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肝防风寿百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肝防风寿百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风拂面对于年轻人而言再舒服不过,而对老年人则可能造成伤害。

依据“五运六气”学说,春季属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本是风邪多发之日。人体的“内风”多与肝有关系,中医称为“肝风内动”。人到老年,出现手脚颤动、头晕眼花等症状在所难免,这正是“肝风内动”的典型症状。因此,老年人在春天注意防风避风才能延年益寿。

“风病”知多少

风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如果太过或不及则成了一种致病因素,会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这时,则称之为风邪,居中医理论中“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首,所以古人认为风邪是外感疾病的源头,称“风为百病之长”。

“风病”则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大自然中,风吹草木动,而人的身体如果出现了各种抽动、游走性的感觉等,其实也是身体这个“小自然”里的风在吹拂的结果。

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风病”还有内风和外风的区别,外风的症状主要有出汗、怕风、头晕、头痛、皮疹等,最常见的就是伤风感冒。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将常见的内风病证依据病因和病机变化及证候特点分为四种证候,即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并且都表现出眩晕、抽搐、震颤的特点。

肝风内动的特征,就是“抽”或者“颤”,急病表现重一些,甚至有昏迷,慢性的肝风表现为手足、肌肉的缓慢颤动、蠕动。需要注意的是,外风往往是诱发肝风内动急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风就是老年人肝风内动的典型病症。

老年人的避风信号

“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这是《内经•灵枢》中的一句教诲,教导人们躲避贼风应该像躲避箭矢一样谨慎。

老年人身体本就虚弱,就算呆在家里也要注意避风。对于他们来说,在睡觉时都不能太贪图凉快,因为在人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下,偶尔从后背吹来的风,反而对人体的伤害最大。

如果时常出现以下典型症状,无论在室内还是户外,就得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确诊了。

舌痛:许多老年人都把舌痛不当回事,常认为是“上火”所致。但临床观察表明,舌痛的病因,既可是局部因素引起,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甚至还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

鼻出血: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即将并发中风的警报。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内,约为50%的人发生脑溢血,因此不能对鼻出血麻痹大意。

头痛眩晕:时常自觉头痛头晕,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有时甚至突然晕倒,但迅速清醒,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及早去医院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记忆减退:近期内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减肥、控血压防中风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高血压是引起肝风内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平时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一般凡年龄在40岁以上及体质肥胖的中老年人,都要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居高不下,就要到医院就诊,并坚持服药以控制血压。

古书说“肥人多中风”,《素问•通评虚实论》即已指出中风为肥贵人的膏粱之疾,所以相对而言体质肥胖的人容易引起肝风内动。因此中老年人饮食宜清淡,还要注意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克,以防止高血压的产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还可以多饮茶,以去油腻、软化血管。

老年人外出活动,记得多带衣物,女士携带一件披风最好。在外呆的时间也不宜太长。

同时,如果已患有其他慢性病,如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颈椎病、脉管炎等,在一定条件下,尤其是外风的引动下,这些疾病都可能引起肝风内动,所以对这些疾病要及时治疗或控制。

中风患者家庭急救

中风患者在发病后,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对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在家中抢救中风病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现病人中风后,切忌慌乱紧张。应先让病人平卧在床上,并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2、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也不同。

3、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的衣领,如有假牙取出假牙。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呕吐,应先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如果病人发生抽搐,可用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以防咬破舌头;如果病人出现气急,或咽喉部有痰鸣音,家属可将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到病人的咽喉部,然后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4、在送医院前,应尽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抬。如果是抬病人上楼梯,应让病人的头部处于高位,脚部处于低位,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病人去医院的途中,家属需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以避免头部震动。

5、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可先请医生到家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6、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此时应让病人静卧,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