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扇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扇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扇分为团扇和折扇两大体系。团扇历史最为悠久,在团扇上写字绘画始于三国,明中期折扇盛行后,团扇趋于没落。折扇,古称折叠扇,相传自宋代开始由朝鲜传入我国,明永乐时进口大量的朝鲜折扇。据明詹景凤《东图玄览》记载,南宋时“马远竹鹤、马麟桂花二册,本是一折叠式两面,与今折叠扇无异。扇式折痕尚在,皆绢素为之”。这是古代文献所见宋代折扇的最早记载。在折扇上作书绘画成为风气,大约在明永乐以后。现将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部分明清扇面择要介绍如下:

明文嘉《松下论禅图》扇面(图1)纸本,纵47.5厘米,横16.4厘米。画面景致开阔疏朗,左边山石间有几竿翠竹,右侧树下石墩上一僧一俗对坐。着色幽淡雅丽,画风工致细密,雅致秀润,状物入微,注意线的变化与对比。人物勾勒自然,线条转折处松动活泼;松叶坚挺有力,小草勾勒清爽,无一赘笔。构图完美别致。题跋“摹刘松年本,茂苑文嘉”,钤“文水道人”印。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文水道人、文江隐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继承家学,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善画山水,笔法清脱;亦精于鉴别。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刘松年,钱塘人,宋淳熙间画院学生,至绍熙时升为待诏,他的画深受李唐的影响,工丽而不呆板。唐代禅宗兴起,其教义要求自身与自然结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来摆脱俗事的羁縻,获得心灵的解放,所以反映林间论禅成为宋代画家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图为摹刘松年本,从中可见刘松年的画风。

明项元汴《兰竹图》扇面(图2)纸本,纵48厘米,横17.5厘米。画面以简静的布局,率意的笔致,得心应手地挥写出了兰竹清气袭人的情韵。布局疏朗,兰草舒展飘逸,风致翩翩,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题跋“楚畹清风涌笔端,十年客路与盘欢。一丛落寞依人后,羞把芳心供世看。乙亥长夏写,项元汴。”钤“子京”印。乙亥年即万历三年,即1575年。写意兰竹,往往是士大夫画家适兴寄意之作,即不以形求工,先观天真,后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趣,以高度净化的形式,表现出物象天趣及高风雅致,以喻君子的品格。

项元汴(1525~1590年),字子京,号墨林、墨林山人、退密斋主人等,浙江嘉兴人。精鉴赏,富收藏。书法学智永,山水学黄公望、倪瓒,温醇疏秀。墨竹梅兰,天真淡雅,饶有逸趣。为吴派名家之一。著有《蕉窗九录》。

明末清初徐枋(《溪山林亭图》扇面(图3)纸本,纵38.6厘米,横17.7厘米。画面远处山峦重叠,近处山坡林荫临溪处掩映着一所柴篱小院,小桥上一人弓身策杖而归。画作布局平衡,不事奇异,但其更倾向于含蓄的内心体验,自然风物只不过是聊以寄托心志的对象,因此具有一种简洁单纯的象征性。

徐枋(1622~1694年),字昭法,号俟斋、涧叟、秦余山人、雪床庵主人,江苏吴县(苏州)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明亡后避居吴江、无锡一带,康熙二年(1663年)隐居于天平山麓上沙村,以卖画为生,守约固穷,四十年如一日,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其气节极受时人器重。工诗善书。山水师董源、巨然、荆浩、关仝,亦宗倪瓒、黄公望,用笔工整,墨气明净,善写芝兰。徐枋笔墨虽与吴门画派一脉相承,但变吴派的细笔为秃亳,以披麻皴点笞,皴染明净,别有一种苍莽荒率之气。

清姚元之《山水》扇面(图4)纸本,纵52厘米,横17.5厘米。画面左面江水边,秋风扬波;溪边为一亭,亭边秋林茂密。用笔空灵恬致,寥寥数笔,神形毕现,别有一种柔和、蕴藉、闲逸的韵味。题跋为“道光乙未闰月既望奉省厓相国钧鉴,晚姚元之”,钤“姚元之”印。道光乙未年即1836年。

