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关键事件”为课堂服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关键事件”为课堂服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教师每天都经历许多教育事件,许多教学的秘密就隐藏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很多教学生活片断实际上蕴涵着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最近听了一节语文课,课题为《药》,教师把该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为抓住语言描写来剖析人物性格特点。课前,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整齐而投入地朗读课文,师生都沉浸在文本中。课中,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带领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探讨,整个课堂显得活泼、严谨、有序。当学生代表作小组交流时,很多学生都归纳得相当不错,如华老栓夫妇愚昧麻木、木讷老实,康大叔粗鲁野蛮、贪婪,尤其有几组学生都谈到了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是“墙头草顺风倒”,凸显了两人的个性。然而,教师最后出示的总结性归纳却是:华老栓夫妇愚昧麻木、木讷老实,康大叔粗鲁野蛮、贪婪,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愚昧麻木、冷漠麻木。此时,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足。

我认为,这便是这堂课中的一个“关键事件”。事实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特点的归纳是出乎教师的预想的,而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内容,远不如学生归纳出来的人物个性。如果此时教师能够随机应变,引导学生阅读自己事先预设的答案,并指导学生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当所有的人物都被贴上“愚昧麻木”的标签时,实际上已经抹杀了人物的个性,那么,我想学生在这节课中将学到更多。有时候,一些微不足道的疏忽,就在漫不经心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生活体验,一些也许在常人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疏漏,就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损伤了学生读书的乐趣与生命的幸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姿态、思维特征、情感世界,我们才会把握学生的思维特征与情感脉络,才会醒觉我们的“失误”。

其实,教师设计的过程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需要融入教师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好的设计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就教师上课而言,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调整预设的教学,让课堂中不断涌现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服务。这应当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二)

记得在教学《小溪巴赫》这一课时,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学设计:其一,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巴赫的生平以及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艺术财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小溪流淌的画面,介绍巴赫经典的音乐(《G弦上的咏叹调》),以优美的画面和乐曲,把学生带入文本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其二,深情范读,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朗读关键语句,并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小溪来写巴赫?让学生借此得以真正领悟文本的深意,领悟作者的真情,感受巴赫的魅力。

然而,在课堂上,刚交流完巴赫的生平,就有学生很感兴趣地提问:“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像山峦般地罗列伟大作曲家的名字的话,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雪峰上永远发射出炽热的光辉,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莹洁、透明……’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巴赫是小溪呢?”一时间,学生们纷纷议论开来,气氛异常活跃。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瞬间内便把学生的视线吸引到文本的主旨上。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一问题,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后找到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巴赫这个名字在德语中的意思便是小溪,二是因为“巴赫就是这样清澈的小溪水……”。第二个原因真正切入了文本的实质,然后顺势利导,带领学生把握小溪的特点:清澈、平凡、安静而永葆活力,进而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笔下巴赫的人格魅力:平凡,沉静而绝不张扬。

这节课后,我作了这样的反思: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抓住“关键事件”,趁势点拨,即兴发挥,随机调控,便能化意外为精彩。教师要不断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关注课堂“关键事件”,锤炼课堂教学本领,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