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反弹琵琶,弹出佳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原文:
“杀鸡给猴看”,不如先“杀猴”
鸡和猴,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动物,而为什么却有“杀鸡给猴看”的典故呢?据说很久以前,人们根据“猴子惧怕血红”的天性,摸索出一个驯服猴子的妙法,称为“杀鸡给猴看”。当精明的猴子窥视到流着鲜红血液的小鸡无论怎么哀鸣惨叫、垂死挣扎,终不能重获新生的悲惨场景时,为使自己免遭此“鸡运”,也只好乖乖听话了,情愿受主人的调遣,这也是猴子的“识时务为俊杰”之处。
我们仔细想想,“杀鸡给猴看”也确有其科学之处,不伤猴子一根毫毛,而只宰了一只低廉贫贱的小鸡,就征服了任性的猴子,达到了预期目的,算来也确实合算。难怪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称为典故,成为了驯服猴子的法宝。
可是杀鸡儆猴却不妥之处多多。
首先动机不纯。杀鸡就是杀鸡,鸡如果该死那是咎由自取,如果不该死硬给杀了,那岂不冤枉?为了儆猴而杀鸡总会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多半以为杀得屈了。如此杀来杀去,该死的不该死的各个哭冤,每一只鸡都以为代猴受过,不免滑稽。而且这杀鸡也就彻底地蜕变成一种权术,丧失了其合理合法性,不亦悲哉!
其次方法不当。“杀”也好,“儆”也好,让人觉得有高压之感。非得鸡头落地才得猴胆寒心惊不敢越雷池一步。俗话说:“君子以仁,小人以智。”分而治之不亦善哉?如果能深入地研究猴子们的特殊习性,施之以法,何须非用鸡们的头颅来吓坏猴子们的神经,只怕各个呆若木鸡,又如何能真正地发挥它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效果不佳。杀得多了鸡们自然心怀不满,猴子们的神经也有了耐药性,看得多了便会遗下如下印象:鸡是该杀的,能杀的是鸡:猴子是不该杀的。不能杀的是猴子。长此以往,猴子们便会津津有味地欣赏杀鸡的风光,一方面洋洋自得于自己无死的荣耀,便如古罗马竞技场看台上的贵族一般……被杀与死亡自此与猴子们绝缘。及至你拿了刀要割猴子们的脑袋,猴子们哪会买账,它会指着鸡们说“杀它”。唉,久病成医,猴子们也会给自己开药方了。
再看看当今社会。君不见,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一批国库蛀虫随之滋生,他们损公肥私,中饱私囊,不择手段地满足私欲,贪污、受贿、走私……虽早已处决了一些“贪鸡”、“贿鸡”、“走私鸡”,但某些“大猴”心不惊,肉不跳,泰然自若,依然故我,何也?只“杀鸡”“吓猴”,不“杀一儆百”,乃原因之一。而令,中央早已号召反腐倡廉,为何有禁还犯?“贪鸡”已宰不少,为何视而不见?“苍蝇”已死了很多,却总认为“老虎”屁股摸不得。
当前,中央已加大反病倡廉的力度,蛀虫们也不光是心惊,该肉跳了,但愿执法部门不要尽在杀“弱鸡”身上想点子,“杀鸡给猴看”,不如先“杀猴”。为使“猴子”们早些觉悟,也该杀杀猴子了。
(摘自网络,有改动)
赏析
好文章总是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新”在何处?或新在构思,或新在材料,或新在语言,三者必居其一。一般说来大家总认为,构思新颖似乎是记叙文的专利,议论文只要把道理说清楚即可。其实不然,议论文也需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也需要精心组织材料、谋篇布局。做到这些,其效果就不仅仅是把道理说“清楚”,而是说得“新颖”,说得“深刻”。反弹琵琶,就能帮助你取得如此效果。
“反弹琵琶”本是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后来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则是指写作时,针对所给的作文题目、材料或话题,不依照惯例表达正面的意见,而是突破思维定势,逆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种写作方法也是作文创新的一个妙招,《“杀鸡给猴看”,不如先“杀猴”》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反弹琵琶,弹出了佳韵。
“杀鸡给猴看”合理吗?似乎没有准对这个问题表示过怀疑,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称为典故,成为了驯服猴子的法宝。”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肯定是人云亦云,难出新意,但作者笔锋一转――“可是杀鸡儆猴却不妥之处多多”。从另一个角度立论,就与众不同了。
为什么不妥呢?作者用排比段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动机不纯;其次方法不当:第三效果不佳。其实就是论述了鸡“该不该杀”、“是否一定要杀”、“杀多了会怎样”的问题。结论是:“杀鸡给猴看”,不如先“杀猴”。
我们还可以作如下发挥!
