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导学案要突出“四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学案要突出“四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导学案教学法应运而生,成为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法宝。然而,导学案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导学案,编排不科学、结构不合理、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等较为突出。笔者以为,一份好的导学案要突出“四导”,即导读、导思、导练、导行。

一、导读

所谓导读,即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一步对后边的各个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导读是课前预习的一部分,它包括粗读和精读两个环节,其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1.粗读

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本节课的中心及主要内容。如在导学案中可通过“本框的主题是什么?”“围绕主题,主要讲述了哪几个问题?”等题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2.精读

精读是从宏观走向微观,深入到知识体系内部,定性把握各个概念和原理。在导学案中一般根据教材知识序列,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以填空题或直问直答型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二、导思

所谓导思,即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导学案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巧妙设置既科学又灵活开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将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在导思阶段,要通过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深入思考,以达到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

1.课前思

主要侧重于对知识要素的理解,做到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楚基本的原理或道理。在编写导学案时,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缩放外延、增删条件、偷换概念、片面极端等方式,编制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题或辨析题,让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辩论,以获得对知识相对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2.课中思

主要是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内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取舍、学会反思。如果自己错了,就要立即更正;如果他人的见解或观点更有创意,要积极吸收。要勇于、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检讨失误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正面强化。

3.课后思

主要是反思和总结,具体有四个方面:一是回忆、思考,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形成知识树;如要求学生绘制知识结构图,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等。二是由此及彼,发散思维,记录下自己的新看法、新观点、新疑点;“学,而后知不足”“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导学案中可设置“我的新疑问”这一栏目,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前行。三是反观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社会现实问题;在导学案中可设置“时事阅读”这一栏目,提供相关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现实,并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四是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让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导练

所谓导练,即引导、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在严格科学的训练中,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活化对知识的运用,内化对知识的建构。导练可以分了解性训练、理解性训练、巩固性训练、方法性训练四个层次。

1.了解性训练

本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使学生知道“是什么”。题型一般以填空题、判断题、简单的选择题、直问直答型简答题为主。这类题目一般用于课前预习。

2.理解性训练

本训练的目的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知识,即懂得“为什么”,题型一般以材料式或情景式选择题、图表式或引文式简析题、思辨式判断题等为主,它一般以课堂教学中的即讲即练的形式出现。

3.巩固性训练

本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运用力。根据遗忘规律,知识在它习得的最初阶段是最容易遗忘的,因此,进行巩固性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巩固性训练一般以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形式出现,题型相对比较全面,题量以30~45分钟完成为宜,教什么就练什么,突出教、练一致。

4.方法性训练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方法性训练的主要目标。解题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尤其在当前的考试模式下,解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升学、升入哪一类学校的问题,因此在编写教学案时,要突出解题能力的训练,要从以往的高考题、模拟题中精选经典题做例题,通过学生尝试解题、教师示范解题、学生学后自主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做到规范答题、科学答题。

四、导行

所谓导行,即引导、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发生我们所希望出现的变化。这里的行为首先是指学习行为,即通过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在本框学习中,我最为自豪的是”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其次,这里的行为还包括个体对社会的行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行就是要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亲近社会的行为。在导学案的编制中,我们可以以“信息点播”的方式,适当引入鲜活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讨论、分析,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了解社会,理解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都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