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联结六问:读出文本结构密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联结六问:读出文本结构密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去发现联系,将各种激活点相联结,将各属性联系成整体,从而主动获得意义联结呢?不妨以“联结六问”打开学生进行联结性语文学习的通道,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经验。

一问:本来是怎样的?关键词:相似中的差异艺术形象

文本,大多塑造了一个个美的艺术形象。学生与美不期而遇,却不知如何欣赏。“这个语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如此概念式的套话,简单化了对美的理解,肤浅化了对艺术形象的认识。孙绍振认为,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等同于生活,而是作者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特征猝然遇合。因此,现象原来的模样与艺术化了的形象之间虽相似,但实有差异。发现差异,揭示矛盾,方能认识形象,理解艺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翅膀和胸脯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作者把老天鹅比喻成石头。此情此景中的老天鹅,与石头一样,具有强大的下落冲力。两者之间的特征是统一的,却不具有情感色彩,老天鹅这一艺术形象难以勾连起读者内心的震动。然而,老天鹅原来是怎样的?它是一只天鹅,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它利用下落的冲力扑打冰面时,需要忍受剧烈的疼痛,需要付出无比坚决的勇气。每一次的撞击,都是一次生命的考验。老天鹅原生状态的“还原”,揭示了原来的形态与作者笔下的艺术形象之间统一之外还存在着差异,原本存在于物理状态的特征就变成了情感特征:老天鹅这一生灵似乎把自己当成没有生命的石头,去赢得生命希望的欢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可见,学生如果以“本来是怎样的”为切入口,就能自主发现相似中的差异与矛盾,从而真正认识艺术形象。

二问:与预期有何不同?关键词:熟知中的真知本质意义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图式一旦形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固定的心理图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对新事物的认知。预期没有的,新事物中明明存在,却硬是看不见。学生的阅读心理图式一旦呈现静止、封闭状态,学生与文本之间便会出现不可逾越的沟壑,文本的本质意义就会缺失。因此,开放心理图式极其重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一文刻画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形象:乔依。基于学生主体图式中的当代生活经验,乐于助人的形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乔依做了什么事?在老妇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她,而且不要老妇人的钱。这就是乐于助人。阅读止于此,乔依就是外国的“雷锋”,但是,乔依就是乔依,他不是概念化的“雷锋”。乔依的助人为乐与预期的有什么不一样?乔依失业了,妻子即将生产,家庭经济窘迫。在如此凄凉的境遇中,乔依帮助了老妇人。他不肯拿老妇人的钱,因为他觉得帮助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乔依助人,不是纯粹意义的好人好事,而是诠释了爱之链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爱的传递无极限。

停留于模式化的阅读,就如在冰面上滑行,看不到作家所看到的,读不到作家所写到的。人的心理功能比较奇特,在心理预期以内的就开放,在心理预期以外的就封闭。与预期的有什么不一样?在疑问中,学生尝试打开心理预期,排除原有心理图式中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阅读认知等封闭性的压制,就能真正触摸到文本的意义。

三问:相似在哪里?关键词:变化中的不变内在结构

相似论认为,倘若我们能从该事物所显现的各种现象中发现在自己的大脑中已经贮存了与之相似的丰富实践经验,并且还能够从这些现象后面把握其中某种本质的相对不变的相似关系的话,我们的认识已经进入到对该事物某种规律的认识阶段了。作家行文,一般总追求变化。变化,使文章读来富有情趣,包含韵味。

季羡林的每篇散文,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但是,把这些散文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季先生的文字如此富有情趣的原因所在。“夹竹桃虽然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不经意的一转折,一递进,作者的情感就流露于文字间。独特的行文方式,就成为季先生作品的内在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学习从变化中寻找不变,发现其内在逻辑结构,并贮存于大脑中的“相似块”。“相似块”大量积累后,在面对新的语境时,学生能用“相似块”的信息,去对照、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言语现象之间的共同点,从而达到对言语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达到“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的阅读效果。

