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病养阴法及运用规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病养阴法及运用规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湿病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化燥伤阴的病机,因此养阴法是温病治疗的关键。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有所异,其方法及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护阴,邪在气分宜保阴,邪在营分宜增阴,邪在血分宜救阴。

关键词:温病;养阴法;运用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8-1577-02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温邪为阳邪,其性上炎,易伤津耗气。故温病的各个阶段,除有明显的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耗伤之证。即使湿温病初起,伤津不显,后期也易化燥伤阴。且温病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动风、发热、小便不利等瘀热互结的伤阴变证。正如吴鞠通所说“温热阳邪也,阳盛则伤人之阴也”,“热病未有不伤阴者,其耗之未尽者胜,尽则阳无所流恋,必脱而死”。故养阴法在温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今不揣浅陋,谈谈温病养阴的方法及运用规律。

温病的养阴法一般有4种方法,即:护阴法、保阴法、增阴法、救阴法,其一般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护阴,邪在气分宜保阴,邪在营分宜增阴,邪在血分宜救阴。

1 邪在卫分宜护阴

温邪侵袭人体,多由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头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肺为娇脏,肺之津液处于被温热之邪灼伤局面,此时,应早投辛凉宣透之剂祛邪外出,以护卫肺阴。可遵吴鞠通“太阴风温……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此方为“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温邪从表而解,自无伤阴之弊,此二方能清肃上焦,宣畅气机,透泄郁热,邪去热清,自能护卫肺阴。

2 邪在气分宜保阴

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都可属气分证范围。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证。其病变较广,部位或者在肺,或在胸隔,或在胃肠,或在肝胆,所在病位不同,可出现相应脏腑功能失常的证状。为邪热亢盛,正气未衰,津液已被灼伤。治疗宜逮速清泄里热而保其阴津,所谓“祛除一分邪热保得一分津液”,以防邪陷营血。若无形邪热充斥阳明,见发热汗大出、渴喜饮冷、苔黄而燥,当用白虎汤,取其既能退热又能保津之意;若津液进一步耗损,则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固气保津。若温热之邪与阳明大肠积滞相结,里热更盛,津液更伤,形成阴阳腑实证,证见高热、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不下、神昏谵语、舌红而干或黑而起芒刺、脉沉数有力。此时当用咸寒苦降之剂,以三承气汤为代表方,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以保津液。正如叶天士所说:“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至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吴鞠通认为“热结液干之大实证,则用大承气汤;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则用调胃承气;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则用增液承气,所以回护其虚,务存津液之心法也”。否则火旺而釜融,土燥而水枯,纵增其阴亦晚矣。

3 邪在营分宜增阴

温热之邪侵人人体,深入阴分,耗伤人体阴液的轻浅阶段为“在营”,此时,不仅温热邪气深入营分,而且营阴已经受损,营热不透,则营阴更劫,其临床可见热伤营阴,热扰心神,伤及血络,甚则热陷心包之证。其阴液的损伤,主要是心阴的劫伤。治疗宜清营透热,增其被灼营阴,祛邪而不伤正,增阴而不留邪。如热伤营阴,证见身热夜甚、烦渴或口渴不甚渴、或竟不渴、心烦燥扰、甚或时有谵语狂躁、或见斑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用清营汤清营透热,养阴增液。若兼热灼津液为痰,痰热互结,津伤则痰愈结,痰热内蕴则津愈伤,宜增液豁痰,增其液则痰能稀能化;兼有大肠燥屎,则增液行舟,釜底抽薪;兼有瘀热互结,瘀热因热灼津液,血液皴滞而生,则宜养阴增液,使津充则血不滞,不滞则瘀可通,是以增阴而收通瘀之功。

4 邪在血分宜救阴

邪在血分为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人体阴液的深重阶段。主要表现在为血液溢出脉外,或血热动风或阴血严重消耗,正如叶天士所说:“人血就恐耗血动血”。因心主血脉,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故温病深入血分消耗的主要为心、肝、肾之阴。若救不及时或救不得法,则多有亡阴、亡阳之危。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详述了救阴法的具体运用,“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方之”。“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热邪久羁,吸烁真阴……神倦瘛疚,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可见救阴针对的主要病机特点是热深厥甚,真阴欲竭,用药主甘寒与咸寒。故救阴法一般适用于真阴耗损严重,壮火复炽。心烦不寐者,宜泻火救阴,黄连阿胶汤主之;邪少虚多,肝肾阴亏,心营受劫者,宜潜镇救阴,加减复脉汤、救逆汤、三甲复脉汤主之;真阴欲竭,虚风内动,宜熄风救阴,大定风珠主之。

5 体会

5.1 辨邪正消长 分清养主次 《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一般来说,温病初中期,若邪热旺盛而阴液未伤,或伤而不甚者,法当清热、解袭、化湿、攻下、和解等,以祛邪为主,祛邪即保护阴液,即间接养阴法,不可早投养阴,恐其恋邪。若邪盛而阴伤较甚者,可祛邪佐以养阴,或祛邪养阴并重。温病后期邪少虚多,阴伤较重。则以养阴为主,兼清余邪,标本兼顾,有甘寒生津,酸甘化阴,咸寒增液等。

5.2 审因而论治 以求其属 由于温病中阴液亏损的原因较多,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时必须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各求其属而治之,如阳明之热与燥内结,唯攻下泄热去其有形之热结,方能使阴液得以保存。再如阴阳互根,阴虚可以及阳,导致阴阳俱亏,气液两衰,此时应益气养阴,于阳中求阴,阳生阴长。

5.3 须避免误治 以防伤阴 温病禁汗,慎勿误下,慎用淡渗,忌纯用苦燥,以防耗津伤阴。汗是津液所化,防止汗出过多,就是保津。当下应下,以急存阴,若应下失下,下之太过或不应下而下,则“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小便乃津液经气化而成,“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温病火有余而水不足,做不可再利小便而伤津液。邪热化火,宜苦寒直清里热而坚阴,但苦寒又有苦燥伤津之弊,温病燥热本不足于阴,故苦燥自当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