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重新定位我国制造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重新定位我国制造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根据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结合制造业发展中重要因素条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寻求制造业合理的产业定位,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地位;产业定位

1 比较优势相关贸易理论概述

1.1 比较优势始终是贸易理论的核心

根据克鲁格曼的观点,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千差万别,每个国家都从事自己擅长的生产,便能从这种差别中获益;其二是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够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这其中便包含了一个经济学家们所认为的“无可否认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显而易见” 的正确的经济学概念――比较优势。

1.2 传统比较优势的局限性

无论是李嘉图模型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考虑的都是静态比较优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比较优势必然会发生变化,传统比较优势的局限性便逐渐体现出来,传统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方法不能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技术进步体现其中,因而不能更加广泛地适用于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1.3 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出和发展

二战以来,日本及东亚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使得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很好地做出理论解释,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55)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出发,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技术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进入研究领域,如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的发展。

2 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产业间,二战后国际分工逐渐深入到产业内,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国际分工已经深入到产品内。我们以我国制造业中的电子、机械产品生产为例,主要生产过程有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主要依靠人力因素、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

如表1所示,如果经济体出口最后组装阶段的产品却需要进口研发设计阶段的产品,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于出口商品的价格,如我国目前的贸易状况。而处于国际分工高度的经济体,出口研发设计阶段的产品而进口组装阶段的产品,其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出口商品的价格,在国际分工中获利。高端的国际分工是以一抵二,低端的国际分工是以二抵一。对于高技术产品,发达国家占据国际分工高端;对于低技术产品,发展中国家因其本身具有的的劳动力优势,可通过实现产品升级的渠道,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3 如何寻求合理的我国制造业产业定位

3.1 制造业发展中重要因素条件

首先,技能型人力资源供小于求。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制造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的比例在下降,然而,制造业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仍然较大,且目前社会供给仍只停留在初步满足的阶段,若寻求制造业深度与宽度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初步阶段。根据资料统计,目前仍没有中国企业迈入世界制造业500强,在制造业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中,各类精密技术的普及率均较低,汽车设备、光纤设备、电路设备、石化设备等行业对进口的依赖度较大。

第三,资本积累不足。制造业向更高的技术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便是资本积累,加快资本积累,改善融资渠道,加快市场流通才能从根本上支撑制造业的深层次和规模发展。

3.2 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首先,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应继续解决就业这一历史任务,并合理过渡。事实证明,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其产业和技术结构会更加合理,创造的价值会比较大,在世界贸易竞争格局中也会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如果我们生产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在一些层面上来说生产衬衣比生产空客更加重要,8亿件衬衣的所赚的一点小利及所解决的就业问题相对于空客所依靠的欧洲四国巨额补贴是更加盈利的。生产衬衫的中国能够比生产软件的印度发展得更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大力支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并逐渐发展并巩固其在产业中的主导位置。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选择适合本经济体并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能够使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并更能利用经济体天然的要素禀赋优势,并根据要素禀赋优势的转变而升级产业结构,从而使得经济体自身有着良好的循环动力。

第三,将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控制在50%以下,并逐步缩减其比例,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在产品生产的环节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海闻,蔡荣,郭海秋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第五版).

[2]施炳展,李坤望.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形态的跨国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08,(10):38.

[3]赵晓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J].经济经纬,2007,(3):10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