为什么只能“杀鸡给猴看”而不能“杀猴给鸡看”?什么级别的猴子只能给“看”而不能杀?为什么猴与鸡不能同时杀?……
但文章如果只是围绕这两个动物兜圈子,那么不论怎么发挥都很肤浅。显然,作者本意不在此,只见作者笔锋再一转――“再看看当今社会”。原来,作者意在写人。
当前,中央已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蛀虫们也不光是心惊,该肉跳了。但愿执法部门不要尽在杀“弱鸡”身上想点子,“杀鸡给猴看”,不如先“杀猴”。
腐败确实是一个热点问题,它阻滞了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步伐,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群众关注它,党和政府下决心铲除它,我们的执法部门现在已不再是“杀鸡儆猴”了,而是真真切切地该杀猴时就杀猴。呼吁惩治腐败的文章多矣,但大多老生常谈,从正面直接立论,难免拾人牙慧,与创新无缘,读后感觉“说教味儿”浓了些。但本文从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俗语切入,反其道而行之,最终“言归正传”,点出主题,读后让人耳目一新。
你看,议论文除了“摆事实,讲道理”之外,也是大有创新空间的。“反弹琵琶”,因其思维求异而新颖,因其角度新颖而发人深省,确能起到正常思维无法达到的效果。当我们拿笔作文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从这个角度立论,那我就从另一个角度立论,来一个“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其实是对某观点和看法的辨证分析,避免了过于绝对的说法,是对这一观点和看法的延伸和发展,从大的方面说,既能培养我们思维的严密性,又能培养我们不盲从、喜欢质疑并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小的方面说,能使我们的文章打破思维定势,写出新意,写得深刻。
当然,我们在“反弹琵琶”时,要注意:
1、“正弹琵琶”是固有的观念、惯常的看法,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曾经是智慧的体现,比如“有志者,事竟成”是对千百年来有志者通过拼搏终获成功的总结,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立志奋斗。“反弹琵琶”只是对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是要全部原来的观点,所以“有志者。事竞成”只能求异为“有志者,事未必成”,如果求异为“有志者,事不成”,就荒谬了。
2、并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我们可以说“常
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却不能说“谦虚未必使人进步,骄傲未必使人落后”,所以我们既要提倡逆向立意,一又要对思维成果进行深思,辨别其正误与优劣,尤其不能为“求异”而故作惊人之语,陷入“钻牛角尖”的泥潭。
下面是一篇学生的作文,采用的也是“反弹琵琶”的写法。
小议“班门弄斧”
从古至今,无论在字典里还是在人们口中,总认为“班门弄斧”就是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因而容易受到众人的鄙薄和否定。显然,社会上对班门弄斧的人总是排斥的,但是为什么非要把弄斧者往坏处想呢?我认为,敢在鲁班面前弄斧的人,一定是个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其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陈景润曾偶然发现华罗庚数学著作里的错误,写信给华教授,华教授真诚地接受了批评并及时作了改正,并且因此发现了这颗数学新星,为陈景润日后的辉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说明,敢班门弄斧者绝非平庸之人,在“弄斧”中他既指正了高手的不足,也对自己的新学之物作了一些肯定与修改。事实证明,一个人若想要有所提高,也只有到“班门”那儿弄斧,才能求得“真经”。
《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无名小辈”在关公门前使刀弄枪的数不胜数,最后一个乃是魏将庞德,他在关公风头最盛时请命出征,不时在关公面前使刀。其刀法令关公击节叫好,虽然最终关公在“温酒斩华雄”之类的丰功伟绩后添了一条“擒于禁、斩庞德”的赫赫武功,但世人从未耻笑庞德“不自量力”。可见。到班门去弄斧之人,是要有非凡的勇气的。自满者。不会去请教。因为他觉得没人可以和自己相比。自暴自弃者,亦不会去,因为他缺乏信心,太看轻自己,唯有自信且谦虚之人,才会去班门“献”艺。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颂扬吗?
英国人塞缪尔・约翰说过:“无愧于有理性的人生活,必须永远在进取中度过,”“弄斧”之人为求得真才实学敢于在班门面前“献”艺,这说明他们身上有一种不断探索开拓的精神。人类在发展中会不断发现新的奥秘,如果墨守成规。没有一种挑战精神,我们这个世界就不会进步。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有不少伟人是“班门弄斧”而取得成功的。所以,我们要提倡“班门弄斧”,就是指要善于学习前人理论,而在此基础上,又敢于破除权威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种对待权威的态度是科学的、全面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权威不等于科学,权威的理论更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就说木匠的祖师鲁班。他的手艺再高明,也不能和现代的科学工艺相比。我们又怎能总抱着“祖师”的牌子不放,不敢越雷池一步呢?
不敢“班门弄斧”,正是由于受权威的左右。失去了自我。不敢“班门弄斧”,就不能推陈出新,历史怎能向前发展。科学怎能更快地进步?
而“班门弄斧”,是不盲从、有主见的表现,是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的表现。这样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缺少的。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含贬义。小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充分肯定了这种精神,这不也是一个很好的立意角度吗?只要你认真思考。大胆质疑,你也一定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现在,拿起你的笔,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0字以上。
1、小议“近墨者黑”。
2、“异想天开”又何妨?
3、开卷真的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