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郑恺:青春,就是没吃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郑恺:青春,就是没吃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去的2013年是郑恺集中爆发的一年,出演了赵薇的处女作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富二代许开阳,与章子怡合作《非常幸运》,再到加入冯小刚的《私人订制》,在一连串高票房、高人气、大导演的作用下,火速把郑恺从银幕生面孔捧成了熟脸。更何况,2014年年初刚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由他配音,情人节热门电影《前任攻略》中他是男主角,就连他自己数完都说:“大家会不会烦我?”

郑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白羊男,因多条知名广告中流传甚广的阳光形象而为观众亲切称为“广告小王子”,随后成就了《离婚前规则》中的富二代黎昕,《致青春》中敢爱敢恨的许开阳,《非常幸运》的特工阿宝,更有《私人订制》中的心灵麻醉师马青,以及《前任攻略》中“贱气”十足的余飞……

很多人觉得,郑恺在过去的一年很莫名其妙地就红起来了,新晋导演赵薇、国际章、冯小刚纷纷启用他。关于“红不红”、“什么时候红”、“怎么才算红”之类在明星们看来可能极没营养,却被大众漫无边际围追的话题,郑恺似乎完全没有概念。

在新近某电影的深圳见面会上,有媒体做了如下统计: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215亿,其中华语电影约为127亿。而盘点郑恺近一年来参演的华语片票房成绩:《致青春》票房7.18亿,《非常幸运》票房1.4亿,以及《私人订制》票房7亿,从而得出超过15亿的票房数据,占华语电影票房的11.8%,郑恺也因此被赞为“票房劳模”。三部电影热映于2013年的中国大银幕市场,为郑恺带来了超高的人气与业内认可,他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又好像是默默蛰伏很久,终于从灰暗的角落,走到了耀眼的台前――然而,郑恺却在公开场合做出了如下表示:红不红,还真不清楚,因为一直忙着拍戏,都没时间到大街上走一走,验证一下。

其实从郑恺在2004年脑子一热放弃了出国机会,进入了令人向往的戏剧学院,开始跟着老师学习表演时,他就进入这个以人红戏多论成功的残酷圈子。按他自己的说法,事业是从莫名其妙地拍摄了第一个广告开始。虽然在2006年拍了第一部戏,但和很多一炮而红的幸运儿不一样,这条小鱼又被重新扔进了大河,很快不见了踪影。这种境遇让郑恺从那时起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要想不被泥沙包裹住就得奋力向前游动,游到更宽阔的水域,用尽全力跳出水面晒到温暖的阳光。他有自己笃定的理念:“我比较相信因果。这是很科学的。我从来没想过一夜爆红这种事儿。”

“不叛逆,也青春”

不管怎么说,郑恺现在应该算是小红了,可也曾经有过“戏红人不红”的经历。人们往往会在盯郑恺的脸时拍着脑袋脱口而出各种角色的名字,却惟独总是冷落了“郑恺”。郑恺说,这是一种“修炼”。采访过程中,他坦言自己坚信着一条被称作“27岁定律”的原理:“不管是男生女生,在成熟度、智慧方面,27岁都是一个分界岭。演艺圈中男演员成名不怕晚,30多岁也没事儿,但是30岁以内能够出来一定更好。但现在看来好的并不多,这个年龄是比较空缺的一个位置。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在这个年龄中比较好的一个,也希望我们这一批85后的男演员能够更快地让自己跳脱出来。其实‘修炼’的过程就是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积累,最后才能爆发。”或许这就是不急功近利的好处,只要不把目光狭隘地局限在那些目标中,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沉淀。

2012年春节后,还在拍戏现场的郑恺接到公司经纪人的电话,便一张机票飞到北京去赵薇的剧组试镜,结缘《致青春》剧组,在片中饰演一名富二代。能获得这个跟赵又廷飚戏的角色,很大程度上的确得益于郑恺在电视剧《离婚前规则》中“富二代”黎昕的出色表现。从黎昕到许开阳,崭露头角的郑恺似乎被贴上了“富二代”、“小开”的标签。但真实的郑恺与戏中的骄纵、任性毫不沾边,即便在荷尔蒙分泌最集中的青春期也不行差踏错。“我上大学之前没有抽烟、打架、喝酒这些习惯,从来没有,都是乖乖学生,放学回家。大家可能看了我这两个戏,以为我从小都是那种特别顽皮、特别淘气的,其实不是。”可以被当做青春期注脚的,应该是他骨子里的较真和不服输。一个好学生进入娱乐圈,带着要吃苦的准备和决定,他认定新人出去跑组、试戏、等待,都是太正常的事情了,也包括临时会换人。“我记得当年去试过《十月围城》,那个角色是王学圻的儿子,我都试了好多好多遍了,基本上导演陈德森也非常喜欢,都差不多要定下来了,结果还是没用我。后来他们用了一个台湾演员,我那时候还没有经纪公司,他们有些内部的交涉吧。”

