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什么商务部的否决一点不可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什么商务部的否决一点不可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口可乐不受伤。它不过失去了一次收购的机会而已,或许也因此失去了一次犯错误的机会。汇源也不受伤,它不过失去了一次被收购的机会而已,或许也因此有了一次更快发展的机会。

3月18日下午,一条新闻“突袭”各门户及财经网站的头条:商务部以《反垄断法》的条款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我写了博客《商务部太抬举可口可乐了》,24小时点击破17万次,跟贴1550条,八成骂我是“卖国贼”。我知道自己不是“卖国贼”――而且还轮不到我来卖,所以坦然。

此前,新浪曾就此做过一个网民调查,八成反对一一与骂我“卖国贼”的比例正好相当。反对的理由,因为是可口可乐。美国人不让我们收购它的油田,它凭什么收购我们的果汁工厂。可是,商务部否决的理由是,反垄断。这就好比,我们反对一双男女恋爱,其实是嫌弃他没钱,但是拿出来的理由是他晚上睡觉磨牙和从来不洗袜子。我对商务部提出的三条理由――进行了辨析。

商务部的第一条理由是: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我认为,首先需要提供证据表明,可口可乐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其他企业的进入。如果有的话,那么,首先要对可口可乐实施反垄断条款。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种支配地位并不构成垄断的意义,即便传导到果汁行业,也就不构成垄断。如何证明可口可乐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就一定能传导到果汁行业?过去三十年里,它也做过纯净水,也做过配制型果汁,都不太成功,为什么一到果汁行业就一定能传导呢?如果原因是汇源现在已经形成了垄断的事实,那么,要做的事情不是反对可乐收购,而是先要拆分汇源。

商务部的第二条理由是,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我的分析是:饮料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被开放的完全竞争型市场,从来没有听说哪个企业要做饮料而因为被控制而无法进入的――做汽车、做钢铁、做航空、做加油站的倒是听说很多。过去那么多年,至少上百家中国企业冲进过碳酸饮料行业,有哪一家的失利是因为可口可乐的垄断?它怎么垄断呢?

商务部的第三条理由是,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这条也很难理解。可口可乐要在果汁市场形成垄断,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它垄断了果汁的原料,譬如,它垄断了中国的苹果、橙子或葡萄基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我看不到。中国饮料市场的份额集中度其实很高,娃哈哈、伊利和蒙牛、顶新、汇源、旺旺等公司在相关细分市场上都具有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在饮料行业并没有发生垄断景象,也没有中小企业因此大喊反垄断。如果现在的汇源没有挤压中小企业,那么凭什么可口可乐一收购,就会产生挤压呢?商务部也太抬举可口可乐和太看不起朱新礼先生了。第二,它垄断了果汁销售的通路,这当然也决不可能发生。

我的这些分析,都是常理推断,也许不对。这是《反垄断法》公布后第一起立案审查案件,而且用在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带有强烈美国文化符号的可口可乐身上,好像特别有寓意。所以,我建议开个公开听证会,大家讨论―下。

商务部的这次否决,谁最受伤呢?可口可乐不受伤。它不过失去了一次收购的机会而已,或许也因此失去了一次犯错误的机会。汇源也不受伤,它不过失去了一次被收购的机会而已,或许也因此有了一次更快发展的机会。我们用利益来分析商业行为的得失,而商业的运行却未必完全以利益为考量。最受伤的是,中国的商业价值观。

一直到今天,中国商业仍然有一个十分强悍的“所有制逻辑”。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在这块国土上仍然受到不同的待遇,同样的商业行为,会因资本的身份不同而遭到完全不同的待遇。如果此次是娃哈哈或中粮集团收购汇源,大概不会引起一点点的公众反响。国家利益当然应该受到保护,但是,过于偏执的“所有制逻辑”却往往把正常商业行为彻底扭曲。透过本次的否决案以及因此激荡起来的民众情绪,我们看到了一个情绪化的中国。那些因此欣喜的人们,最终将因为无法控制它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