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智圆行方:对幼儿攻击的科学认识及其教育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圆行方:对幼儿攻击的科学认识及其教育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幼儿攻击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存在的现象,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依据幼儿攻击的研究成果,科学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是对幼儿攻击的理性回应!

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 科学认识 教育策略

儿童的攻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也是儿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具有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科学地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无疑是专业的责任担当和对幼儿攻击的理性回应!

一、对幼儿攻击的科学认识

(一)对幼儿攻击的科学界定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伤害(打人)、言语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有伤害他人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仍然属于攻击,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争抢别人的东西等。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及分辨能力,年龄大一些的幼儿与年龄小一些的幼儿相比,他们更多使用敌意犯或以人为指向的侵犯。因此,我将问题锁定在了“大班幼儿”上。

(二)对幼儿攻击的学理层的认识

20世纪30年代,彪勒、格林、雪莉等一批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与同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生以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姆伯格的研究发现:12―16个月的婴儿相互间的行为,大约有一半可以看作是破坏性或冲突性的,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冲突行为呈下降趋势。

哈杜普认为攻击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以及“敌意性攻击”,由工具性攻击逐渐向敌意性攻击转变,敌意性攻击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在整个学前期,工具性攻击逐渐减少,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加。对幼儿攻击阶段特征,我国学者张文新等人有这样的概括:两类攻击在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组中的次数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小班儿童的工具明显敌意性,大班正好与小班相反,中班儿童的两类攻击之间的次数不存在明显差异。儿童3岁之前更多地使用身体上的攻击,而3岁以后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的比例增加。幼儿攻击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起因由争夺空间和物品向具有社会意义事件引起的攻击变化,类型由工具性攻击转向敌意性攻击,由身体攻击转向言语攻击,攻击同伴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

儿童的攻击还受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父母(遗传方面、教养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平日儿童的语言行为、人际交往的管理控制,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对幼儿的评价、对攻击的处理方式)、学前儿童个体(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儿童的人格、儿童的社交技能、儿童个体固有经验)以及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引发或增加学期儿童的攻击性。

二、对幼儿攻击的教育策略

(一)正确看待幼儿攻击,家园师长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面对幼儿攻击,全社会应为教育创设一种理解、宽容、合作的建设性舆论环境。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才能理性面对和解决幼儿的攻击问题。

幼儿攻击其实是一个人特定时段生物性“生长之痛”;也是诸多因素影响下幼儿身心发展共性中个体特征表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都会取得较好效果。正如破茧成蝶一样,蛾破茧而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有好心者为之剪破茧壳。殊不知,未经破茧之苦的蛾虽然出世了,却不会飞。原来,蛾破茧时翅膀充血,撞来撞去练就了力量,长硬了翅膀,这才能飞翔。既然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为其免除自立过程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否则,纵有辽阔的天空,他们也不能展翅飞翔。现实中,幼儿的攻击引发家长之间的矛盾、家长与非亲幼儿的冲突,甚至依据万能思维一味地抨击教育、指责幼儿园,无限地要求教师、限制幼儿,其结果肯定是适得其反的!

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应该多阅读一些幼儿教育的书籍,加强自身的素养,科学合理地全面认识自己的孩子。既要和孩子经常进行良好的沟通,以科学的教育态度教育孩子,又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及时地获悉孩子在园的情况,通过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避免因过分溺爱和迁就而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唯我、任性等不良个性。若孩子出现攻击,应及早教育疏导,并与幼儿园共同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家园合作来改善、矫正幼儿的行为。

(二)正确对待幼儿攻击,及时教育与冷处理相结合,用专业的操作来科学地回应

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但调皮好动的孩子由于自由散漫,常引起一些教师的厌弃。同时具有攻击的孩子会有意无意地去破坏集体活动或游戏活动,所以,既不受同伴的欢迎,也常被老师家长疏远,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教师在发现幼儿的攻击后,一般采取及时教育的方式加以解决。当看到攻击时予以及时制止,行为消失后再正确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该行为的错误。这种及时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的幼儿渴望得到关注的目光,有时会故意用攻击试图得到教师的关注。关注的回应反而会助长他们发起攻击会受到被关注的念头,因此需要采取冷处理。所以运用冷处理态度回应幼儿攻击需要教师正确并针对不同情况合理运用。

(三)正确对待幼儿攻击,通过角色游戏、移情教育,用同伴文化引导知行规范

皮亚杰在论述幼儿规则意识时,认为与同龄人的讨论要比成人讨论更有价值。同时一个幼儿可能不怀疑地顺从成人的权威,而不进行严格的检验。这是“儿童话语系统内部”的“成人话语系统”与儿童世界语言系统沟通的两种状态表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价值引领存在着“负力量”,影视中的一些恐怖情节、暴力行为,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妖怪,那是生物界天敌关系、人类社会的正反对立关系,不同于幼儿之间的正常关系性质。

幼儿世界的知行价值标准基本接近,但有一些差异。角色游戏、移情教育是同伴文化引导知行规范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来展现一些幼儿攻击的镜头,呈现一个攻击的儿童形象,让幼儿讨论体验一下,意识到这样的幼儿错在哪里,同时感受如果自己是被攻击的幼儿会怎样。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感受攻击的不可取。表演结束后,教师不妨与幼儿共同构思一个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幼儿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幼儿的攻击。

(四)正确善待攻击的幼儿,通过个别教育的方式,解决不同幼儿的攻击

近二十年来,众多研究者对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成果一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仅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能力在迅速发展,同时开始把对他人的行为意图的知觉整合到自己的行为反应中去,即认知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健康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赞同,同时会自觉地调整、纠正其言行的偏差,使其朝着期望的要求发展。所以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在回应不同幼儿的攻击时,应该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合理解决攻击。对于平日较内向或偶然发生攻击的幼儿,教师通常会将其叫到一边单独谈话,询问其实施攻击的原因,用劝说开导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到行为的错误,而对于经常发起攻击的幼儿,则会采取批评教育并说理的方式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认识有精有粗,行为有实有虚。对于“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幼儿的攻击,要正确地认识和积极地引导,依据研究成果,顺应儿童性情,采取智圆形方的策略,每个拔节的姿态和“破茧成蝶”都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马开剑.对幼儿攻击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J].山东教育研究,2009(9).

[2] 贺琳霞.幼儿攻击的家庭预防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8(8).

[3] 吴霞波.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

[4] 于光芳.如何对待幼儿的攻击[J].甘肃教育,2008(7).

[5] 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