圈子里的苦和累都在他的基本想象范围内,还不太明朗的事业也在他的预期中,好在他懂得能在这个圈子里长久待下去的绝对真理,“我不相信一部好作品敌不过一个好绯闻”。所以在郑恺的名字终于被大家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接演过30多部戏。到去年,无论是赵薇找他试戏、章子怡找他试戏,还是冯小刚,有30多个角色傍身的郑恺已经知道如何在大导演面前展示功力了。

“被定型只是一种过程”

出道十年有余,郑恺演艺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

关于被定型,郑恺并不忌讳:“作为新人,被定型不是坏事,我不会特别设定一个类型,主要还是看本子看角色。角色好的话不怕重复。”

不需要过度包装,郑恺确实透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时尚、潮范儿甚至是贵气。热爱潮牌,热爱概念家居,明眸皓齿、随性洒脱。郑恺坦陈自己从来不觉得在按照偶像路线前进,因为所谓的偶像是刻板的,气质的流露是做作的,“我就是个演员,认认真真拍戏,用心演好每一个角色。可能团队会对我有一些包装,在某种场合、镁光灯下,我要去扮演一个‘明星’。但其实回归到最本真的我,表演,就是我的工作。”

尤其在《私人订制》中,郑恺被冯小刚称赞为“长得帅又能演喜剧的好苗子”,戏份几乎与葛优持平。“我知道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口吻和冯小刚说话,怎么样让自己不紧张,怎么样让自己显得没那么谦虚,又不要那么狂妄。经过之前的积累,我已经知道要掌握一个怎样的平衡度了。”也是难得,在唯“腕儿”是从的演艺圈,能保持这份自在,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复刻的贵气,保持自己的辨识度,永远比模仿高大上来得真切。

“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有人说郑恺是幸运的,从广告到电视荧屏再转战大银幕,路径清晰且顺畅。然而,郑恺对于“幸运”却有着独特的理解:“一个‘幸运’,抹杀了我所有的努力,然而事实却是――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迥异于“晒苦情求同情”的伎俩,郑恺更乐意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从容,不儿戏,不抱怨,不矫情,不造作。即便是演员,生活中也不应当只是摄像机下的脚本,岁月一旦喊Action,能叫停的只有自己,当所有辛劳都变成理所当然的坦荡,人生就没有苦情可言。

郑恺随性,演艺是他所钟爱并珍视的事业,却远不是人生的终点与全部。翻看郑恺的博客,读到一篇他写自云南的游记:“开始思考旅行的意义,我从来不喜欢太有计划,因为那样会失去很多惊喜……也许有一天当演员这个职业抛弃我,或者我离开它的时候,还可以出本书或者搞个摄影展,不至于让自己太贫寒。” 他喜欢挑战,挑战新鲜和未知:“也许以后会尝试其他职业也说不定,或许会尝试做生意。”郑恺说自己喜欢养猫咪和狗狗,因为它们“黏人”。镁光灯下的这个大男孩笑靥灿烂,内心深处依旧有太多的柔软与温暖,需要陪伴。

如此看来,郑恺是个不折不扣的“正能量”小子,自由、放肆、成长,但从不叛逆,造就了他开朗达观的个性:言之凿凿要冲击“一线”,大张旗鼓挑战各类角色,喜欢群居,喜欢像战壕一样、很酷的凹形客厅,永远精力充沛地迎接工作,不知疲倦、不苛求回报……总觉得郑恺很难耍酷,因为他天生就缺乏那种颓靡阴霾的气质,他笑笑的眼睛会不设防地笑开,让你觉得全世界都亮了。郑恺说自己的个性与获得了阳光普照奖的白羊座那种冲劲特别契合――像《前任攻略》台词里说的那样:青春,就是没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