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通胀下的政策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通胀下的政策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货币政策面临长期紧缩压力

通胀已成为长期存在的压力时,政府防通胀任务也将变得更加艰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2010年12月,中央就2011年经济工作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正式转向“稳健”。此次政策基调的转变符合预期,短期内“紧货币、宽财政”可以保证经济增长不过度下滑,防止通胀过快上行。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刘易斯拐点”已经形成,货币增发也非一朝一夕,货币政策面临长期紧缩压力。

国际经验表明形成刘易斯拐点以后,货币面临收紧压力

对比日本、韩国的情况,发现两个国家在经过刘易斯拐点以后,都存在较长时间的货币收紧的阶段。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经历过“刘易斯拐点”后,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迅速,而通胀压力使得日本政府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而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刘易斯拐点”后,货币政策紧缩。因而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采取偏紧的政策,以防止“刘易斯拐点”后的较大通胀压力。

加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应对通胀的政策方面,我国历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2008年,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的宏观政策基调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直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宏观政策才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了应对上轮通胀,央行曾在2007~2008年的两年里,15次上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利息率,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收缩流动性。同时,为应对物价节节攀高的局面,政府同时提出了包括大力发展生产、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加快健全储备体系、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在内的九大措施,以增加短期效果。

2010年,为应对本轮通涨,中国已经采取了行动。央行已经在2010年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国务院也出台了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稳定消费价格的16项措施。各部委纷纷采取组合拳,管控力度之大实属罕见。这些政策从短期来看,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但当通胀已成为长期存在的压力时,防通胀任务也将变得更加艰巨,需要灵活运用更多有效的政策手段。由于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8.5%,进一步上调的空间虽然存在,但非常有限。历史证明负利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太长(上轮通胀负利率持续20个月,为15年来最长),因为长期的负利率将会导致居民储蓄受到严重损失,导致资金寻求更多的保值渠道,进而诱发新的物价上涨。而自2010年2月份以来,中国CPI就再次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进入了负利率时代,目前已经持续了一年。因此建议进一步采用加息这一价格型工具。到2011年年末,考虑将一年期存款利息增加150~200个基点,以确保负利率消失,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缓解通胀压力。另外,应当减缓货币发行的速度,建议将2011年的M2增速目标由2010年的17%下降到15%~16%左右,新增贷款由7.5万亿元下降到6.5万亿~7万亿元。

加息不是引发热钱流入最直接的原因

判断热钱是否会流入中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宏观经济整体情况;二是资产价格预期情况;三是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情况;四是各国的息差水平。目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较好,资产价格上涨预期仍然存在,人民币升值也在加快,相比于前三个原因,加息既不是引发热钱流入的最重要因素,也不是唯一因素。

相反,通过提高利率,可以一定程度上打压资产泡沫,让经济增长理性回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前两个因素对热钱流入的影响,缓解热钱流入的压力。从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加息伴随着一定热钱的流入,也是多种变量博弈的结果,只把热钱流入归因于加息政策,而因此认为不应该加息,似乎有因咽废食之嫌。

避免货币收紧过快带来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无论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都会对企业的利润率造成影响,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紧张,造成利润率下降。2007~2008年6次加息周期以后,企业利润率下降明显。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约为40%,而2008年这一指标降为约15%,如果考虑到下半年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那么仅2008年上半年的企业利润增速也下滑到20%左右。因此为了减缓加息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央行应尽量选择非对称加息。

在2010年10月19日的加息中,央行采取的是让较长期限的存款利率提高幅度更大的非对称加息。其中,两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46个百分点,从现行的2.79%上调至3.25%;三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52个百分点,从3.33%上调至3.85%;五年期存款利率提高0.60个百分点,从3.6%提高至4.2%。贷款利率方面,一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仅提高0.20个百分点。如此加息,可以减缓加息给企业贷款带来的压力,防止利润过度下滑。

通胀失控才是引发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

虽然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都会引起投资者恐慌,但通胀失控才是引发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从历史情况来分析,一般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将大于准备金率的上调,但是何时引发下行拐点仍无法确定。2007年,央行一共加息6次,而对股市的打压影响直到第5次加息之后才真正显现。因此,流动性过剩和热钱的冲击会使股市在加息的周期中震荡,一次加息对股市的冲击不会太大,几次加息后通胀预期仍然高涨才会对股市造成打压。

宽财政避免经济增长过度放缓

为配合从紧的货币政策,只有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才能稳增长。在阴晴难料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强劲。2010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5.2%,连续第四个月走高。并且此官方PMI指数已经连续21个月位于50以上,显示当前中国制造业增长势头明显,经济运行较为稳定。伴随着岁末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2010年11月消费势头将依然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8.7%,超过10月份0.1个百分点。投资方面,由于2010年四季度大量保障性住房正处于投入建设阶段,4万亿元经济刺激项目也接近尾声,因此前11个月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4.9%,高于前10个月24.4%的水平。而由于减少了为达节能减排目标限制生产行为,2010年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比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2010年我国GDP增长10.3%,而由于2011年是第12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关于未来五年的各项布局均要落实,因此预计投资依然保持强劲。高速铁路、水电站、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仍将是热点。特别是,政府将2011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提高至1000万套,必将带动相关投资,并将缓解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压力。如果能够吸取2007~2008年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当时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即可在通胀压力尚未失控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和物价的稳定。2011年的赤字目标应当维持在3%左右。

加大转移支付

未来五年,应该优先考虑还富于民。目前,长期通胀压力较大,负利率时间已经持续过长,居民储户面临着更大的财富转移,因此加大转移支付在未来的几年内,显得更为重要。

一方面,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将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市场力量。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通过适当的减少个人所得税、提高国企分红、改变长期的负利率情况等三项措施,将极大地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尤其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如果未来五年内税收减少1000亿元,国企分红增加2万亿元,“负利率”损失减少2万亿元,那么“十二五”期间,4万多亿元的财富将为收入分配改革、“藏富于民”,提供充足的空间。

(作者系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