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三复习要回归“标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三复习要回归“标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三语文复习常常会重视研究《考试说明》,却不太重视从《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检视复习内容。《考试说明》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课程标准》与《教学标准》的忠实体现。本文从江苏省《考试说明》与《教学标准》的具体对照中指出回归标准”是高三语文复习的常识。

【关键词】考试说明;教学标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回归标准

江苏省高三语文复习一般都会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但是很多人可能会遗忘《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是“使广大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精神,切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要求,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特别制定的。可以看出它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具体化。《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制定的标准必然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高三语文复习回归《教学要求》就是回归《课程标准》,也是回归复习的常识。

二、具体细化

下面我选择《教学要求》中“阅读与鉴赏”这一部分与《考试说明》对照,来说明“考试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一)阅读与鉴赏的指向:“立人”

《考试说明》中具体落实《标准》中“感受与鉴赏”的要求是:“中外又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要求学生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在2009年江苏卷的《上善若水》和2011年的《这是你的战争》中有明显体现。《上善若水》借都江堰的建造科学,功效持久以及治理都江堰人的功绩说明最高的善就如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竞高下”。这种“上善若水”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底蕴。《这是你的战争》强调个人的追求在于国家大义、民族危亡之际的取舍,体现了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指向《标准》的。

(二)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整体”

《标准》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应在《考试说明》中就是:“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几年高考题加重了对这类题目的考察,其目的就是强化《标准》在日常教学中的指向作用。请看以下题目:

1.《麦天》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2007年);2.《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2008年);3.《都江堰》: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2009年);4.《谈静》: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5分)(2010年)

这一块是近年高考中尤其注重强调的题型。从能力上来说,这是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贯彻“整体阅读”,即“整体”―“局部”―“局部”;“综合”―“分析”―“分析”的阅读过程。

(三)阅读与鉴赏的重点:“内涵”

《标准》中提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看《考试说明》中指向更明确:“‘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2010年的《溜索》最后一题是此类要求的典型体现: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这道题目的参考答案是: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人物、动物乃至峡谷在这里都需要学生能从形象的角度出发,注意内涵的“多义性”和“象征性”。

三、尊重常识

江苏省语文课程可以依据的纲领性文件应该有三个: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江苏省考试院颁布的《江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标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实施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教学要求》是基于对国家《标准》的理解,结合江苏省高中语文的必修和选修教材如何具体教学而制定的;《考试说明》是从试题与能力考查的角度明确了“考试考什么”,实质上也是进一步验证了专家所说的“老老实实按照常识教书”“按照《课程标准》教书”。我想,语文教学要基于《课程》,从学情出发,这应该是常识。我也相信只要基于这些常识肯定知道三年哪些该教,哪些不应该教。这样也就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只要基于“常识”去教,高考方向也不会错,成绩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