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不是一个人在吐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不是一个人在吐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晓松最近又火了,倒不是被人翻起他去年酒驾入狱的旧账,而是因为一条道尽职业辛酸、吐槽人情冷暖的微博。在网友的围观戏仿之下,2012年可供媒体年终盘点的微博体又多了一条——高晓松体。

高晓松体一切发生得有点偶然,舒淇不过是在微博上力挺甄子丹“敬业认真”,就遭遇网友的言语攻击,甚至被人揭起昔年“旧伤疤”,遭遇堪比“躺着中枪”。高晓松发微博力挺舒淇,感慨娱乐圈的人情冷暖。这条在凌晨三点的微博,却触动了网友们敏感的神经,除了大量的转发评论外,网友们还仿造句式抒发各自行业的职场凶险,感叹混迹其中的艰辛不易,拟出了N个版本的“高晓松体”微博。

从一个人吐槽到一群人吐槽,“高晓松体”引发的网民职场吐槽,被认为是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认同、缺乏尊重包容的表现。微博上自嘲式的吐槽狂欢,其实也是职场人的一种发泄渠道:因为人人都有话要说,有牢骚要发,高晓松的微博不过是个引子。

《职场》杂志副主编王舒婧认为,高晓松体的走红,正好印证了传播学中的“引爆流行”的相关法则。“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提出,引爆流行的三个法则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以及环境威力法则。‘高晓松体’的走红,其实就是这三个法则的体现。显而易见,作为知名音乐人的高晓松,本身就很有影响力,也即是马尔科姆所说的‘个别人物’,或称作‘打哈欠’的人——我们都知道‘打哈欠’的传染性惊人,都不用看见别人打哈欠,仅仅是写出或者说出这三个字,就已经让人哈欠连天了。其次,高晓松选择的传播形式和微博这个平台,本身就有很强的‘附着力’,便于被大众发现、传播、模仿和再生。”

至于“环境威力法则”,王舒婧认为这一点对任何事件的流行都极端重要。“从环境上来看,‘高晓松体’的走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职场中有太多‘压力山大’的人,有苦想诉,这是高晓松体引发共鸣的基础。这个社会呈爆发式成长,想要跻身其中不被落下,我们只能拼命跑。在这个过程中,太多人根本来不及考虑自己的理想和方向,或思考灵魂是否跟得上脚步之类的问题,当然也谈不上幸福感。所以他们越过越累,越累越想倾诉,形成一个压力的集体恶性循环。第二,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在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并在这种‘感同身受’中做自己的情绪宣导。所以高晓松说娱乐行业的不易,我们就联想到了自己身处行业的酸苦辛劳,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吐槽’”。

王舒婧认为职场吐槽不是件坏事,因为我们很多人都缺乏一个可以说“国王的耳朵是驴耳朵”的树洞,结果就会导致“踢猫效应”——把坏情绪从职场带到家里,既想发泄又不便发作,正巧看见家里养的猫溜溜达达走过来,于是上去就踹了一脚。结果猫受伤了,孩子看见了大哭,太太又因此生气,于是弄得自己更憋屈,更加有苦说不出,然后进一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情绪——其实很多事儿找人说出来就不是个事儿了,自己憋着才容易成为隐患。

“吐槽”这件事如果吐得好,可以有利身心健康。英国基尔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理查德·斯蒂芬斯做过一个测试,他让64名受试者把他们的手放进冰水中,其中有一次可以让他们自行选择爆一句粗口。结果发现,爆粗口增强了被试者在相同测试时间内的疼痛耐受力,他们觉得测试时间变短了——这个例子极端了些,但它能够很好地证明吐槽的必要性。当然,不是说吐槽就意味着要骂脏话或者说别人不好,但它多多少少可以扮演我们情绪这口高压锅上“压力阀”的角色,锅里的压力过大时,把它拧开,释放一些压力出来,就内外平衡了。

“抱怨”、“飙脏话”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吐槽,那更像是去垃圾站倒脏土。这么说吧,提供吐槽的地方应该更像医院,而不是垃圾场。吐槽最佳的方式是说“病情”,比如“我后脑勺疼”,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他妈后脑勺真疼”,但绝不是只说“他妈的!”——那就没意义了。因为听的人由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你的“医生”,你也不会因为飙了几句脏话而让自己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心里更有谱。所以,学会吐槽,这也是门生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