和(11.32±3.9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70%与单、多发梗死灶无关(P>0.05)。

3讨论

脑梗死是属于发病率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最重要的病因和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脑梗死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脑梗死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脑梗死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脑梗死患者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脑梗死患者或脑梗死高危人群都十分必要。脑梗死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变化是动脉内膜胆固醇沉积和脂肪变性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伴纤维组织增生。当斑块面内膜破裂出血或发生溃疡时,导致脑血栓形成,由此造成动脉管腔变窄或闭塞,引发脑梗死。因此,早期检出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血栓性疾病极具意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不仅与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有关,而且与动脉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软斑、溃疡斑易于破裂、出血及脱落,从而成为脑栓塞的重要栓子来源。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是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尤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因此,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符合目前医学界实验研究大规模的对照试验结论。同时,本研究发现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支持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要关注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及脑梗死高危人群积极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利于寻找病因,针对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补充VitB12、叶酸等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脑梗死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成国,张虹桥,谢 坚,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2):832.

2 吴江,神经病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2.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群森,汪凯,张持,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狭窄关系的临床研究.安徽医学,2009,30(8):883-885.

5朱新臣,魏春华,杨玉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J]实用神经病学杂志.2005.8(1):2425.

5 高长庆,刘新建,马红飞,等.血浆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