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学校应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的培养方式,切实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我校培养方案紧扣五年一贯衔接、实践教学着力岗位综合模拟、顶岗实习突出校企利益共振等三个层面的实践总结,探讨了创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与观点。

【关键词】三个层面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1-01

职业教育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校近年来发挥系部专业建设主体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五年一贯衔接、实践教学着力岗位综合模拟、顶岗实习突出校企利益共振,汇聚合力创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总结我校创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及成效的基础上,对多层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培养方案聚焦五年一贯衔接

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明显有别于二、三年制高职高专的标志,是五年一贯的长学制,它在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校作为一所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的五年制高职校,如何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1000余节课时,对学生进行整体设计培养,为流通服务业第一线岗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直接关系到能否发挥五年制高职学制优势,彰显五年制高职特色的重要问题。

我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立足发挥五年制高职学制较长的优势,逐步形成了“三段递进,学训交互,三化两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五年学制按照“3.5+0.5+1”进行总体设计,第一阶段,在校内进行3.5年基础课程与专业项目课程学习与训练;第二阶段,在校内和校外实施主要以业务流程为主线0.5年的综合实践,达到理论再深化,能力再提高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在校外企业顶岗实践1年,独立顶岗,全面提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课程案例实务化、实务课程操作化、实训项目整合化,实现理论课程、实务课程、实训项目三层衔接;通过加强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管理,实现校内教育培训阶段、校外实习阶段及毕业后企业工作阶段三段衔接。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五年一贯整体设计、一站式人才培养的鲜明特征。

2011年7月,首届“全国高校报关后备人才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专业最高水平的赛事。我校作为唯一一所五年制高职校与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43所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同台竞技,以绝对实力赢得了总共14枚金牌中的5枚金牌,期间,我校参赛选手突出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展现了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学制优势及人才培养特点,得到了行业企业及参赛学校的关注和认同。该专业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两度被评为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

二、实践教学着力岗位综合模拟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我校物流专业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实践教学功能模块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实训内容和理论教学的合理衔接,创设仿真企业职场环境,完善由点到线、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合成岗位能力。

2008年,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3000平方米的校内物流实训中心,物流中心配备了工业级设备,采用真实商品,以现场实操、软件模拟、系统仿真、自动控制与自动识别、先进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以物流企业的具体运作为基础,通过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以仓储和配送为核心的物流全程管理。

依托学校采用工业级全真设备和工艺流程的物流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由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训、能力模块实训、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构成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教学过程采用分组交叉方式,多名教师合作,组织学生有机进行各岗位工种训练,努力实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素质,学校采用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师生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训课按上下班要求,严格考勤制度,力求使车间与教室合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

2010年、2011年我校现代物流中心参赛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先后获得金牌和银牌。学校被授予“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2011年,物流管理专业成为了江苏省品牌专业。

三、工学结合着眼校企利益共振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它是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岗位为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习实训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我校以应用文科类专业为主,与工科类专业比较,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真实从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的岗位,即使提供了真实的岗位,由于岗位数较少,学生实习地点相对分散,学校教师不便于管理和指导学生。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形成共同利益驱动、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与统一、逐步建立有利于互利多赢的体制与机制,是实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方向。

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客隆”)是一家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大型连锁超市集团。学校与“常客隆”因着各自发展目标、利益诉求的共振,校企双方产生了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深度合作的基础。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学校与“常客隆”实施“校企共同培养管理人才计划”,第一期 “常客隆店长班”按照店长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培训包,安排教学进程,力求在1年的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常客隆企业文化,使学生具备超市店长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再通过1年的店长助理实习锻炼,到毕业时形成店长岗位综合能力,届时学生与公司实行双向选择。

“常客隆店长班”基本实践为: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常客隆店长班”项目工作组,由“常客隆”总经理任组长(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学校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强调学校主导地位);依据连锁超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不严格限定专业、性别,跨专业选拔订单班学员;依托“常客隆”原有储备管理人员培养计划,着眼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校企共同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为主体,设计—学习—工作—学习工学交替四个阶段进程;按照“常客隆”管理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依需开发课程模块、安排专题培训;学校专职班主任与门店指导教师分工协作,校企联手实施各阶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考核与企业用人定岗相挂钩、与学生奖励相结合、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相联系。

当前,五年制高职正处在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性转折时期,真正有效体现五年制高职办学优势,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整体合成职业能力、素质、意识,切合社会、企业、学生多层面需求,全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需要我们凝练经验,创新思维,潜心探索,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1] 冯志明,魏俊飞﹒“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订单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1(18):62-64

作者简介:

堵有进(1960-)男,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