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兰州缘何出现“内蒙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兰州缘何出现“内蒙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兰州,当众多商家为生意难做而苦不堪言时,人们却在兰州市民中发现了一个相当普遍的消费现象--吃的是"草原兴发"的羊肉;喝的是"伊利"和"蒙牛"的牛奶;穿的是"鄂尔多斯"羊绒衫和"仕奇"西服;亲朋聚会餐桌上摆的是"河套老窖"和"蒙古王";冷饮市场则几乎更是"伊利"和"蒙牛"的一统天下……

一组数字:内蒙产品称雄兰州

说起内蒙产品在兰州市场上的强劲"风头",有关部门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

1992年,鄂尔多斯羊绒服饰在甘肃的销售收入仅为16万元,然而到2000年就飙升至1700多万元,2001年则高达2200多万元,2002年再次创下了销售4万余件、实现销售收入2600余万元的辉煌纪录。鄂尔多斯在兰州市场虽属高档消费品,却依然稳居羊绒类服饰销量的头把交椅。

伊利集团的雪糕、冰淇淋、牛奶三大产品在甘肃市场上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连续几年的销售收入均以强劲的势头膨胀性递增,到2001年便劲卷甘肃1个亿。2002年的销售收入突破1.3亿元,其中牛奶4500万元,冷饮5000多万元,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

伊利产品在甘肃市场上所占份额均相当可观:牛奶占40%以上,冷饮占50%以上(其中在省城兰州市场的份额达70%左右),优酸乳更是高达70%以上。

内蒙白酒在兰州的旺销更是耐人寻味。在"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兰州,全国各地众多品牌的白酒多达几百种,竞争之激烈已臻白热化。为促销其产品,各企业均使出浑身解数,不少厂家甚至不惜血本将广告做得铺天盖地。然而,其结果不外两种情况:不是无功而返便是昙花一现。

可是,一向低调的"河套老窖"却始终是一年一个台阶:1992年,"河套"进入兰州,当年的销售收入仅为几万元,但2002年销售收入却高达1000多万元。10年发展步伐之从容稳健,恐怕没有几家企业能与之相比。

本地品牌,昔日风光何处寻?

凭心而论,在兰州市场上走俏的内蒙产品,对兰州人来说并不都是什么稀罕物。但兰州人对内蒙产品却给予了从未有过的热情和厚爱。难怪"内蒙现象"会引起方方面面人士的普遍关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早在80年代,兰州五泉冰棍、504大雪糕就享誉大西北;10年前,当兰州的百士特红顶屋红遍全国、"我们大家的百士特"深入人心的时候,内蒙古的"伊利"冰棍、雪糕才刚刚起步。然而仅仅几年,伊利雪糕便在全国冰凉世界稳居头把交椅,伊利、蒙牛合力占据了兰州冷饮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而"我们大家的百士特"却早已"隐退江湖"了。

发达的毛纺织业曾经是甘肃轻工业的一大骄傲,兰州的毛毯产销量也曾名列全国前茅。但如今甘肃的毛纺企业均风光不再,成了甘肃人心中永远的痛。

昔日的兰州乳品厂在兰州乳业中可谓一枝独秀。生产热火朝天,产品供不应求。兰州市民为给孩子定一份牛奶,得凭户口本及孩子的出生证排队订购。1990年,伊利公司刚刚起步,现任总裁郑俊怀还率团专程赴兰州乳品厂参观取经。如今,在众多品牌的夹击下,兰州乳品厂早已辉煌难继了。

甘肃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素有食用牛羊肉的饮食习惯。甘肃也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草地面积居全国第2位,全省有天然草场1790万公顷,总贮草量达600亿公斤,牦牛和细毛羊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优质肉羊产量居全国第8位。同甘肃一些企业相比,内蒙古"草原兴发"起步并不算早。实际上,直到1998年,从挥师挺进内蒙古大草原并取得成功,"草原兴发"才算真正迈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可是,短短几年,当"草原兴发"威震大西北时,2001年甘肃畜牧业肉蛋禽总产量仅为92万吨,牧业总产值也只有76亿元。

白酒业历来是甘肃的优势产业。屈指算来,每个地、州、市都有几家酿酒企业。河西走廊更是以酒业的繁荣被世人称为"河西酒廊"。可是截止今日,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白酒能象"蒙古王"和"河套老窖"那样保持一种持续旺销、牌子不倒的良好态势。

那么,兰州人究竟缘何如此青睐内蒙产品呢?

兰医一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我是内蒙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家里食用的东西基本上是内蒙产品。羊肉、乳制品、麦片以及冷饮等等,可以说我是非内蒙产地不买。倒不是我迷信,只是一想到辽阔洁净的大草原我就放心。"

西北民族学院李教授也是内蒙产品的铁杆消费者。他说:"我选购内蒙产品主要是信任其质量。不客气地说,在今日的兰州市场上,没有几样商品能让人放心。尽管市场上、超市里什么东西都有,但假冒伪劣商品、过期变质食品让人防不胜防。""当然,内蒙产品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我没听说过。"

有人分析,随着内蒙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喝天然泉水、吃天然牧草"等广告的深入人心及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口碑宣传,兰州消费者已从内心深处对内蒙产品形成了稳定的品牌认同感。消费者在对其商品的消费过程中已不单纯体会到产品的商品内涵,更重要的是已从商品本身领悟到商品的文化内涵。这恐怕才是内蒙企业真正的成功之处。

