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人JBB50型胶订包本机几大棘手问题巧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人JBB50型胶订包本机几大棘手问题巧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印刷行业中,胶订是目前最主要的书刊装订形式,胶订包本机也就成为国内书刊印刷企业的常见“装备”,其中又以生产速度为4000~7000本/小时的椭圆型胶订包本机最受欢迎。但在书刊印刷生产中,任何设备的设计制造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实际书刊装订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也难免受原材料、工艺流程等因素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设备操作者应该针对企业生产与自身操作需求,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加以优化改进和革新,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机器效能。

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对北人jbb50型胶订包本机的多年操作经验,分析JBB50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几大棘手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求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保证封皮顺利出仓

如何保证每一张封皮都能顺利地从飞达仓出仓,进入导轨并运动到托打平台上,与铣好书脊上过胶的书芯挤压黏合,这一过程是胶订包本机操作的一大关键点。

1.双张控制钉尖调节

JBB50针对封皮出仓采用了独特的立式飞达仓和滚筒叼牙出封皮设计,但因为国内选用的封皮纸张定量一般比较小,即用做封皮的纸张“薄而软”,加上覆膜时由于纸张的丝缕方向不同,纸张和膜两种不同介质通过热处理结合在一起,所以封皮几乎都会产生荷叶边、卷曲等严重变形现象。而把这样又软又变形的封皮竖着放入飞达仓,同时保证其能连续不断地逐一出仓,的确有很大难度。

因此,在JBB50上进行封皮出仓调节时,需要注意,在将封皮立放后,要将封皮堆的上纸边靠双张控制的一侧伸出的钉尖调节至合适位置。如果钉尖调出太多,当叼牙咬住封皮运动时,封皮会受损,有时封皮上纸边也会产生卷曲,导致无法顺利出仓;如果钉尖调出太少,双张控制的灵敏度也会下降,有时整个封皮会向里倾斜,将叼牙垫走位置,此时再重新调整叼牙会比较耽误时间。

而巧妙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把安装吸嘴的长板铁条两端固定螺丝的丝眼开长,把长板铁条尽量向上移,将立放在飞达仓里的封皮堆积向下移一个平面,这样当吸嘴运动至刚吸住封皮时,如图1所示,可看到圆吸嘴的上侧和封皮上纸面平齐,这样由于吸嘴吸住封皮纸堆并向里倾斜,而叼牙与纸堆之间有一定距离,因而不会跑位。

2.吸嘴安装

胶订包本工作中,有些操作者会在封皮出仓时安装4只吸嘴,如图2所示,在两叼牙中间装2只吸嘴,两边再各装1只吸嘴,由于中间部位有2只叼牙,在工作中运动到刚接触纸边时,如果封皮不平直(尤其是遇到封皮用纸较薄或纸边扭曲时),就很难顺利完成封皮出仓过程了。

其实,JBB50在加工任何尺寸的封皮时,只需3只吸嘴,如图3所示,在两个叼牙之间并排安装了3只吸嘴即可较好完成封皮出仓工作。这样的话,3只吸嘴并排装在同一平面,并同时吸住封皮,这样吸咐面积大,力量均匀,封皮上纸边能够平直地向前移动,叼牙也更容易叼住封皮并继续运动,完成出仓过程。

3.封皮卷曲问题解决

封皮出仓过程中,经常出现当最里边一张封皮被叼牙咬住向上运行时,由于纸张相互黏连没分开,而把第二张封皮也拉了起来,从而容易使封皮产生卷曲的现象。但这个问题也可巧妙解决,只要在封皮放入飞达仓之前,将封皮向飞达立板面立放方向竖向压几道折痕,同时把封皮立放好后,上边用一压板压住堆积的封皮即可。但需要注意,压板的压力要合适,以刚接触到纸堆上边缘为准。有时封皮不一定需要竖向裁切成同一尺寸,要根据其高矮通过点动纸台升降来进行适当调节。

巧妙解决压痕问题

封皮在经过压痕工序后,会产生挺直、宽窄一致、深度适中的痕线,而这是书刊书脊成型美观的关键。一些型号的胶订包本机会将压痕装置安装在轨道上方,这样只有当每一张封皮进入特定轨道区域时才能进行压痕工作,压出的痕线易于控制。

但由于JBB50的压痕装置安在轨道之前,这样完全靠2只叼牙交接时间的早晚以及走纸轮压力轻重这两项参数来调节痕线,同时要将众多走纸轮调节到压力一致绝非易事,尤其是当封皮的裁切尺寸不完全一致时,还要停机调节2只叼牙的交接时间。但若不调节妥当,胶订出来的书刊容易产生痕线“丢头甩尾”、宽窄不一致、歪斜等问题。因此,很多操作者干脆不用压痕装置,但这样书刊裁切胶订后的书脊不平、胶层也不均匀。

