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公共视角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公共视角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很大一部分是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本文对经济增长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对现阶段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并阐述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对策

一、 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危害

目前,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很大一部分是对后人财富的透支,是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能源资源消耗偏高。2006年我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5.5%,但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比重却高得多,比如,能源消耗24.6亿t保准煤,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5%左右。

(二)执法监督力度偏软。“十五”期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项目与计划相比,仅仅54%的项目建成。而且,在修订这次水污染防治法前,造成水污染的企业,根据相关法律要求,最高的罚款也不会超过20万元,这对很多企业是九牛一毛,甚至低于污水处理的成本,不但很难对违法排污行为产生惩罚和震慑,甚至会适得其反起到鼓励和迁就的作用。

(三)环保投入比例偏低。按照《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应该是GDP的1.35%,但这个比例仍然是较低的,与我过实际环境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环境责任意识偏弱。为了减少治污成本,诸多工厂、企业都存在着“偷排”的行为,这样一来,水污染防治制度都成了一纸空文。

二、现阶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必须依靠经济发展。在如何有效地解决环境压力,破解环保难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应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法律层面应该有更高的设计。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要根据国情借鉴国外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二)公共政策需要进行综合创新。要使环保的倒逼机制能够顺利传导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中,就必须整体推进财税、金融、资源性行业的改革,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促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保护环境的政策充分融合,统筹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公共政策创新的条件下做到环保和经济的“双赢”。

(三)环境资源管理要探索新的改革思路。针对我国传统的环境保护体制及环保资源要素管理体制,我们需要转换观念,充分了解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和设计资源环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环境保护要规划好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同时,要区别和细化主体功能区下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功能区,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

(五)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保护环境的社会力量。

(六)树立绿色政绩观,重视绿色发展的政绩考核。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绩效管理体系,推动政府改革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七)形成科技创新机制,发展环保科技。根据目前的形势,应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前瞻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由技术创新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

(八)加大环保投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环保投资,促进产业环保化,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环保投资不仅能够通过普通投资的作用途径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促使生产技术环保化,提高环保技术水平,进而在既定环保规制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九)发挥治污减排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治污减排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推手,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向技术和效率导向的内生型增长(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增长模式)的重要推动力,是扭转经济增长依赖过去靠资金和资源高投入粗放型增长的主要约束条件。

(十)转变解决环境问题的末端治理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现实意义

了解、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寻求它们合理并存的解决方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

其次,在个人意识上,已经有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文明进步的同时不忘自然,而且这类人的数量正急剧增加。

第三,在总体人类意识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已代替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此外,环保这一角色已从过去减轻社会负债,转化为创造社会的资产。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环保汽车、环保电池、环保灯泡等等,都是集环保和经济效益于一身的新兴产业。这就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共存并且达到双赢的。

事实告诉我们,唯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才是人类通向文明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璐.《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柯泽东.《环境行政管制原则之法律分析》,[台湾]《台大法学论丛》第20卷第1期

[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给中国政府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建议[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5:279一281

[5]姚建著.环境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996年一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雷瑜(1989-),女,汉族,四川渠县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