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利风景区中地被植物的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利风景区中地被植物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地被植物作为水利风景区中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兼具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山美水库为例,针对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结合水利风景区中不同区域绿地的划分,对地被植物在水利风景区中的选择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地被植物;生态保护

近年来,随着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综合[2005]125 号)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合理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科学选择景区植被,逐渐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利风景区。地被植物作为水利风景区中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兼具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山美水库为例,针对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结合水利风景区中不同区域绿地的划分,对地被植物在水利风景区中的选择应用进行探讨。

1 水利风景区绿地的特点及划分

本文所指的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1]。由于水利设施多是水源地保护区,关系到饮用水安全,因此绿地的规划要尽可能考虑到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

1.1 水利风景区绿地的特点 水利风景区内主体水域面积大,绿地一般沿水域沿线分布,主要由库岸防护林及绿地构成,总面积大,所需的植物量多,乔灌地被混合,其中地被植物占比例大,需要考虑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景观效果灯功能,作为公共活动区域,水体消落带、边坡驳岸等需要考虑到植物配置的问题。

1.2 水利风景区绿地的划分 沿线绿地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一是远离滨水地带及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常规划为公建配套设施用地以及一般绿地。二是需进行水土保持的边坡地带。三是消落带及驳岸地带。

2 地被植物的概念及特点

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通常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自然群落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2.1 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2]。

2.2 地被植物的特点 (1)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营造多种生态景观。(2)地被植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以在阴、阳、干、湿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弥补了乔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可以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3)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干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4)地被植物繁殖简单,一次种下,多年受益。在后期养护管理上,地被植物较单一的大面积的草坪,病虫害少,不易滋生杂草,养护管理粗放,不需要经常修剪和精心护理,减少了人工养护花费的精力[2]。

3 水利风景区地被植物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水利风景区绿地作为水利工程的附属设施,需要考虑其经济性、功能性,能否在体现园林景观效果、水土保持作用的同时节约财政投入,提高周边自然环境的“原生态”感,周边地被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3.1 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水利工程多为砼砌体和管线设备管理房等,在植被选择上,应保证水利设施的功能完善,也要考虑将人造设施隐藏在山水之间,与周边景色协调一致;植被绿化会不断生长,通过植物的选择,防止因植被生长破坏砌体工程或者因砌体工程影响植被生长。

3.2 抗逆性原则 无毒、无异味,植物病虫害少,抗逆性强,容易管理,不需太多农药治理。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

3.3 乡土性原则 多选择当地地被植物,特别是野生地被植物,既能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又可避免植物驯化耗费的时间精力。同时,运用野生地被植物,可使原来的地被植物丰富性提高,满足多样性需求。

3.4 易于管理原则 全部生育期可在露地栽培,对环境适应力强,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覆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不需要经常修剪和精心护理,减少了人工养护的花费的精力。

3.5 水土保持原则 涵养水源,以及水体消落带、边坡驳岸等的植物配置,需要根系发达、能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

3.6 景观性原则 具有观赏性,地被植物选择上应兼具景观配置的需求。花色丰富,持续时间长或枝叶观赏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以点状绿化、面状绿化为主,结合滨水边坡绿化带,形成多样的景观空间。

4 水利风景区绿地植物的选择

以泉州市山美水库管理处为例,山美水库是闽东南最大的水库,位于泉州市南安市码头镇境内,总库容 6.55 亿m3,属大型水库。库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具有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的特点;春季温暖多阴雨天,夏季炎热雨量多,秋季气温较高雨量较少,间有台风,冬季凉爽常有大风。年平均气温 17~19℃, 1 月份均温10~12℃, 7 月份均温28~29℃,极端最高温38.7℃,极端最低温 0℃, 无霜期 358~362d, ≥10℃年积温在 750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202~1550mm,最高年降水量达1788mm,集雨面积 1023km2,现有绿化面积35069.9m2。根据山美水库不同的绿地类型分别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

4.1 生活办公区 远离滨水地带及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除了原有的盆架木、柳树等乔木外,主要种植观赏性草坪和林下地被。地被植物以密集片植方式在局部地区配置,如杜鹃、合果芋、麦冬、沿阶草等,或多年生观花草本在林下、路缘等的片植,给人一种充实饱满的感观效果。大面积的单色地被如沿阶草、紫花酢酱草等植物,以金边阔叶麦冬、朱蕉、斑叶蜘蛛抱蛋等彩叶植物,或石蒜、白穗花等冬绿型草本植物进行混种点缀,能够很好地解决色彩单调和植物枯萎之后的凋敝景象。在林下,主要应用耐阴和耐贫瘠性较强且造型优美的蕨类植物,如铁芒萁、肾蕨、冷水花、沿阶草等常见种,适应性好,生长强健,覆盖密集,能抑制其它杂草的生长;在台阶、石隙间种植地被植物外,还在水流穿过的山石驳岸上配置常绿的络石、薜荔、蔷薇、常春藤等蔓生植物,结合一些小乔木和灌木,形成极富情趣的小品,更能美化库区职工的工作环境。

4.2 生态缓冲区 景观平台及滨水区之间的生态缓冲带包括需要水土保持的道路边坡地带。边坡地带宜选用藤蔓类攀援植物或者根系发达的植物点缀在山石之间,既能显得生机盎然,又可以遮盖山石或者水利工程主体的局部缺陷。可以选择爬山虎、常春藤、藤本月季,云南素馨、竹子等形成天然的幔帐景观。采用喷射混植土壤、种植袋或种植穴蔓生植物。护坡运用固沙故土能力强的地瓜藤、马鞍藤、海边月见草等。沿线边坡需要在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尽可能运用当地生态植物,如多年生草本中的石蒜、葱兰、由它们长出舒适的根系来巩固护坡。亦可选用野生植物如马缨丹、藿香蓟、紫花地丁、蛇莓、蕨类中的江南星蕨、华南紫萁、观音座莲蕨等以体现乡土气息,自然韵味,淡化人工环境,达到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

4.3 滨水区 包括消落带及驳岸地带。驳岸宜选用耐水湿的植物作地被。如菖蒲、水葱、千屈莱、美人蕉、芦苇、鸢尾、泽泻、石菖蒲、荻、水葱、水毛花、垂穗苔草、雨久花、灯心草、毛茛、半枝莲、薄荷、慈菇;浮叶植物类如浮叶眼子菜、莼菜、萍蓬草、亚马逊王莲、睡莲、菱角等;沉水植物类如竹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蓖齿眼子菜、眼子菜、苦菜、密齿苦菜、穗花狐尾藻、黑藻、大茨藻等。注意同周围景观的融合,如原有护岸多植垂柳,可将葱兰植于水中,花朵生长于水面下,透过明亮的水体,可以看到晶莹洁白、高低错落的花朵。将马蹄莲、美人蕉、鸢尾种植于沼泽土壤及浅水层中,叶片碧绿青翠,花型大而奇特,宛若偏偏蝴蝶。春季观赏紫、白、绿,夏季可见红、黄、绿,冬季独见白绿二色,更透入出一份水流空谷的清雅。

在汛期水流漫过的洪泛区,主河槽,以及消落带则选用耐淹植物。要求植物生长季节与水体涨落契合,耐深水,易生长,洪水退去后可快速返绿,并形成长期绿化效果。同时要根系发达,固土层能力、恢复能力强。能增加行洪时期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及陆地水土保持能力。可选用青茅草、芦竹、疏花水柏枝、苔草、牛鞭草等植物,在冲刷较大的地点可用卵石、块石、原木加藤本植物加以稳固。(收稿:201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