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课例对比看数学课堂的历史变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课例对比看数学课堂的历史变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参加了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听了多节参加评比的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的课,也参与了其中一堂课的磨课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无意间看到1995年4月刊登在《湖南教育》时任江苏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校长、特级教师盛大启的一节《积的变化规律》的课例。自然而然地就把2013年的课和1995年的课进行了对比,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地方。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1995年、2013年的课,都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产生的,都是在当时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的,没有要比出孰优孰劣的意思。而且盛大启老师在当时是特级教师,课例还刊登在省级刊物《湖南教育》上,所以盛大启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的课例在当时肯定是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

笔者把2013年的课和1995年的课进行对比,主要是想看看我们的数学课堂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否是趋于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变化。

为了表达方便,1995年的课例下面简称为A,2013年的三节课例简称为B、C、D。

一、引入环节

A课:1.布置学生在课本上把例6的表(如下表)填写完整,然后指名说出填写结果。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

B课:1.口算2×3= 2×6= 2×18= ;20×6= 10×12=

5×24= 2.独自练习后反馈校对。观察比较这两组算式的异同点。(积变化、积不变)3.今天我们研究第一组算式,积的变化规律。2×3=6,2×6=12,2×18=36

C课:1.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20×12=240,在乘法算式中,20、12、240分别叫什么?(板书:因数 因数 积)2.计算20×36长方形的面积,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3.计算20×60长方形的面积。4.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0×12=240,20×36=720,20×60=1200。

D课:1.涂色。方格纸每格长度是8厘米,宽度是2厘米,把其中一小格涂上阴影,计算阴影的面积。2.再涂上一格,面积是多少呢?3.再涂上一格,面积是多少呢?4.如果再画下去,想象并回答:现在涂阴影的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差异:选择了不同的逻辑起点。恰当的教学起点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A课前面有复习环节,看似降低了教学起点,其实不然。因为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是通过观察的方式,在A课中的表格里面让学生自主观察得到积的变化规律不难,但让学生真正理解规律的内涵,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甚至推广到其他的乘法算式时,难度就增加了不少。

B、C、D课的教学起点的把握上相对低一点,让学生纵向观察三个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C、D两课更低,提供了长方形帮助学生直观体验,再观察算式,给学生架起了脚手架。

二、形成规律

A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①从左往右,逐条提示进行观察,得出结论;②从右往左,逐条提示进行观察,得出结论。

B课:观察比较,形成猜想。2×3=6,2×6=12,2×18=36 1.观察第一组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怎样的变化,积也发生怎样的变化?2.形成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C课: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0×12=240,20×36=720,20×60=1200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也跟着×( )。

D课:8×2=16,8×4=32,8×6=48,8×8=64,8×10=80……1.改长宽为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面积为积,现在你能说说刚才这一变化规律吗?2.生:……3.师: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11,积×?一个因数×15,积×?一个因数×100,积×?4.师: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a,积×?……

差异:独立思考,学会表达和倾听,形成猜想和熟练地进行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哪个更重要的取向不同。这是两个时代课中最大差异之一。现在,也就是B、C、D课是取前者。

这是时代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的一种表现。社会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较好地发展,当然设计的活动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会思考、能表达、有想法、能解决问题这是作为人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些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落实。因此,在新授课中我们要注重过程,再设置练习课,注重“双基”落实。

三、验证规律

A课:观察表格得出的规律就是正确的规律,转而进行了练习。

B课:1.学生举例来验证规律。2.有没有不成立的例子?3.你有没有其他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4.学生再次举例验证。5.再次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加上几或减去几,积也加上几或减去几。6.学生举例验证。7.师:如果找到了反例,我们就说规律不成立。

C课:1.这组算式有这样的规律,那其他的乘法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不能确定,那怎么办?2.举例验证。(教给学生方法)3.他举的例子有这样的规律吗?你们怎么看出来的?4.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也跟着÷( )”5.独立举例验证。6.全班交流,得出规律。7.把两句结论进行合并。

D课:1.举例验证。2.学生思考后口头举例。反馈,教师板书。3.学生自己举例。4.应用规律。(1)8×25=200,那么(8×6)×25=200×( )……5.迁移:那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会对吗?6.学生举例验证。7.质疑:另一个因数除以几,可以是0吗?为什么?(0不可以做除数。)8.应用规律。

差异一:举例验证规律。A课中当师生共同完成对表格的观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就认为这是正确的,教师不再作处理。B、C、D课中规律的呈现是学生猜想出来的,只在一组算式中成立,需要在其他组算式中验证,方成为正确的规律。具体验证过程见右图“B、C、D课规律验证过程”,所不同的是,B课的验证过程比较完整,C、D课只进行了乘和除两种情况的验证。

我们看到,学习方式的选择是1995年课和2011年课最大的区别。

差异二:合情推理,也就是归纳类比推理能力的培养。A课中没有合情推理的环节设置,所有的规律都是在表格中或算式中观察发现的。在B、C、D课中,当完成第一猜想的验证后,教师都采用了合情推理来引出“猜想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让学生继续来验证。B课更是引导学生推理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加或减几,积是否也加或减几”的猜想,把合情推理做到了极致。

B、C、D课规律验证过程图

我们看到课堂教学始终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本质展开教学,“材料简单,过程丰富,结果深刻”是现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的诉求。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安市博世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