姚元之(1773~1852年),字伯昂,号荐青、荐青居士、竹叶亭主,晚号五不翁,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升侍讲,官至左都御史。工书善画,行草得法赵孟頫,山水画近华喦,善画白描人物。

清初胡玉昆《溪山秋思图》扇面(图5)纸本,纵50厘米,横17.4厘米。画面上一派溪山秋色,溪岸古树多已凋零,崎岖小径上一骑驴者在沉思,流露出孤独伤感的情怀。画面弥漫着空灵淡荡之气,体现了胡玉昆所绘山水“善用空”“虚无缥缈”“咫尺千里”之态的特点。

胡玉昆,字元润,一字褐子,号褐公,上元(南京)人。明末清初,胡氏一家是南京画坛上的佼佼者,胡宗仁及其弟胡宗信、胡宗智均取法元人,特别是黄公望与王蒙,他们均活动于明末。胡宗信之子玉昆、士昆等亦皆擅画,其中以胡玉昆声名最著,他从艺活动主要在清初。

清张祥河《古松图》扇面(图6)绢本,直径24.6厘米。绘一岸松,茎干虬曲,槎牙劲削,枝叶茂密,松塔倒挂,凌空倚势。力求表现耐寒抗冰雪的坚贞之性及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屈曲求伸,仍然不移其性的可贵品质,也是作者自我人格的隐喻。

作者张祥河(1785~1862年),原名公瑶,字元卿,号诗舫、鹤在、法华山人。上海松江人,善花卉山水。

清刘德六《秋实图》扇面(图7)纸本,纵51.5厘米,横18厘米。图绘秋菊、海棠、瓜蔬、秋虫,秋意荡漾,一片丰收祥和的景象,反映了收获的喜悦。设色明丽,如优美之和弦,辉煌而深沉。题跋为“甲戌夏四月子和刘德六”。甲戌即同治十三年(1875年)刘德六身故的那一年所绘。

刘德六(1806~1875年),字子和,江苏吴江人。禹之鼎弟子。花卉、翎毛、草虫、果蔬均妙,偶作山水。

清包栋《树下高士图》扇面(图8)纸本,纵25.5厘米,横16.5厘米。画山间一长者傍树而卧,题跋“拂拭石二月,逍遥口袁琴,戊午新秋写,奉静口仁兄司马大人正,子梁包栋”,钤“子梁”“包栋”二印。画面清雅,人物衣折古雅。戊午年当为成丰八年,即1858年。

包栋,字子梁、子良,号近三、苕华馆主,浙江山阴(绍兴)人。所作山水,格调清新,花木笔意秀逸。在改琦、费丹旭两家外,别树一帜,从艺在清道光、成丰、同治间。

清何维朴《山溪幽居图》扇面(图9)纸本,直径21.5厘米。采用高远法,山脚下可见溪塘小桥,溪岸高坡树丛中坐落着数间茅屋。皴法为披麻皴,用笔轻柔秀润,峰峦涧壑、竹篱茅舍都融化在清润的笔墨境界中,大自然于亲切温和中透着雄峻,于平淡静谧中显示着—种出尘的高雅之趣。

何维朴(1844~1925年),字诗孙,晚号盘止,一号盘叟,又号秋华居士、晚遂老人,湖南道县人。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孙。同治六年(1867年)副贡。宫内阁中书,清末任上海浚浦局总办。晚年寓居上海集梓山房,以书画自给。其画述祖法,学娄东派,以山水见胜,笔法严整,意境深远,富于书卷气。

清任颐《临江垂钓图》扇面(图10)图写江天寂寥,水天一色,浅滩沙渚,芦苇丛生,江边一童子临江垂钓,画风奔逸。

作者任颐(1840~1895年),字伯年,初名润,号次远,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山阴道人,室号颐颐草堂,浙江山阴人。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精于传神写照。早年师承任熊、任薰,中年以后从山人,兼学石涛等。

责编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