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与QTc、QTd的相关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与QTc、QTd的相关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qtc的关系。 方法 选择88例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比较不同BNP浓度CHF患者的QTc和qtd的差异,QTc及QTd与BNP浓度的关系。 结果 不同BNP水平QTc及QT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QTc及QTd与BNP浓度均呈直线相关(P < 0.05),且QTc与QTd呈直线相关(P < 0.01)。 结论 CHF患者BNP浓度与QTc间期有很好的相关性,两者联合能提高预测CHF患者的不良预后。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QTc间期;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039-0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致残、致死率较高,临床发现C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增高和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可引起心脏猝死, CHF患者BNP和QTc水平检测能有效预测心脏猝死[1]。本文探讨CHF患者血清BNP水平与QTc关系的变化规律,以探讨指标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南阳市医专一附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8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8例,年龄38~86岁,平均(65.3±10.2)岁。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受损、心脏瓣膜疾病、低钾血症、高血压、心脏起搏器植入及无法测定QT间期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实验室监测,测量血压,记录心电图改变。所有患者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样2 mL,送检化验室,测定BNP。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纸速恒定为25 mm/s,计算机计算QTc间期。测定每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QTd值是用最大的QT间期减去最小的QT间期。T波终点的判定参考文献[2]。心脏彩超由彩超室进行,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BNP水平患者QTc间期及QTd比较

根据患者BNP水平差异将患者分为4组,A组(< 1 000 pg/mL),B组(1 000~1 999 pg/mL),C组(2 000~2 999 pg/mL),D组(> 3 000 pg/mL)。

不同BNP水平QTc及QT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组与A组相比QTc及QTd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患者的QTc及QTd与BNP浓度均呈现直线正相关(P < 0.05);各组患者QTc间期与QTd呈现直线正相关,即QTc越宽,QTd越大(r=0.452,P < 0.01)。见表2。

3讨论

BNP是心室超负荷时的特异性指标,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心室张力增加时促使其合成分泌。袁方等[3]研究认为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左室收缩功能的下降而升高。监测BNP水平能直接反应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改变[4],可以看出BNP可用于了解CHF患者病情进展状况,了解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指导临床用药。CHF患者不同BNP浓度QTc及QT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HF患者心肌缺血,心室壁张力变大,引起BNP升高,随着BNP浓度的升高QTc也随着升高,QTcd延长是心律失常性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5],是引发室颤及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极易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毛懿等[6]认为不能单纯依据QTc延长诊断心力衰竭,因为QTc延长滞后于BNP水平的升高,当患者的BNP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后,QTc才会逐渐延长。QTc延长只是心力衰竭病情紧张的标记之一。血浆BNP水平能及时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对诊断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表明:随着CHF患者BNP浓度的增加,患者QTc、QTd都逐渐增加,脑钠肽浓度与QTc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BNP浓度增加越明显,其差异越明显;并且各组患者的QTc及QTd与BNP浓度均呈现直线正相关(P < 0.05),两者联合能有效预测CHF患者的不良预后。

总之,通过测定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客观的评价CHF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直接反映CHF患者心功能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及评价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志兰,韩风波.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 31(5):2642-2644.

[2] 壬成,谢振武,曹闽京,等. 健康国人QT间期离散度的检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6):360-362.

[3] 袁方,方唯一,张敏,等. 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1149-1150.

[4] 张秀梅. 急性心肌梗死血浆BNP水平与QTc、LVEF和LVEDd关系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2011,33(9):1315-1316.

[5] 汤建武,,童元焱. 慢性心力衰竭与QT离散度关系的探讨[J]. 当代医学,2010,16(12):62-63.

[6] 毛懿,杨跃进,张健,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和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8):218-222.

(收稿日期:2012-11-12 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