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缺失了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缺失了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注重学习方式的转换,交流合作很多,但深入的文本挖掘和研读却很少,从而淡化了语文课堂的味道,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本色,注重语文味道的传达和渗透,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才不至于偏离语文教学的发展轨道。笔者在本文中以一节《赤壁赋》的“先学后教”课型为例,论述了此课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缺失,以此来反思语文教学现状。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缺失

在风起云涌的课改浪潮中,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横空出世,拥趸甚多,特别是目前影响甚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许多地方掀起了学习、模仿的风潮,而模仿者普遍认为这种模式有利于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有幸在力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听过贯彻此种教学模式的语文课,这是一堂高一语文新授课,进行的是苏轼《赤壁赋》的第一课时,主要的教学环节有:教师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第一段)、学生自学、教师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当堂巩固。笔者对其中教师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这一环节印象深刻:

检查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共占用20多分钟,首先是“轮读”,这一环节共有18个同学发言,从最差的学生开始,朗读过程中,一旦出现读错或不会读的情况,随时让中等生、优生来帮助,来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占用6分钟;听鲍国安的朗读占用7分钟,齐读占用6分钟,自读3分钟。

检查学生“译讲”的环节调动了11个学生尝试翻译,采用从最后一名同学开始的思路,由相对较好的同学进行纠正问题,占用10分钟;给出第一段的参考译文,并给学生时间背诵第一段,给了5分钟,但学生的背诵情况不太理想,教师又给了3分钟,还不理想,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其作为作业课下继续背诵。

应该说,这堂课很好地贯彻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并且整节课学生的参与人数较多,积极性较高,充分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成果。这节课单从知识这一层面来讲,是有效的,但我们如果从学科特点、教学规律等层面来剖析这堂课,则发现存在诸多“缺失”。

一、语文课“学科特点”的缺失

1.有效课堂导入的“缺失”。教师没有课堂导入,只给学生一个必须迅速达到的学习目标(PPT形式),那么,教师对学情了解多少?知晓学生对本堂课的期望吗?学生有学习动机吗?单一的“学习目标”,把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愿景和遐想都去除了,也把语文的精髓和神韵都剔除了,将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风景给抹煞了。一个漂亮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指明学习的方向,成为学生整堂课前行的源动力,正如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1]可见,课堂导入举足轻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出优质的课堂导入,能吸引住学生,使其情绪饱满地主动探究新知。

2.“语文味”的“缺失”。这是一篇千古美文,教师领着学生去美美地读、细细地品、深情地写是很好的思路,但是,课堂上看到学生用“训练”的思维来到课堂,带着冷漠的“情感”进入课文,反复地去背诵,为的是“读通”文章,而不是去“品读”语文,这个课堂将“最具有人文内涵和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甚至变为一种机械的应试训练”[2]。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温度、情感和精神的,就应有语文的“味道”。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课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但在过分强调“释疑”与“训练”的模式指导下,语文自身的特色被忽略了,语文课远离了感性、悟性和激情,迷失在“工具性”的尘埃中。

二、学生学习动力和方法的缺失

1.学生学习情趣的“缺失”。于漪老师说:“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感情和求知欲,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地、耐心地、细致地启发、诱导、培养”[3]。这节课,出现了学生被动地在老师圈定的框架中学习的局面,看似自由、热烈地讨论,实质上却是在教师指定的框架中学习,营造了一种教学假象。学生的动力和学习流程,是基于教师的严格要求,而不是来自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渴求和探索,因而也失去了“学习动机”的心理特点,难以产生主动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欲望。语文课应该上得像磁石吸铁一样,教师能吸引学生,教师可从提高课堂的新鲜度、趣味性、发现的喜悦和学生兴奋感等几个层面进行课堂的构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探索和发现的主人,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有效学法指导的“缺失”。阅读教学的主线是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通过批判阅读、多元解读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这些方面教师都没有主动去研究和操作,呈现出“边走边看”的模式,大部分问题都由教师提出,而问题是学生可自行解决的。像读音、识字、翻译,都可通过学生课下的自学和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这说明教师缺乏对学情的了解,教师缺少教给学生如何自主解决的“学法”,如生字词、翻译,指导学生通过结合注释疏通,注释里没有的词句可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和具体语境上下文推断,还不能解释的查工具书看能否找到合适的解释,如此仍不会的做出标记,作为问题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进行班级讨论。这样,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法,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本课在课堂上耗费大量精力去解决读音、解词、翻译等问题,整堂课囿于“提问、回答――不懂、他生回答――再不懂――教师释疑、给答案”的圈子,问与答形成了单一流程,没有学习中的创造与发现,教师一味强调“解决”和“训练”,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丢失了,这与恪守“训练”的宗旨有很大的干系。

三、教师教学风格的缺失

1.教师教学语言的“缺失”。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文采,把学生带进瑰丽的语文世界中;若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人,难以让学生有倾听的欲望。这位教师心中装的标尺,是学生的“先学”,忽视了自身语言素养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说”的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功率”,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教师如果不善说或说不好,要教好学生则很难。其实教师的“说”,从基本方面看应说得准确、清晰、简练,再就要追求说得生动、风趣、深邃。教师可以使用一种丰饶、幽默、诗意的课堂语言,可以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焦虑感,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2.教师教学策略的“缺失”。这堂课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策略性知识”的缺失,比如,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是什么?仅仅是让学生解决“问题”、“听录音”、“看翻译”的问题吗?教师选择的策略应该是对学生之间的交流、质疑、解疑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听录音的目的就是通过名家的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增进学生对文本意蕴的体味,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朗读上的缺陷。再者,我们更应强调教师的“示范效应”,可能教师的朗读并不一定出色,但教师的“范读”作用很明显,会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读”的欲望,体悟作品,滋生灵感,感悟生命,净化灵魂,乃至产生创作的冲动。还有,学生背诵不好,应找原因,可能是学生对文本读得不熟,可能是学生对关键词理解不到位,也可能是教师的指点不到位……怎么办?可考虑设计体现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朗读模式”,让学生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通过“再现文章画面”、“理解句式特点”、“挖关键词背诵”“录音协助背诵”等方式,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都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或者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一次教学模式改革,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但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操作不当,会产生以上所说的种种缺失。课堂是有生命的,也是有学科特点的,如果生硬地要教师贯彻某种“模式”,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必会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淡化教师的教学特色,学生解决的“问题”看似更多,其实质却是大量“课堂学习”与“训练”的操作,即过于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学科的特性、教师的“教学价值”和学生的“主动发现意识”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当然不可顾此失彼;教学改革也不是朝夕之事,只有讲究科学,遵循规律,发挥教师优势,尊重学生个性,课堂才会鲜明、丰赡,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注释: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万敏玲:《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缺失原因之探》,现代语文(教研版),2009年,第10期,第40页。

[3]于漪:《我的语文教学追求》,http://www.省略/tsg/POPshow.asp?id=32。

(苟昌革,崔志钢山东青岛城阳教体局教研室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