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杨抒怀:山不过来 我便过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青年摄影师群体里,杨抒怀和他的作品自有一种另类的气场。
《宜黄钟家姐妹》让人记住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悲痛,也让人记住了作者杨抒怀。2010年,杨抒怀因照片《宜黄钟家姐妹》获得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不管什么题材,在杨抒怀的镜头里都能展现得轻松自如。他的镜头里始终怀揣对生命、人性的良善思考。
杨抒怀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镜头放得很低,对准朴素生活,低入尘埃。谈及为什么会一直将镜头对准普通民众,杨抒怀称自己就是一典型平民,与普通民众有着天然的气息相通,拍这些群体就等于在拍自己,因为熟悉,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有很好的把握。“演员的快乐在于可以感受不同人生,而我的幸福则在于曾如此贴近那些平凡而各有酸甜的生活。”杨抒怀今年拍的一组酒吧图片曾在网上引起争议,有人指责他是在传播颓废消极的生活方式。他却不这么认为:“那仅是对一个社会群体的真实反映。酒吧并不代表什么,那是她们的职业,不应该有什么偏见。”在杨抒怀看来,酒吧也是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应该被刻意贴上标签,作品只是为了体现这一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
客观真实、好奇心、文本表达能力,在杨抒怀看来,这三者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后两者,他觉得要做好并不困难。因为人都会有一种天然好奇心;文本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后期训练得到提升。客观真实,他认为这是摄影记者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素质,也是最难把握的。杨抒怀坦言,摄影记者应该先得明白自己是个记者,然后才是摄影。记者不能像普通的摄影发烧友,可以随意地对所拍对象进行安排组合,更不能无所顾忌地在后期加上各种特效雕琢。
杨抒怀认为,新闻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摄影记者的诚实和作品的真实高度统一。在《宜黄钟家姐妹》拍摄过程中,为了捕捉到钟家姐妹真实自然的画面,好几次他都是通宵达旦守候在医院的病房,不敢有丝毫睡意。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在新闻现场保持足够的冷静客观。”为了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无论是去缅甸拍摄冲突现场还是在江西拍摄洪灾,杨抒怀都要让自己尽最大力量接近新闻现场。互联网上,一张杨抒怀全身泡在齐腰的洪水中专心拍照的图片,一度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杨抒怀的人品艺品,堆积出了他作品的高度。
杨抒怀既是忠实的记录者,又是建设性的摄影者。他开始将题材纵向做深,横向做广,既想做出气宇和格局,也想实实在在帮助他人,他始终认为,新闻的力量还包括帮助他人,如果说摄影也具有功利性,杨抒怀的“功利”,就是希望他正在做的新闻能给被摄者带来改变。摄影者需要金刚怒目,更需要菩萨低眉,虽然记者不是救世主,但他还是希望通过拍好照片打动读者或者政府,帮助他镜头下的新闻当事人。
“一辈子能够有几张定格历史的照片足矣。”杨抒怀认为从事新闻摄影最大的动力就在于能够拿起手中的相机为时代留影。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若干年以后的中国某个角落,三两个青年围聚在一起畅谈这个时代的历史时,会不由自主地提及他的某一两件作品??
有人问登山者,为什么要登山?他说:“因为山在那里。”山不过来,我便过去,人生处处皆风景,因为责任,杨抒怀晨昏颠倒、昼伏夜出;因为渴望,杨抒怀奔波辗转、忍饥挨饿;因为热爱,杨抒怀思考、焦灼、勤奋、突破。
一种人性的表达,以一种技术性的物质呈现出来,这或许就是摄影的本质。数年的从业经历,让杨抒怀具备了一个优秀青年摄影师的胸怀、悲悯、博爱和慈悲,他也乐于将这份情怀传播、影响给每一个看到他图片的人,继续奔波在摄影的路上,让心灵去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