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趣”由心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趣”由心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剪纸教学”更是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的绝佳途径,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实践和普及。作为教育实践者,我孜孜不倦地在“剪纸教学”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试图以“剪纸”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和观察记忆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之目的。

【关键词】剪纸;创新;童趣;自由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00-01

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的绘画创作表现,以及造型能力反映了他们的成长过程,并作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直接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对于形象、感情、思维、想象的世界,教师是无法教授的,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我一直思考着如何在剪纸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受其文化魅力同时发挥他们的自由想象和独特个性,让剪纸作品呈现儿童所特有的趣味性。现就个人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兴趣似种子,需要播洒雨露和阳光方可发芽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知成长的起点,要想使少儿剪纸得到发展,重要的就是激发兴趣,只有学生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想,去做,积极探索,使其形成艺术感悟和享受,并由此提升个人的思想和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如:学剪纸刀法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剪纸纹样,使以后创作的作品更加生动,有剪纸“味道”的同时又趣味十足。第一步,我教孩子们几种最常见的锯齿、月牙、圆点、柳叶、飞燕等纹样,然后又出示几种纹样组合,最后在纸上示范剪法后,学生开始自由剪,直到掌握了剪纸的常用纹样的表现手法,并且可以自由地变化和组合。第二步,在了解并掌握基本纹样的表现手法、变化形式的基础上,设置纹样大比拼游戏,看谁的纹样剪得快、剪得好,在不改变剪纸元素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花纹,任意发挥。所以很容易提高孩子对剪纸的兴趣,加上自己创意的一些花纹,更促进了兴奋神经的发育,使学生轻松、自由、愉快地进入剪纸创作角色,真可谓是趣从“剪”中来。

2教学方法似营养素,需要善施好肥方可茁壮成长

2.1剪纸形象凸显童趣: 儿童剪纸作品中的形象与其他语言形成一样,是儿童为了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活动的一种动态方式,是通过剪出形象的内涵进行交流,其剪纸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传达的语言构成了儿童剪纸作品所特有的艺术语言。如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剪法自由,不受条条框框约束,我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第一,采用不画画稿,挖洞的方法由浅入深让孩子们在一张小纸上练习单个人物和单个人物配场景的剪法,在形式处理上要求连线和镂空,使之形成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特点。如图1《练习作业》形象特征夸张成小头大身体,我因势利导让其将人物动态作一些变化,并增加一张座椅使画面人物顿时趣味十足,寥寥数剪妙趣横生。第二,采用临剪法。如图2《拉琴人》扭动的姿态幅度不够大,尝试了很多次不能剪出演奏时的姿态,老师就在旁边画了一个动态线,学生自己临摹剪,完成的作品带着孩子的稚气,质朴、鲜活而灿烂。

2.2剪纸构图呈现稚趣: 俄国作家普希金曾指出:“模仿并不一定是思想贫乏的表现,它可能标志着一种对自己力量的崇高的信念,希望能沿着一位天才的足迹发现新的世界,或者是一种在谦恭中反而更加高昂的情绪,希望能掌握自己所尊崇的范例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借鉴剪纸的构图语言,进行创作。如图3《大嘴鸟》我首先提供一只大嘴鸟的形象,学生了解了其外形特征以后,接着欣赏、分析优秀的剪纸构图,最后,自由表现。结果学生的作品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构成形式:有的高低错落、有的围成一圈,这都是孩子们在汲取优秀作品精华的同时,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的语言,凸现出儿童作品的稚趣美,使传统的剪纸有了新发展,更有了新的生命力。

2.3剪纸题材自由质朴: 一幅儿童剪纸作品有其质朴的色彩、稚趣的形象、自由的构思,也就有了所特有的艺术语言。在辅导剪纸创作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敢于表现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而选择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学习活动、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的题材来创作,更容易,也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图4《赶猪》作品中学生通过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描绘,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写生回来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借鉴优秀民间剪纸构图形式,遵从创作主题,,以其简约的图式,夸张的造型,真挚的情感来大胆表现,一下子就让作品在视觉形式语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评价方式灵活多样,需要精心呵护方能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第一,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同时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等情况,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以此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来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第二,采用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它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表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及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例如:我在上一节剪纸课《遛鸟》时,采用的是以学生自己评价的方式,在黑板上分了“你很棒”和“加油”两类作业粘贴栏。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设计的面具作品的审视,独立的判断自己的等级,此时他们会认真分析自己作品的风格式样、阴刻阳刻之间的对比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等,然后小心地分类放到粘贴栏里粘贴,这个过程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作品的审美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积极动脑的兴趣。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分类时,学生们都会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并能发表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看法和评价;“我觉得我剪的作品对比强,一放上去就很抢眼,所以我应该贴在‘我真棒’这边!”有的说:“我画的简单粗糙了些,所以我放‘还须努力’里!”对有些作品一些学生也发生了争议,一个女同学说:“老师你看他剪的那么差也放在‘你很棒’里?”那被说的那个同学听后嬉笑地说:“我自信啊!”我在旁边也望着他会意地点头笑了笑:“那个同学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就是棒的,相对于他过去的作品,从情感和‘有所不同’上,我看就已经很棒,大家说是吗?”在教与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由自在的评价活动,体验并获得了“靠自己的观察来行动,用自己的认识来评价,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向我们展示这质朴童心。

我觉得正是这些“稚趣”的儿童剪纸作品让我们发现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施展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剪吧!

参考文献

[1]吕胜中《民间剪纸(上、下)》 湖南美术出版社

[2]孙二林《民间剪纸》 今盾出版社

[3]陈竟 《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4]费孝通 《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谈录》 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