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每天开一朵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每天开一朵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可能是最多样化的,也是承载内容最丰富的。有时我也疑惑,这一目标的实现如何量化,所以不断阅读、尝试、探索,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每个学生都是一颗苗子,说不定某一次的情感教育触动了他,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育片段一:

背景:刚开学,第一次见陌生的初三学生,班主任让我说几句话,消除陌生感。

师:同学们,恭喜你们进入初三学习,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你们人生路上难忘的一次体验,回想你们刚进初一时,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什么?

生:(七嘴八舌)走一步,再走一步,理想……

师:是一首诗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

生:哦,想起来了。

师:那我们初三最后一篇课文是什么呢?

生:还没学,不知道。

师:是的,还没学,但是这个故事我们早就知道,是《愚公移山》。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巧合,我们初中语文第一篇和最后一篇都与“山”有关。《在山的那边》讲了希望,讲了信念,而《愚公移山》,我们都知道,讲了奋斗,讲了坚持,以“山”始,以“山”终,正所谓“善始善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即将带着希望,带着信念,坚持不懈,奋斗下去,有信心吗?

生:(恍然大悟,满脸期待,声音洪亮)有!

教育片段二:

背景:开了几次后进生家长会,有所感触,于是在课堂上借“题”发挥。

师:同学们,我们初一下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叫《孙权劝学》,有没有印象?复述一下。

生:有。讲了孙权劝吕蒙要认真学习,后来吕蒙果真学有所成。

师:吕蒙的学有所成是谁发现的?又是怎样表现的?

生: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师:是的,他不光说,他还做了一个举动,是课文的最后八个字,是什么?

生:(有些还在思索,有些机灵的已经开始在翻文章找,且大声叫了出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师:是的,但请问为何要拜蒙母?以鲁肃的身份地位为何要行此大礼?

生:尊敬吕蒙,诚心结交吕蒙为友,感谢吕蒙的母亲生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众生笑)

师:是的。(提高音量,严肃地)一个人成功了,他的家人、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都会感到光荣和自豪;而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努力、不上进,那么他的家人、他的家庭和他的家族都会因此而蒙羞!同学们,先不说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宏大志向,至少,为爱你的父母和老师、朋友和亲戚,都应该努力拼搏,发愤图强!

生:(若有所悟,眼神坚定)……

教育片段三:

背景:学完文言文《小石潭记》字词后,学生主观上认为柳宗元只是一个伤春悲秋的落魄知识分子,对此,我想以文识人,见微知著,对柳宗元来一次深度解读。

师:《小石潭记》最后一段写了什么?有何深意?

生:写了几位同游者,是游记体的流行写法,没有深意。

师:可是老师却觉得这里大有文章,提示一下,在人名上面。

生:(兴趣来了,七嘴八舌)吴武陵,龚古,柳宗玄……

师:还有两人。

生:恕己、奉壹。

师:对,我甚至可以大胆地猜测,这两个人的名字很有可能是柳宗元虚构的。

生:有什么根据?

师:我认为这两个名字并非闲来之笔,理由如下:一、介绍这两人没有按照前三人的格式,如果只是单纯记录同游者的话,格式应为: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崔恕己,崔奉壹。二、这两人只是隶而从者,身份、地位、影响力都不及前三位,作者完全可以一笔带过,到“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就可结束。三、通过一个人的名字我们多少可以了解父母的期望,比如名字中含“富”“贵”“秀”“丽”等便可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那我们来反观“恕己”“奉壹”。

师:“恕己”一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饶恕,宽恕,自己……

师:提示一下,《论语》中的一则。

生:(大声背了出来)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对,说的就是儒家的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柳宗元出身名门望族,所接受的思想儒、道、法都有,这样的人才却在改革浪潮中一败涂地,被贬永州,换作你我凡夫俗子,怕是早就心灰意冷,但柳宗元却以“恕己”两字,隐隐透出自己的态度,旁人只管来责来辱,而我却只管“以德报怨”。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啊!

师:再来看“奉壹”,这个“壹”是什么?

生:一种精神。

师:什么精神?

生:具体不太清楚,肯定是他坚守的原则、信念之类的。

师:说得非常好。儒家还有一位大师孟子,在他的《鱼我所欲也》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里说的就是真正的贤者是不会为了外在的物质和名声而放弃自己内心坚守的原则和信念的。柳宗元的一生,改革,失败,再次改革,再次失败,道路艰险而漫长,但他心中的火焰并没有熄灭、没有消亡,一言以蔽之,“奉壹”啊,这样“荷戟”却不“彷徨”的斗士,怎能不让人敬佩啊!

生:老师,我突然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我觉得他就是里面蓑笠翁的形象。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读书,更要读人,一个人有理想、有信念,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让他屈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江雪》,向这位千百年前的思想先锋、改革先驱致敬!

在那一瞬间,我似乎听见了花开的声音,这样的情境,每天都在发生,而我的教育漫漫长路,将是随时播种,每天为他人开一朵花的过程。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初中部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