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斯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比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的基本涵义及其决定因素的观点,并分析了科斯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对科斯和马克思理论的比较分析,指出了现代企业理论的根本缺陷,就是它把资本主义经济中现实的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关系,或者说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关系,看作是历史的起点,而不是像马克思那样,把它当作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从整体上看,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比科斯的企业理论更深刻、丰富,也有更强的科学解释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 产生 比较 科斯 马克思
科斯的企业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系统中的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在价格机制的协调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出规模在这样一个水平上停止―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是产品的市场价格)。由于企业的产出规模通常与企业的规模存在技术上的比例关系,因此,利润最大时的企业产出规模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价格机制是经济体系中唯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存在是外生给定的,有效率的企业规模也由价格机制决定。
但是,科斯1937年发表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却提出了不同于上述观点的看法。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有二:第一,企业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在企业外部是价格机制指导资源的流向,在企业内部是行政命令引导资源流动;第二,企业与市场在“组织”生产时,前者会产生“组织成本”,后者会产生“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如果企业的“组织成本”小于市场的“交易成本”,则生产由企业“组织”;反之,则由市场“组织”。如果“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相等,由企业“组织”生产和由市场“组织”生产是等价的,这时的交易成本或组织成本就决定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因而,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在一个专业化的经济中企业之所以出现,就是为了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
那么,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企业的“组织成本”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在科斯的论述中,“交易成本”有以下几类:第一,价格机制组织生产最明显的成本是发现有关价格的成本;第二,为市场上进行的每一笔交易谈判和达成一份独立合同也要花费成本;第三,使用价格机制还有其他不利之处或成本,比如,在某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中,短期合同不利于规避风险,而且订立多份短期合同的成本也较大,等等。正因为“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组织、允许某一权力(‘企业主’)指导资源配置,可以节约某些成本”,所以企业才会产生。但是,企业指导资源配置也会产生“组织成本”:首先,随着企业规模变大,在企业主的职能上,可能存在着收益递减,就是说,在企业内组织更多交易,成本可能上升;其次,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增加,企业可能无法把生产要素安置在其价值最大的用途上;最后,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的供应价格可能上升,因为一个小企业的“其他优势”要超过一个大企业。因此,企业的规模将一直扩张,“直到在企业内组织一项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的交换方式进行同一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业内组织它的成本”。
科斯提出企业(也就是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这是他对经济分析做出的有益贡献。“交易成本”的概念不失为经济学的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确实存在大量的“交易费用”。但是通读他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仍然感到有许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之处。
首先,他在文章开头就说“不仅有必要明确定义‘企业’一词,而且还应该明确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之间的区别”,但是他始终没有做到他认为有必要做的事。在他的论述中,他时而把企业等同于“企业主”的功能,时而又等同于“一体化”,有时又把企业看作是签订合同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签订的是长期雇佣合同。他对“市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当他说“市场”代替“企业”组织生产时,他实际上是在说其产品在“投入―产出”的技术上有联系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市场交易。因此,当他认为是“市场”取代“企业”时,“企业”仍然是存在的。
事实上,科斯所说的“企业”,乃是钱德勒意义上的“现代工商企业”。这种企业包含许多不同的经营单位,每个单位由专职的经理所管理,它们经营于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处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单位的活动和它们之间的交易因而被内部化,它们是由支薪雇员而非市场机制所控制并协调”,“此种企业的产生和持续发展是靠设立或购进一些在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而来,换句话说,就是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这种内部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人员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因此,“交易成本”最多只能部分地解释多单位的现代工商企业的产生,而不能解释单一单位的古典企业的产生。
其次,科斯有时说市场的“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有时又说它是企业范围的原因,或者说它是企业规模扩大的原因。但任何人都明白“企业产生的原因”与“企业扩大的原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说明企业的“发生学”,后者说明企业的“演化学”,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事实上,“交易成本”既不能说明企业的产生,也不能完全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斯认为企业规模的变动取决于一项交易的“市场成本”和“组织成本”大小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企业”取代“市场”;反之,则“市场”取代“企业”。这个结论只有当规模报酬不变时才是正确的。假设一项交易,或者某一生产活动,如果由企业组织生产和由市场组织生产时,需要投入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并且有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出,在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由市场外生决定的条件下,“市场成本”和“组织成本”的大小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科斯也只能说“交易成本”是企业规模扩大的原因。如果某一生产活动由企业组织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则“交易成本”对企业规模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这时需要比较规模报酬递增的幅度、市场成本、组织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如一项交易,由市场组织时其报酬为π1,“市场成本”为C1,如果由企业来组织,其报酬为π2,“组织成本”为C2,同时假定在两种情况下所花费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的费用相同,均为C。科斯断定如果C2>C1,则交易就会由市场来组织;反之,则由企业来组织。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由于他假定π1与π2相等。但是如果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就是说π2>π1,即使C2>C1,交易也有可能由企业来组织。具体地说,如果π2-π1>C2-C1,交易也会由企业来组织;如果π2-π1<C2-C1,则由市场来组织。