四问:这符合科学吗?关键词:无理中的奇妙非理性逻辑

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中,强调散文的“独创的句法和新颖的词汇”,认为“对于文字敏感的作家,必然有他专用的词汇,他的衣服是定做的,不是现成的”。一个人来到桂林漓江,如果他用“桂林的水真静啊,静得……”抒感,那么,他表达的只是别人的感受,借用的是别人的语言。个人独特的感受,往往隐藏于“私人定制”的语言符号。因为独创,因为新颖,许多语词陌生化了,甚至读来不太精确,不太符合一般逻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阳光启蒙》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符合科学吗?显然不符合。歌谣能创作,能流传,但它不是五谷,怎么能长呢?歌谣与“长”字搭配,是一种陌生的搭配,写出了那个地方歌谣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不长五谷的地方,生活是贫穷的,但是一个“长”字,却让人感受到那块土地上祖祖辈辈的人对待生活的坚强与乐观。

这类语词,在教材里并不鲜见。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样的语言现象称为“无理而妙”。

超越常规,颠覆词语,违背理性逻辑是外在,作者含蓄而丰富的情感却内隐在情感逻辑之中。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产生疑问,循着作者似乎歪曲与变异的感觉,作为挖掘作者深层情感的索引,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读懂作者的“私人定制”。学生的叩问,是对陌生语词的敏锐捕捉,更是联结作者心灵突破的重要路径。领略无理中的奇妙,是文学性欣赏必须具备的语文学习眼光。

五问:为什么不那样写?关键词:不该中的应该言语形式

鲁迅曾经说:“凡是已经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出现了两段外貌描写。写人的文章,一般集中一段写外貌,这篇文章为什么不那样写?第一次外貌描写,是作者寻声识人,不带特别的感情,看在眼里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扫路人。第二次却带着敬意去打量,看到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形象。认识的不同,看到的人物形象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可以用替换的方式去寻求对比。一般是怎样写的,把一般与特殊进行对比。相同内容的文章是怎样写的,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文章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探索到言语艺术的魅力,准确把握作者的心弦,理解作者的内心。学生自我问答,自我发现,在独特的言语形式中蕴含的东西,比在言语内容中表达出来的东西更真实、更丰富。既知道文本表面的语言现象,也知道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奥秘,这使学生可能浮于浅表的理解走向深刻。

六问: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关键词:零散中的关联语境整体

从微观上,作品内的上下文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语境。它包括句段篇、作品内的言语形式、写说者的“题旨”、语体风格等。汉民族整体思维的方式牵制着汉语,使语境内的段落呈环状或者螺旋形,即段落以反复而又发展的形式对一个主题加以展开,讲究起、承、转、合,追求整体效果。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段话的存在都与整体语境相联结。同时,语境内各个语言现象之间也密切相连。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树叶都是绿色的吗》中,可以提炼出下面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妇产科医生,女学部委员,医疗实践,医疗第一线工作,值班医生,第一手材料,治疗经验,创造奇迹。

第二组词语:著名的妇产科医生,第一位女学部委员,非常重视医疗实践,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做一辈子值班医生,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可贵的治疗经验,一再创造奇迹。

散状的词语之间有联系吗?有。一旦发现了其中的联系,词语就不再是单纯意义的语言符号,而是语境内不可或缺的言语现象。第一组词语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人物的职业特征就清晰呈现。第二组词语相互勾连,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林巧稚是一位热爱工作的、著名的、优秀的妇产科医生。联系归类,词语之间形成了内在的结构:词语组合,形成了类别;修饰词的运用,勾勒了人物的形象。

“联结六问”力求打开学生联结性学习的通道,以整体的视角准确考量词语之间的联系、结构之间的联系、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等,细致剖析各元素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深入辨析最为核心的元素,合理构建元素融合的学习内容结构。当学生具有了自主构建言语结构的能力,遇到新的学习情境,就能自觉将新的组块信息与自身记忆中的信息组块建立联结,能获得话语的语境意义并实现言语智能的自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