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电影《花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电影《花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北野武的电影《花火》影片讲述了一个警察由于种种人生困境,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与现实生活产生强烈撕裂后,因绝望而奔走,在为人生的挣扎与寻找中为爱而走向毁灭的故事 。这部影片用具有生命意义的符号阐释生与死的人生常态,在欣赏花火的泫然与短暂,体味生命的超然与厚重,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关键词:《花火》,生与死,符号,暴力

电影的原名是《HANA-B》,翻译过来是花与火的意思,鲜花象征着爱情与生存,烈火象征着暴力与死亡。因此,这部影片主要写在爱情和暴力之间,在生与死的选择中,生命的光辉在死亡的阴影下绽放出绚美。

一、 灿烂的生,绚美的死

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在开头,警察西佳敬笼罩在几年前孩子不幸死去的阴影里,妻子患白血病晚期,正当他在医院和医生谈话,医生建议他把妻子接回家时,他的朋友堀部被一个惯犯击伤,下身瘫痪,画面里一半是灿烂的鲜花,一半是堀部中枪倒在血泊里,绚丽与惨烈形成对比。

影片中有大段的回忆与沉默,安静的让人心碎,每个人生活的痛苦绝望,灿烂与激情都只是一瞬,消失前绽放出最美的光芒。也许,这就是花火的真正含义,哪怕只有一瞬,也要灿烂的燃烧。电影名称《花火》象征了影片的意旨,花事绚烂的生的礼赞,火是生命燃烧的象征,花与火本身就是一对符号,昭示着主人公的命运,宁静的海边,一个小女孩在海滩上放风筝,风筝折掉了翅膀却依然飞舞在空中,预示着无法回避的结局就要降临了,欢笑与静谧只是为了等待这个结局。

二、 生命的符号

苏珊朗格说过:“整个作品的情感就是符号的“含义”,就是艺术家在世界中发现的真实。”①一个沉默而暴力的男人,带着绝症的妻子,义无反顾地奔向了绚烂生命的尽头。

一个坐着轮椅的男人,终日面对着孤寂的大海,画下了一幅幅充满着死亡和绝望的画卷……这些画卷都成了符号系统,被描述人物的表象、行为模式等人格特征而使人能加以区分。这在电影中表现为各个人饰演的不同角色,“要素”指集中在角色的各种记号要素,要素的组合、运动形成了“符号”。②

北野武的绘画反复引用儿童画性质的绘画记号,画作总是追求将动物性与植物性,或与天使性的美妙混杂在一起的效果。他的绘画印证了与他的电影的相通性,比如,将海豚的头部换成一朵鲜花,此类的绘画在电影中出现产生,产生了强烈的引人发笑的力量,同时在笑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不可把握被命运捉弄的无奈。

在《花火》里,为了表现堀部悲惨的生活境遇,北野武总是让他生活在灰暗的环境中,为了表现他向往光明,憧憬幸福,导演没有让他喋喋不休的向人倾诉,也不是让很多朋友陪在他的身边给他鼓励,而是让他让他画画,每一幅都是那样的灿烂鲜艳,借助于画面上的色彩,堀部的内心世界表现的生动准确。正如卡希尔所说:“艺术并不是对一个现成的实在的单纯复写,它是导向对事物和人类生活得出客观见解的途径之一,它不是对实在的摹仿,而是对现实的发现。”③花火,浪漫,美丽而短暂,这一刻,昨天的苦痛,明日的凋零,全部消失了,转而只是忧伤的笑。

堀部的画大部分属于儿童画和漫画,在影片中穿插,软化了暴力,也提升了电影画面的美感,比如,在雪地里西佳敬向那些小喽啰开枪,枪声过后马上出现一片被泼出的液体,仔细一看不是血,而是堀部把红颜料泼在画上,在这里,堀部的画软化了暴力。此时绘画不在只是背景,它像一个出场人物一样开始活跃起来,影片中的情节和绘画终于交汇,在绘画的空间里挥动着挥动画笔的堀部意义是重大的,绘画的插入已经成为规定影片结构的要素,比如在一个点缀无数小小的白色“雪”字的画面上突然加上用红色的笔写成的“自决”二字,随后就是阿西在雪山上与黑社会进行枪战,最后,夫妇二人自杀。这时画面已经在故事中起着预言和串场的作用,整个作品就是靠绘画而构建的,绘画是坐标轴,同时影片的境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对许多人来说,那些远逝的事情和人物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像那个妻离子散的轮椅男人,虽然一无所有,便在画板上找到生活的寄托,找到生命呈现的方式,将心中所有的孤独寂寞和酸楚,通过这一幅幅的静止画面,扭曲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类生命的情感模式,反映了与那些符号结构深刻的感情联系。这些符号结构是他的实际存在物,是他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加以修饰了本能的生命。”④这些代表符号的画彰显着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欲望,心灵深处的悲哀只有用这些异花来祭奠。

北野武通过绘画和烟花阐述了一些抽象的人生观,那就是生的时候像鲜花一样,怒放,有激情;死时又如夜空中的烟花,坚决,有力量。影片的结局虽是走向死亡,但是演绎了主角永恒顽强的生命力,生命之花总要凋零,但是曾经美丽过,人生的一切皆可抛却,只要记得,生命曾是轰轰烈烈的!

三、 北野武的电影暴力

北野武的电影总是与暴力相联系,阐释着暴力背后的温情与美好,传达着在黑色压抑的环境中,主人公的存在的不容易,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阿西深深地爱着他的妻子,默默地陪在妻子的身边,虽然他的妻子患有白血病已达到晚期,但他还是希望妻子美幸活着的每一天都开心幸福,为了满足妻子看雪国的心愿铤而走险。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暴力画面。在抢劫银行的那场戏,导演使用了现实场景和监控录像交替的手段,使观众觉得非常真实。阿西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在短暂的时刻拿着枪,对着别人,上了枪膛又放下来,在这里枪是一个暴力的符号,表示着只是抢劫银行,并非要伤害别人。抢劫银行也是他无奈的行为,为了妻子能快乐的过完余生,为了能帮朋友买画画的工具,为了别人的幸福他努力着。

北野武的暴力开始前没有任何预兆,完全是瞬间突发,干脆利索,他不正面表现动作,而是强调动作的结果,他的暴力总是和温情纠缠在一起,《花火》中的暴力已不再是纯粹的暴力,而是转化为西佳敬对妻子的爱,对朋友的责任。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生存的需要,但是在北野武的《花火》里,又是一种毒传统进行消解的东西,感觉他在戏谑生死,西佳敬因受到生活上不断的伤害,以及内心的自责,导致他用暴力与随心所欲的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报复与打击,最后,他与妻子在海滩上坦然面对死亡,当一个人心无所恋时,也许死亡时一种解脱,他面无表情的杀人,宣泄着他的不平衡感和自责感。他的一生已经没有遗憾了,他生而为火,几经全力燃烧过了。正义、邪恶、杀戮、逃亡、温情,在他的生命里都上演过,颠簸的生命旅途惨烈的消亡了,花火转瞬即逝,虽然短暂,但是美丽过。(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 卡希尔.人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 易君君.简谈绘画造型符号的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0.5.

[4] 韦笛.血印之下的美——比较北野武和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J].中外文艺.2009.01

[5] 张思光.生之绝望,死之诗意——一次有意义的死亡——花火[J].电影评介.2009.11.

注解

①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07

② 〔日本〕阿部嘉昭.洪旗译.《花火》以后的北野武[J] 世界电影2010 年第5 期

③ 卡希尔:《人伦》,182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④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38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