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婴儿依恋类型与成人后的恋爱关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婴儿依恋类型与成人后的恋爱关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依恋是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很类似于婴儿依恋关系。本文介绍了依恋的发展过程,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全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早期依恋对成人恋爱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婴儿依恋类型 成人恋爱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53-02

一、依恋概念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我们平时所说的恋爱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在本质上都植于依恋。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贝提出的依恋理论将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无分化阶段(出生至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第二,低分化阶段(3-6个月)。婴儿继续探索环境,开始识别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人,对熟悉的人表现为更敏感。但此时的儿童虽然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仍旧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第三,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左右至2岁半)。从这个时候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同时,陌生人出现孩子会显得谨慎、恐惧。第四,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左右)。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幼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他们已经理解父母离去的原因,这样的分离焦虑会降低了。亲子之间的合作性加强,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或拉住他们。

三、婴儿依恋类型

A型为焦虑-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的态度。

B型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恼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C型为焦虑-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D型混乱型。这种类型的婴儿往往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他们在与父母重逢时,会有一系列混乱、矛盾的行为,有的在父母抱起她时,她还看着别的地方;有的是对父母的出现毫无表情或者很沮丧;还有一些在平静后突然又哭起来或表情非常古怪,动作冷冰冰的。

四、婴儿依恋在跨文化研究中的进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依恋研究的一个热点,它从不同文化特点的角度充实和丰富了依恋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如表1显示: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的不同教育环境中,A、B和C 的类型分布各不相同:并且在依恋行为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婴儿也有明显不同的行为。在西方文化中,儿童1岁时,母亲就开始强调独立和自主,她们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依恋情感,也鼓励自主探索,因而美国和德国的依恋类型和行为差异不像别的文化那么大。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中的婴幼儿在四种依恋类型的分布比例上是不同的,这可能反映了育儿方式的文化差异。例如,德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回避型依恋,因为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不喜欢过多的身体接触,很少让陌生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大量的日本孩子表现出抗拒性依恋,日本母亲更强调社会规范,不像美国父母那样更鼓励孩子的探索。而在以色列,儿童是被放在一个统一的养育院进行照顾的,父母参与照顾的程度是非常低的,使得不同类型的依恋分布相差不大。在中国,由于存在独生子女的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也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有研究表明,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是不同的。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的情绪表达。

五、早期依恋对成人恋爱关系的影响

(一)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简称SS)

20世纪60年代,Ainsworth首创这种测验来研究婴儿的依恋,它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发展心理学家Ainsworth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她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二)成人依恋访谈(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1985年Nancy Kaplan和Mary Main设计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是测量青少年和成人依恋表征的主要研究方法。AAI是一种半结构化的访谈,要求参与者对童年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失去依恋对象、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及这些经验在个体发展及个性形成中的影响作出描述和评价。

(三)Hazan与Shaver对成人后恋爱关系的研究

并非巧合的是,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很类似于婴儿的依恋关系。Hazan和Shaver要求成年被试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哪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A.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和Shaver发现,成人类型的分布情况类似于婴儿。换句话说,在成人中,约百分之六十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段)、约百分之二十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段)、另有约百分之二十把自己描述为焦虑-抗拒型(C段)。

儿童时期的依恋类型与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建立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这样并不意味着如果你童年时没能建立安全的依恋,成年后就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也有研究者数据表明,有30%的年轻女性在三年内改变了自己的亲密关系类型。

如表2显示,安全型表现出来的是,照顾者对其的需求通常能迅速满足他的需求,所以他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独立地寻求朋友和家人的帮助;回避型个体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感,出于保护自己,不愿意过多地受到别人的关注,与照顾者的关系不亲近或者是自力更生。矛盾型个体自我概念较强烈,通常会显现出消极的情绪,这可能是由于照看者的行为不一致造成的。

总而言之,早期依恋对个体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安全型依恋能够拥有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非安全依恋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因此,从娃娃抓起,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让他们对社会信任。

六、依恋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的解释――依恋的内部活动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

(一)依恋的后期发展

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婴儿从早期健康而安全的依恋关系中获得爱、安全感、信任和温暖,为今后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由不敏感父母带大的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相比,由敏感父母带大的安全型依恋儿童更可能发展出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知道,无论自己表现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父母都能接受,所以他们会直接、公开地表现自己的情绪,也会对他人的情绪作出回应;回避型依恋的儿童有自己的情绪表现被拒绝的经历,尤其是对于消极情绪,母亲给予最少的回应,因此,为了避免被遗忘或是被断然拒绝,儿童形成一种隐藏任何苦恼痕迹的策略,并且对积极的情绪也要克制,因为积极情绪常常意味着孩子想要与他人交往,而他人可能并不愿意回应。反抗型依恋的儿童明白,他们的情绪表现得到的反应不一致,所以其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因此,他们形成了夸大表现的策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父母的注意力。[1]

研究表明,在1-1岁半期间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到2岁时会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更复杂和更有创造性的象征性游戏。而方向混乱型依恋的婴儿到了学前期和学龄期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攻击行为。早期的依恋模式及依恋质量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因此可能会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

(二)依恋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的解释――依恋的内部活动模型

为什么早期的依恋类型会对儿童的后期发展产生非常稳定而深远的影响呢?鲍尔贝和布雷斯顿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解释。[2]他们认为,婴儿在与照顾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第一种内部工作模型,这是一种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表征,用以解释事件和形成对人际的期望。如果婴儿得到敏感而恰当的照顾,他们会认为他人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从而形成对他人的积极工作模型。此外,婴儿还会发展出一种针对自我的工作模型,它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婴儿在需要时候能吸引他人关注和寻求他人安慰的能力。

总之,这种亲子关系的内化会成为人格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内在工作模式或期待中的依恋形象。

【参考文献】

[1](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215-216页.

[2](美)戴维•R•沙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425-4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