可见,规模报酬不变对科斯的结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规模报酬不变并不被许多经济学家认同。斯密、李嘉图、西尼尔、J.S.穆勒等人都曾宣称制造业生产是由收益递增规律支配着的,西尼尔甚至认为这是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有机体―不论是社会的有机体,还是自然的有机体―的发展,一方面使它的各部分之间的机能再分部分增加,另一方面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他认为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其分部功能之和,而是大于各分部功能的简单相加,企业就是这样一个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有机体。也就是说,他把企业看作是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组织。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一文中论述了市场范围与劳动分工,或者说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关系后,要求“那些认为在厂商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易会付出很高的成本,而在企业内部进行交易便不必付出的人(这类人实在是不胜枚举),最好还是研究一下英国这一鼎盛时期(指19世纪)的工业组织”,因为当时英国金属工业的中心伯明翰,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发展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这正是斯密的“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的定理。那么为什么市场范围的扩大导致的是劳动分工的细化,或者导致的是厂商间交易(市场交易)的增加,而不是“垂直一体化”呢?斯蒂格勒的答案是,在各个产业的成长阶段,典型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垂直分解的,即劳动分工的程度应当加深,厂商间的交易也会增加,而逐渐衰落的产业的发展趋势才是垂直一体化。
科斯的论文虽然导致了新制度经济这一新经济学流派的产生,但是他以“交易费用”的概念为分析工具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却是不太成功的。以“交易费用”来分析企业的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它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分支,一个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以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为代表,另一个则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以詹森、梅克林、德姆塞茨为代表。在两个研究分支中,以后一个分支的研究文献为多,即使是前一个分支,人们更多地是分析“垂直一体化”,并且把“垂直一体化”的原因归结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用“交易费用”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并没有多少文章可做。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提出“企业”产生原因的问题,也没有提出过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理论。但是他在《资本论》中研究了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在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研究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如何导致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在分析资本的集中和积聚时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发展和趋势。在这些研究中,马克思论述了许多现代企业理论关心的问题,他的有些观点与现代企业理论相似,但是二者对企业的本质的看法却存在根本的分歧。
首先,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运动的结果。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企业形式则是生产关系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因而,说资本主义企业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就是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一个必然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一直在从事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的。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才产生的。在中世纪,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小农家庭生产,工业和手工业的组织形式则是封建行会制度。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凝结着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小规模的组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随着封建的生产方式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它必然要被新的资本主义的组织形式所代替,即被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所取代。
那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如何产生的呢?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原始积累时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以货币转化为资本为前提。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剩余价值贪得无厌的追求必然要求进行资本积累,否则资本主义生产就无法持续,而剩余价值的存在又是资本积累的前提。因此,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必然有一种原始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了。但是这种分离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没有这种分离,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农民、行会师傅和独立小手工业者的剥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对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剥夺,它一方面使一些人手中积聚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他们发财致富的资本;另一方面使另一些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人,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外别无谋生之路。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和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也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式的企业。
其次,马克思认为在企业的组织形式的演化过程中,技术进步始终起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后,资本家为了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然会采用在当时相对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既体现在生产工具上,又体现在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初期,其采用的技术基本上是简单的手工工具,组织形式是个体劳动的简单协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分工的细化,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了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也就是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场手工业在一种手工业中引入了分工,同时又把各种分开的不同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因此,它既使劳动者成为局部劳动者,又把局部劳动者结合为集体劳动者。一旦局部劳动成为专门职能后,局部劳动的方法,或者说局部劳动的生产工具也就完善起来,发展起了最适合于劳动过程中不同操作的专门工具,工具越来越细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只有在专门工人的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工场手工业最初是无意识的产物,但是由于它能使劳动产生社会生产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价值率,所以一旦它得到一定的巩固和发展,它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有意识的、有组织的形式。
