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野放大熊猫前途未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野放大熊猫前途未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熊猫的栖息地越来越破碎化,

生活范围也越来越有限。

而这些情况,

才是中国野生大熊猫面临的最大威胁。

就大熊猫的保护而言,10月11日是一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当天上午11时20分,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训场出生的大熊猫“淘淘”被放归到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这标志着“淘淘”正式回归大自然。甚至有媒体认为,如果野放成功其意义可以和人类登月相提并论。

野放大熊猫曾遭遇失败

其实,我国野放大熊猫曾经有过令人伤心的记忆。2006年4月28日,中国放归了第一只接受野化培训的雄性大熊猫“祥祥”,但放归不到一年,“祥祥”就不幸死亡。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定震博士自从1994年一直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事圈养大熊猫行为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圈养环境下繁殖的大熊猫幼年、亚成年和成年期生长环境与野生大熊猫存在很多不同。未接受野化培训或者培训时间不足就进行放归,极容易导致放归失败。

刘定震表示,大熊猫的圈养个体与野生个体间的社流可能存在障碍,如果圈养的大熊猫不能准确识别对方威胁叫声的语意并采取合理的避让对策,就会招致对抗性冲突的发生。在另外一个方面,圈养环境条件下的个体缺乏一定的争斗能力,因而在对抗性冲突中也不会占到太多的便宜。

“‘祥祥’可能就是与野生大熊猫在领地、配偶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造成严重内伤致死的。”刘定震说。

“淘淘”至今没有见过“真”人

但是,野放大熊猫的计划并没有被搁置。2010年,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始了二期野化培训。即将分娩的雌性大熊猫“草草”来到卧龙,13岁的她被选上参加第二期野化培训项目。“草草”生下了儿子“淘淘”,而“淘淘”就是未来进行野放的目标大熊猫。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表示,为了更为科学地训练“淘淘”野外生存的能力,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采取了母兽带仔的培训方式,这样可以让“淘淘”在自然的环境里出生和成长,减少人为干预。

“淘淘”出生后第35天,第一次睁开眼,但是自那以后就再没有见过人,所有需要接触“淘淘”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伪装的熊猫服,这样就可以避免“淘淘”形成对人的依赖。在平日里,研究人员则是借助套在“草草”脖颈处的无线电颈圈和遍及整个野化圈的红外线监控设备,紧盯着母子俩的一举一动。

“淘淘”的训练进展得十分顺利,出生后99天它就开始走动,131天学会了攀爬,比圈养幼仔分别提前了36天和32天。此外,遇到人类或者豹子等对它有威胁的生物,它会及时躲避,有时它甚至还会驱逐异类。

张和民说,在近乎完全自然的状态下,“淘淘”表现出了足够的野性。另外在与人接触时,“淘淘”还会心跳加速、颤抖并不断挣扎,这都是圈养大熊猫不具备的特点。

而经过2年多的野外训练以后,行走、爬树、采食等基本生存技能“淘淘”已经全部灵活掌握,它也先后经历了暴雨、泥石流、大雪灾等自然灾害。去年3月的一场大雪压住了上万株竹子,“淘淘”也学会了怎样从雪地里面掏东西吃。

野放有助于大熊猫种群繁衍

今年9月,国家林业局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专家认为,“淘淘”经过26个月的母兽带仔野化培训,个体和行为发育正常,警惕性较高,能识别天敌和伴生动物;基本具备觅食、空间利用和栖息地选择等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放归野外。

“淘淘”并不是现在唯一计划进行野放的大熊猫。张和民透露,目前卧龙野化培训熊猫梯队已经形成,2011年和2012年一共有6只在野化培训基地出生的熊猫,不久的将来,一批又一批完成野化培训的大熊猫也会紧随“淘淘”的回家之路,回归自然家园。希望以后每年可以放归2~3只大熊猫,预计最快明年将有第二批大熊猫放归。

不过,由于熊猫野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目前依旧有不少人对大熊猫野放的风险很是担忧。对此,刘定震表示,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野放大熊猫也不例外。

“尤为重要的是,在特定区域野放大熊猫如果取得成功,对延续和繁衍该区域的大熊猫种群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刘定震表示。

目前,我国现有野生大熊猫1600只,圈养大熊猫300余只。其中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六大山系,其中凉山和大小相邻两个山系的大熊猫偏少。它们的分布呈现出小种群比较多、种群隔离高、灭绝风险大的特点,这会造成越来越多的近亲繁殖。因此,张和民认为有必要给这些区域的小种群增加个体,参与种群繁衍。

刘定震告诉记者,“淘淘”本次被野放的栗子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一个重要分布区。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受栖息地破碎化的严重影响,这里的大熊猫种群数量正在下降,依靠野生种群自身复壮在短期内恐难以奏效,而进行大熊猫野放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关键是对其栖息地的环境保护

刘定震表示,对保护和拯救濒危物种而言,将人工繁殖的个体野化放归终归是一种辅助手段。“最重要的途径还是要积极保护这些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以及栖息地之间的走廊带。”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认为,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是对其栖息地环境的保护,只要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减少人为的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一般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就大熊猫的保护而言,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形依旧不容乐观。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说,在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下,中国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孤岛化趋势在不断加重。

现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正在被不断修建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高速公路、地方普通道路所切割,再加上修建水电站、开矿山、部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和一些保护区的过度开发,大熊猫的栖息地越来越破碎化,生活范围也越来越有限。

“而这些情况,才是中国野生大熊猫面临的最大威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比大熊猫野放更为重要和迫切得多。”范志勇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