"21世纪是品牌瓜分市场的时代。"草原兴发西部事业部原经理郭瑞金如此认知品牌。在他看来,草原兴发从一个最初饲养200只雏鸡的乡镇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18亿元总资产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有效人力、物力、技术、科技等资源整合的结果。而企业的长足发展,更是得益于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的整合。

鄂尔多斯兰州分公司经理高步云也坦言:"鄂尔多斯的优势就是品牌。"他说,1995年,鄂尔多斯集团被国家统计局、中国技术进步评价中心授予"中国羊绒制品大王"称号;1999年,"鄂尔多斯"商标被国家工商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品牌价值一路攀升,目前已达37.55亿元,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品牌,中国羊绒行业第一驰名商标。

你有我也有,差距在哪里?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内蒙企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他们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然而,具有同样资源或产业优势的甘肃相关产业在内蒙人面前却相形见拙--

甘肃有40万公顷的紫花苜蓿,居全国首位。但甘肃的奶业至今也未能走上集团化、产业化的规模发展之路。在省城兰州,虽然有好为尔、庄园等几家较大的乳业企业,但由于受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市场操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企业还主要是在本地"圈地为王";在酒泉、张掖、甘南等地,虽然有一些大的畜牧业企业或企业集团,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至今尚无法成为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呼风唤雨的规模化龙头企业。相反,内蒙古的草原兴发、伊利、蒙牛等企业除"占据"了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外,还将触角伸进了甘肃的酒泉、甘南等地,并已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甘肃有野生药材951种,居全国第2位;岷归(岷县当归)、文党(文县党参)、礼县宣水大黄、河西沙生甘草、"沙漠人参"肉苁蓉等名贵中药材享誉海内外。1999年,岷归产量占全国当归总产量的70%、外销出口量的70%以上。

然而,甘肃的中药材至今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体系。到目前为止,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还处于开发阶段。全省中药制药企业中剂型通过GMP认证的也只有两家。

陇西县的文峰、首阳镇是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年吞吐药材量达14万吨。但文峰至今不是国家专业市场,目前连药材价格的报价资格都没有。中国"黄芪之乡"首阳镇,10余家企业可每年加工8300多吨的各类中药材,但这些企业仍主要从事饮片等低档次产品的加工,至于针剂、粉剂等高科技产品则根本无法加工上市。

甘肃还有不少的资源优势,但却往往被别人"借用"--将兰州特产大板瓜子作料加工、包装上市的是台商;白兰瓜是兰州瓜果城的象征,但将其做成饮料打入市场的却是新疆人;长风厂生产的电冰箱上贴的是长岭的标牌;享誉全国的兰州百合被外来品甚至假冒品挤得站不住脚……

兰州人在自己的故乡都缺乏归属感!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距。其实,真正的或者说本质的差距恐怕还在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差距。"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一语中的。

"人文环境方面的差距才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关键。"伊利集团一位员工如是说。他告诉记者,在兰州他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在当今社会,找三条腿的蛤蟆不易,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但在内蒙企业里,他听到的却总是另外一句话:"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有了人才就有了明天。"他多次表示,他对兰州的一些单位压低、拖欠、甚至克扣员工工资的行为无法理解。

草原兴发西部事业部原经理郭瑞金还告诉记者,内蒙企业的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自身的准确定位、对市场的成功运作外,政府的引导、支持直接推动了企业的壮大及产业的发展。草原兴发在进军大草原并购企业,抢占资源时,当地政府就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企业步入正轨后,地方政府包括自治区、中央相关领导多次视察企业指导工作,现场解决企业困难,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草原兴发不可能走得这么快、这么稳。"这是郭瑞金的肺腑之言。

相比之下,甘肃的一些部门就让人不敢恭维。

采访中,鄂尔多斯兰州分公司经理高步云对兰州的发展环境颇多感慨。他说,他作为鄂尔多斯重庆分公司经理曾在重庆工作生活了10年,深切体会出重庆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到政策体制、管理方法与兰州有很大的区别。他告诉记者,重庆的交警、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的执法行动都是有理有据、令人心服口服的。在重庆,交警对外地车辆特别照顾,如果外地车由于不知或"不小心"驶进禁行道路,交警总会耐心地指路,甚至还会为你画出准确的行车路线图。但在兰州,倘若发生这种情况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不但要罚款、扣驾照,而且态度更让人受不了。他向记者诉苦,2001年,兰州分公司买了一辆载货依维柯,在兰州市区行驶时被交警挡住,以尾气排放不符合标准为由要罚款200元。当司机拿出该车排气符合国家标准的证明时,交警看都不看,不交罚款就要扣车,最后他们只好交200元了事。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决策层的才略和胆识更是关键之关键。"伊利集团兰州分公司经理樊江旺如是说。他告诉记者,1990年,现任伊利总裁郑俊怀到兰州乳品厂参观取经。参观完毕,郑俊怀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一定会比他们干得好!"果然,几年后,迅速崛起的伊利集团强势杀入兰州,借助其他外来品牌及兰州其他地产乳品企业的合力,给了作惯"龙头老大"的兰州乳品厂一个措手不及。兰州乳品厂在兰州的市场份额急剧缩小,效益不言而喻。

据记者了解,兰州的"内蒙"现象已经引起兰州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在对这一现象进行认真反思的同时,正在积极探寻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新思路。

其实,就连一般的消费者也知道,"内蒙"现象并非兰州一地所独有,在西部其它地方也相当普遍。对于同处西部的企业和政府来说,"内蒙"现象所带来的不应只是尴尬和无奈,任何形式的"阻击战"也只能使自己陷于更加被动的地位。承认落后,寻找差距,尽快打造自己的品牌与之抗衡,也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