“但是,一旦工场手工业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它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也就是说它的技术已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最大剩余价值的要求,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来代替,这样就产生了采用复杂机械的专门生产机械装置的工场。正如马克思所说“工场手工业中的劳动力和机器生产中的劳动资料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大工业最初的科学要素和技术要素就在工场手工业中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当大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与自己的由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提供机器生产的基础发生冲突,它必须自己生产机器,这时它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这种大工业的发展,或者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总之,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形式从最初的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的工厂制度演变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技术上的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再次,马克思强调了因劳动协作而产生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者说规模报酬递增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组织形式中的作用。他指出,“当许多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一起劳动时,他们的劳动就采取协作的形式”。在马克思看来,协作劳动比独立的分散的个体劳动有更大的劳动生产力。他说:“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工人的机械力量的总和,与这些单个工人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升高重物、转绞车、清除障碍物等)所发挥的机械力量有本质的差别。在这些场合,共同劳动的结果是个人劳动不可能达到的,或者只是在很长的时间或只能是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提高个人生产力,而且是通过协作创造了一种只是作为集体力执行职能的新生产力。”
协作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作用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协作,劳动过程本身的不同阶段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劳动对象经过一定空间的时间缩短了”,“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协作者,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让他们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制造产品所必要的时间”。其次,“只要协作者同时从各个方面在他们的劳动对象上工作,那么尽管他们做的是同一种工作,那也会发生劳动者的结合”,“这样产品被空间分开的各个不同部分会在同时间内完成”。再次,协作不仅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而且在发展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可以缩小劳动过程进行的空间。
最后,与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企业内部是命令和权威引导资源的流向,在企业外部是价格机制指引资源流向一样,马克思也认为在企业内部是资本家的权威在指导集体劳动时间的分配,而在其外部则是价值规律调节社会总劳动时间在不同的部门的配置。但是科斯用“交易成本”来说明其原因,而马克思则从劳动分工的角度解释其原因。马克思在分析工场手工业时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劳动分工,即社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劳动分工。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中可分为工业、农业等部门以及这些大生产部门分为种和亚种的劳动分工。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是指在手工工场内部,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操作或工艺分离开来,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特殊工人,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并列地进行。
马克思认为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点和联系,但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一,社会内部的不同种的独立劳动的成果是商品;而在工场内部,局部劳动者不生产商品,每个局部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只是最终商品的一个部分,变成商品的只是他们的集体的产品,如果用现代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工场的生产就是“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第二,社会内部的独立劳动的媒介是它们产品的买和卖,不同部门的劳动分工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商品的所有者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他们之间就会发生商品交换,而在工场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发生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以及资本家把它们作为集体劳动来使用为条件。第三,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第四,在工场手工业内部,生产的协调性由资本家的权威来保证;而在社会分工中,价值规律调节着劳动时间在不同部门的配置,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而只承认竞争的权威。马克思在这里分析的正是科斯关心的“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而企业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结论
现代企业理论的根本缺陷,就是它把资本主义经济中现实的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关系,或者说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关系,看作是历史的起点,而不是像马克思那样,把它当作历史发展的结果。比如,有人在分析资本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生时,假定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天生就具有经营管理天赋的劳动者,另一种是天生就拥有生产资料的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并把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当作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这显然是一种非历史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认为市场交易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点。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交易,或者说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确实是以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为前提的,但是这种分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的产物。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中,马克思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企业与市场产生的原因上,马克思强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意义。因而,从整体上看,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远比科斯的企业理论深刻、丰富,也有更强的科学解释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7
4.斯蒂格勒.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斯蒂格勒论文精粹.商务印书馆,2000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