其实,产生上述压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封皮在出仓时不稳,经常钻到两边挡板和立板的缝隙里,这样封皮就歪斜着出仓,压出的痕线自然就不正。因此,压痕的关键是封皮出仓时保证平直向上走,无扭、皱、卷边、倾斜等现象,这样包出的书脊就会很美观。而我们完全可以巧妙解决这个问题:即在两块挡板的横向焊接一块铁片,如图4所示,这样操作者只要把2只叼牙调节螺钉拧紧且无须再调,然后调节堆纸台的斜度手柄就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了。

巧妙解决拉丝、脏背问题

铣过书脊的书芯会送至胶轮处上背胶,通过断胶轮控制刮胶板,留下书芯应上胶的长度,再刮掉多余胶液。这个过程中,操作者对断胶参数的调节显得十分关键,因为如果断胶过早,就会使书芯没有充分上胶,裁切后会有空头现象;如果断胶过晚,会使上到书芯的胶液过多,在书芯送至托打平台与封皮黏合成型挤压时,多余胶液会挤出到平台顶板面上,形成拉丝,且越积越多,出现垫背、脏背现象,而落到传送带上又会把皮带黏脏,因此不得不经常清理传送带,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生产进度。因此,有的操作者干脆把书夹子调到和托打平台左边的刃面对齐,把书刊规矩边让出平台,这样托打平台和书芯挤压不在受力中心点上,使托打平台调整的难度加大。

对此问题,笔者的解决办法是:直接将托打平台托板左边去掉一部分,这样书芯和封皮黏合挤压时,正好规矩边在顶板边沿上完成,这样胶液就不会受力挤出,工作效率较高,裁出的书刊成品胶层也很漂亮。而具体托板去掉多少较为合适,就需要一些经验了,操作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尝试着一点点调节(笔者建议去掉12.2mm)。

在去掉托板后,还应重新调整设备零点位置。具体方法是:将平台顶起,凸轮转到高点,即在平台托板刚要和书脊顶上时,将书夹链条和主轴分离,让书夹右边刃面和所去掉后的托板左边刃面对齐或多出几毫米,再顶高平台,将凸轮拔出并转动一个齿距,再重新装入即可。

巧妙增厚胶层

书刊胶订裁切后,要求有抗拉力,而抗拉力大小主要由上胶多少决定,胶层厚,抗拉力就大。而当书芯到胶轮上胶时,书芯只与胶轮的一个切点面接触,时间较短,随着胶轮的转动,本来上到书脊上的胶液,也会随胶轮转动而被惯性拉下一部分。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只胶轮的右侧面上加装一个挡杆,这样在书芯运动到胶轮上方上胶时,会在下边形成一个“胶池”,加长书芯的上胶时间和接触面,胶层自然就厚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挡杆安装位置时一定要多实验,争取找到最佳位置,如在图5上的A点或B点安装时,上胶效果就不一样。

快速改规矩

JBB50出厂时有10块加高书夹的铝板(即加高板),用于加工尺寸大于32开的书刊,但在设备再加工32开以下的书刊时就要拆下来。随着目前书刊印刷企业所承接业务的短版化趋势日渐明显,企业对设备操作灵活性、简便性的要求也愈发强烈。试想如果操作者需要经常拆装这么多加高板,就会浪费大量时间。而我们也巧妙解决了这个头疼问题:如图6所示,只要在书夹左侧圆固定轴处的右侧面向右375mm处加装一个直径6mm、高40mm的螺钉(笔者经反复验证,确定这个螺钉的长短、位置适合所有不同规格书刊的加工),这样改规矩时就不用逐个拆装加高板了,可大量节省准备时间,且方便、快捷。

小改动让斜齿轮变耐用件

JBB50中有一大易损件,相信许多操作者也是深有体会的,那就是连接带动传送书刊的大皮带和小皮带的一对斜齿轮,这对齿轮由于受到磨损而常常过早损坏。笔者所在单位配置的JBB50,购入后前两年内这对斜齿轮就已经更换了3次,不仅更换费用高,还耽误生产。

为解决这一“隐患”,笔者及多位同事经反复调整、改装,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扭矩为“撇”字型的齿轮装在前面(笔者所在单位原机装在后面),将机器的打油输送管连接一根引到该传动齿轮的上方,使齿轮工作转动时能够,这样齿轮就不易损坏,变成了耐用件。这个方法收效很不错,建议大家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