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文入门教学中的教法学法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入门教学中的教法学法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万正菊(1970-),女,四川江油人,四川省江油市厚坝初中教师。

摘 要:学习文言诗文,应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子或关键句子,然后借助这些句子正确划分内容层次,概括段(层)意,弄清段(层)与段(层)之间的关系,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必须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现代文基础知识,运用比较方法,让其逐步掌握。

关键词:文言诗文;学法指导;阅读教学;关键句子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展的步伐.。文言文,浓缩着我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精华。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另一个方面,从中学课本精选的各种各样的古文中,我们不仅看到古人在不同历史条件及具体个人遭遇下的生活情景与人生向往,以及由此所生发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他们有着和现代人的生活感情、艺术趣味的相通和相近之处,还欣赏了古人的精美文采。因此,如何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就尤为重要。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专家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而文言文,学生又面临着太多的不会,一堂课的开场,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至关重要的。盲目强化灌输,只会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厌烦、畏惧,觉得遥不可及,慢慢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那么教师的导语就直接影响这堂课的效果,究竟以何种方式导入,就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一堂课的导语新颖,有趣,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乐学。

其次、读课文也不可忽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既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对一句、一段乃至全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才能证明已经读懂课文。因而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指导,是学习课文最基本的而又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1、应清楚地认识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因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句子、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3、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

4、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5、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从形式各异的多种阅读中去领会作者深邃的思想,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受其文中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进语言感受能力。使学生学会断句,掌握音节停顿方法,让学生能读顺、读懂。这样才不会觉得文言文深奥难学,并产生积极的兴趣。

第三,疏通文意,学会翻译。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初一学生是不能通过读就能理解课文内容的,就要学会对课文的翻译。而翻译课文又要注意文言字词和句式。文言文的实词教学是个难点,其难点在于一词多义。必须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现代文基础知识,运用比较方法,让其逐步掌握。还有词语的异动用法,以前学生从来没有学过语法知识,现在要他辨别词性,这就加大了教学难度,只有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的教,让他们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慢慢掌握方法。

文言虚词教学更是难点,原因是不少词语学生在小学未见过,如“乎、焉、矣、哉”,这些词学生在小学虽见过,但多以双音节出现且意义单一,基于这种,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区别古今用法之差异,尽量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之”字,表意十分复杂,有时作代词,有时作助词“的”,有时用在句尾不翻译,有时又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有时又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还可以当作动词“到、往”来讲。教学中要一例一例的讲,期末复习时再结归类,让学生一一举出例句,并做成知识卡片,形成系统化。

第四,学习文言诗文,应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子或关键句子,然后借助这些句子正确划分内容层次,概括段(层)意,弄清段(层)与段(层)之间的关系,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中学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都文质兼美,我们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丰富我们的语言,又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学习文言文,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古代社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厚坝初中)

参考文献

[1] 郝宝健.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 连登岗.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2,(05).

[3] 朱晓燕.中学文言文教学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姚德芝.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去留”之我见[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1(11)

[5] 吴连芝.文言课堂也精彩——例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1(73)

[6] 李兆群.文言文教学三题[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7] 王宁.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