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效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效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课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本人在教学中认为: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高效学习为根本,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像路标和阶梯一样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教学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评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学习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结束,在过程中提高自己,收获知识。

该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指导和促进的作用;(2)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3)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4)信息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物理现象很关注,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获得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

随之而来的产就是对问题的进行简单的猜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帮助学生选出一些对本节课有联系的问题,进行探索,启发学生设计实验去探索验证自已猜想正误,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几乎渗透到了实验和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事实和生活经验自主的设计,进行实验,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物理的过程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知所要进行的学习是很有意义及有用的。

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教师在设置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习的效果。好的课堂无不时时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抓住了思维训练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程度高中低合理搭配,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简单机械》一章的教学中,杠杆是学习内容的重点之一。我们便采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先由教师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主题。例如从杆称,橇翘板如手引起学生提问题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猜想,选出便于研究的猜想,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引导学生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各种生活媒体的接触,分析总结出结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杠杆平衡条件,在设计时对杆的要求,对平衡位置的要求等。

当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后,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将问题变成一种可解决的格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所有生活中的杠杆分类、归纳和整理,再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理想情况下的平衡关系,从中选出本小组最优秀的一些作为做为表彰。

二、导学案引导的教学模式

主要包括设置情境、导学目标、探究协作、巩固练习、互测自结几个环节。

根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的学科特点让学习在自主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此种授课方式是我们现阶段应用最多的模式。

第一步:教师运用导语、复习铺垫、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创设自主探索的情景。

第二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由导学案为线索,围绕提出1-2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教材新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感知内容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我们的课堂实录《压力和压强》,先用ppt出示“茫茫雪原上,一位滑雪运动员踩着滑雪板迎面而来”,另一位中学生则深深地陷在雪地里。“为什么两人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从而引入课题。然后根据此情景让学生应用老师提供的器材(细沙、带钉的压强小桌、木腿的压强小桌)设计一个实验模拟刚才的情形。

第三步:合作探究。先在小组范围内探究讨论,优生帮助差生,实行“兵教兵”。然后选出1-2个关键性问题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支持、配合、反思,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的能力(此过程不宜过长)。

第四步: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习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比,对学生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并给予不足处有补充和修改。最后还是刚才的课例,我们运用flas演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结论。

第五步:学生按要求在导学案上尝试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老师则重点督查“学困生”,了解“学情”。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第六步:通过学生发展示互改,小结自已的收获。

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既可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将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为自然科学分支的物理,也要渗透人文因素,要特别重视做好实验;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学习者,是教育问题的研究者,要跟上时代的节拍,就必须不断地"充电",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在我们的课上不仅能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就能学会如何做人。

我们还可以使用“创设情景,设置疑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例如我在讲“惯性”的概念时,第一项内容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抽纸条比赛,具体过程是让学生用钢笔帽压住一个食指长和宽的小纸条,用食指迅速击打纸条,看谁能将纸条最快抽出且钢笔帽不倒。此时同学们互相比赛,找窍门,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自觉、主动的提出了问题。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2.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景,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猜想――验证的教学活动模式。如教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比较抽象,因为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做好加俐略斜面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教学时此实验都是演示给学生看的,但是完全可以改作学生实验。通过接触面的不同:分别是粗糙(毛巾)--较光滑(木板)――光滑(玻璃),从实验的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中理解此知识的实质。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事实表明效果较好。

三、框架式教学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邻近发展区”。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通过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一章时,确定要把实验班学生分6个学习小组,每个组负责开发一种家庭电路或用电器的多媒体演示。让每一位学生自己选择:愿意开发哪一类电路或电器;是愿意收集有关的资料还是愿意为资料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是直接用多媒体工具去制作软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把同学们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每一类电路或用电器的原理和使用说明就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同学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努力去搜索材料。例如:去商场或修理电器的门市去实地观察、学习并拍摄录像;到图书馆和Internet上去查询有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研究气氛应该是合作的、认真的。学生要能够大胆假设、积极参与、敢于发言。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要形成严格而轻松的科学作风。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应注意的问题:注重实效,促“差”保优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同时,更要让优等生更优,学困生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课改的初衷,也是最终的目的。

注重实效是促“差”保优的有力保障。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交流、合作之中。这样,学困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对于优等生来说,对问题的思考,不但能思考,还要给同伴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知识源于生活,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我们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和实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